滄州名人篇---張之洞


滄州名人篇---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1863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學政。1874年起任四川學政、山西巡府。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因力主抗升任兩廣總督。1889年7月調任湖廣總督。1906年升任軍機大臣。在督鄂17年間,張之洞力主廣開新學、改革軍政、振興實業,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財賦稱饒,成為當時中國後期洋務新政的中心地區。
  張之洞平生所為最為後人稱道的是其在中國教育由封建傳統向現代化邁進過程中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其弟子張繼熙曾說:“公常謂中國不貧於財,而貧於人才,故以興學為求才治國之首務。”美國學者威廉·艾爾斯在其《張之洞與中國教育改革》一書中對張之洞對中國教育改革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稱讚 “在張之洞的一生中,中國教育的形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此,他的努力具有決定性意義” 。臺灣學者蘇雲峰更是高度評價張之洞對中國教育改革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於張之洞的領導,而張之洞,對教育改革的貢獻,並不限於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國性意義。正是由於張之洞的貢獻,而使中國教育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在督鄂期間,張之洞致力於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在張之洞的領導下,湖北教育通過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專業、由省城向州縣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地區性的現代教育體系,其教育規模和質量在當時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在張之洞本人的具體策劃和親自指導下,湖北地區先後成立了自強學堂、武備學堂、農務學堂。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也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在張之洞的策劃和指導下誕生的。
  -人物生平
  張之洞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39代孫(元代張養浩的16代孫)。道光十七年(1837)八月初三(公曆1837年9月2日)出生於貴 州興義府(當時其父張瑛任興義知府),少時在貴州興義府署(今安龍)長大。其人博聞強識,文才出眾,年方十一,即為貴州全省學童之冠,作《半山亭記》,名噪一時。此記全文,刻於安龍招堤畔之半山亭。十二歲在貴陽出版第一本詩文集。咸豐三年(1853),回直隸南皮應順天鄉試,名列榜首。同治二年(1863),與貴州人李端棻同為進士,後歷任翰林院編修、教習、侍讀、侍講學士及內閣學士等職。其間,為清流派重要成員,與張佩綸、黃體芳、寶廷、陳寶琛、吳大澄、張觀準、劉恩溥、吳可讀、鄧承修、何金壽等人一起,放言高論,糾彈時政,抨擊奕訢、李鴻章等洋務派官僚,有“四諫”、“六君子”、“十朋”之稱。
  1881年(光緒七年),授山西巡撫,為任封疆大吏之始。以後政治態度一變,大力從事洋務活動,成為後期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戰爭前夕,奉命署理旋又補授兩廣總督。任內力主抗法,籌餉備械,起用前廣西提督老將馮子材等,擊敗法-隊。同時,在廣東籌建官辦新式企業,設立槍彈廠、鐵廠、-廠、鑄錢廠、機器織布局、礦務局等;以新式裝備和操法練兵,設廣東水陸師學堂。1889年,調湖廣總督。以後十八年間,除兩度暫署兩江總督外,一直久於此任。他將在廣東向外國訂購的機器移設湖北,建立湖北鐵路局、湖北-廠、湖北紡織官局(包括織布、紡紗、繅絲、制麻四局)。並開辦大冶鐵礦、內河船運和電訊事業,力促興築蘆漢、粵漢、川漢等鐵路。1894~1895年署督兩江時,仿德國營制,在江寧(今江蘇南京)籌練江南自強軍,後又以之為基礎在湖北編練新軍。為培養洋務人才,尤注重廣辦學校,在鄂、蘇兩地設武備、農工商、鐵路、方言、普通教育、師範等類新式學堂,並多次派遣學生赴日、英、法、德等國留學。在舉辦洋務事業中,還大量舉借外債,是為中國地方0直接向外國訂約借款之先。

  1894年8月1日甲午中日戰爭後,張之洞曾奏請派馬隊“馳赴天津,聽候調遣”,並想以“外洋為助”。他鑑於“倭勢日強,必將深入”,建議“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電李鴻章,提出“購兵船、借洋款、結強援”三項主張。10月底,日本軍隊強渡鴨綠江後,遼瀋危急,張之洞再提出“購快船、購軍火、借洋款、結強援、明賞罰”五事。11月2日,調署兩江總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鴻章電中指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軍圍困旅順,張之洞先後致電李鴻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順,均無效。
  
  1895年初,日軍進犯山東半島,張之洞給山東巡撫李秉衡發急電,建議李“責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開壕塹,於要路多埋火藥,作地雷”,以阻止日軍進犯。並表示擬撥0彈藥支援山東守軍。在丁汝昌自殺殉國後,他曾建議將駐紮臺灣的劉永福調來山東抗日,保衛煙臺。當張之洞得悉清廷有割臺海於日之說,於2月28日致電朝廷,瀝陳利害,極力反對割臺。並提出保臺的“權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國借鉅款,“以臺灣作保”,英必以軍艦保衛臺灣;二、除借鉅款外,“許英在臺灣開礦一、二十年”,對英有大益,必肯保臺。3月29日,張之洞致電唐景崧,一方面鼓勵御倭;一方面建議起用百戰之將劉永福,同時致電劉永福,建議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濟,建立奇功”。《馬關條約》簽訂後,張之洞於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廢約辦法“惟有乞援強國一策”。5月20日,清廷諭令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臺省大小文武各員,並著唐景崧令陸續內渡”。張之洞認為“此時為臺之計,只有憑臺民為戰守,早遣無用客勇,以免耗餉,禁運銀錢內渡,以充軍實”。24日,張之洞從唐景崧來電中得悉“日內臺民即立為民主國”之事,27日上奏,認為臺灣“現自改為民主之國,以後籌械等事,自未便再為接濟,以免枝節”。6月3日,日軍攻陷基隆港。5日,張之洞仍致電唐景崧,希望他激勵士勇民眾堅守臺北府,並鼓勵唐“自率大支親兵,獲餉械,擇便利駐紮,或戰、或攻、或守,相機因應,務取活便,方能得勢。”可是唐景崧辜負了臺灣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廈門。最後只剩劉永福在臺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10月19日,劉永福戰敗,退歸廈門。

  在湖廣、兩江總督任上,張之洞頗得一部分具有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好感,並任用其中一些人充當幕僚。戊戌變法時期,起先以支持維新活動的面目出現。1895年秋京師強學會成立時,捐金五千為助;未幾上海強學分會成立,被推為會長,並派舊屬汪康年助辦《時務報》;同時對湖南南學會和《湘學新報》亦頗表贊助。但當維新運動日益發展、新舊鬥爭漸趨激化後,即表明與維新派的分歧,登報聲明自除會長之名,對《時務報》的進步言論大加干涉,並嚴斥積極支持變法維新的湖南巡撫陳寶箴、學政徐仁鑄等。1898年4月,撰《勸學篇》,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封建綱常,宣傳洋務主張,攻擊維新思想,反對變法運動。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後,主張“安內乃可攘外”,多次-清廷,要求對義和團嚴加鎮壓。是年夏,八國聯軍進逼京津,清0對外宣戰,乃於地方擁兵自重,並在英國策動下,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聯絡東南各省督撫,同外國駐上海領事訂立《東南互保章程》九條,規定上海租界由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治安秩序由各省督撫負責。8月間,在漢口通過英國領事,破獲設於英租界的自立軍機關,捕殺唐才常等人。隨後又在鄂、湘、皖鎮壓了由維新派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聯絡長江中下游哥老會發動的自立軍起義。

  1901年清0宣佈實行“新政”,設督辦政務處,命張之洞以湖廣總督兼參預政務大臣。旋與劉坤一聯銜合上“江楚會奏變法三折”,提出“興學育才”辦法四條,及調整中法關係十二事,採用西法十一事,為“新政”活動的重要藍本。1903年,會同管理學務大臣商辦學務,仿照日本學制擬定“癸卯學制”(即1903年經修改重頒的《奏定學堂章程》),在全國首採近代教育體制。1905年後,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興起,在東南地區破壞革命組織,鎮壓革命派領導的武裝起義,因此受到社會進步輿論的強烈譴責。1907年調京,任軍機大臣,充體仁閣大學士,且兼管學部。次年清0決定將全國鐵路收歸國有,受任督辦粵漢鐵路大臣,旋兼督辦鄂境川漢鐵路大臣。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後,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1909年(宣統元年)病故,諡文襄。遺著輯為《張文襄公全集》。
 

滄州名人篇---張之洞


 -歷史貢獻
  生平簡介
  張之洞,人稱張香帥,自號抱冰老人,南皮人,東南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的創始人,中國高等師範學堂之鼻祖,中國幼兒園創始人(第一所幼稚園,選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國重工業奠基人。張之洞13歲中秀才,16歲中順天鄉試第一名(解元),26歲中會試第三名(探花)。
  張之洞先為清流以敢諫聞名,號稱“牛角”,其戰鬥力非常生猛。後任山西巡撫和各地學官,後來長期任總督,1907年後任大學士,軍機大臣,1909年死,諡號“文襄”。 漢陽鐵廠全景
  張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辦新式教育,二辦實業,三練新軍,四抵外辱。
  張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時間內,中國經歷了三次嚴重的外國威脅:中法戰爭時期張之洞處於兩廣總督的直接指揮位置,籌餉、調兵、用將、反對撤兵議和,為這場戰爭取得部分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戰事中的貢獻
  在中日甲午戰爭中,他與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戰派不同,正確的認識到日本對中國的巨大野心,提出了“遷都、勤王、借款、購艦”的正確主張,並歷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戰的正確觀點:“戰即不能勝,豈可盡掃諸軍?彼孤軍遠征,糧彈皆靠海運,分兵守則軍勢弱,不守則接濟斷,彼時一敗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變中,他極力主張,鎮壓義和團,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指出:“自古亂民無以禦敵,流言焉能興邦”;“以中國之力與八國啟釁,不敗不已;八國乃聯軍入華,不勝不休”。這在當時是正確的主張。
  主要實業
  張之洞的實業主要兩件,一件是督辦蘆漢鐵路(盧溝橋——漢口,大名鼎鼎的京漢鐵路,曾記否,北伐時京漢鐵路大-),另外一件是把內陸武漢打造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以蘆漢鐵路的修築為契機,張之洞為了“圖自強,御外侮;挽利權,存中學”,在他主政的18年間,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應商戰、勸農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漢為中心,他先後創辦了漢陽鐵廠、湖北-廠、大冶鐵礦、漢陽鐵廠機器廠、鋼軌廠、湖北織布局、繅絲局、紡紗局、制麻局、製革廠等一批近代工業化企業,居全國之冠,資本總額約1130萬兩白銀。漢陽鋼鐵廠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並形成了以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為龍頭的湖北工業內部結構,武漢也一躍而成為全國的重工業基地。一些國內有影響的民營企業相繼產生。湖北的近代工業體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經濟亦由此跨入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漢口由商業重鎮一躍而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國際貿易商埠。

  1889年調任湖廣總督後,便主持興建湖北漢陽鐵廠和大冶鐵礦等重型企業。漢陽鐵廠於1894年建成投產,開爐鍊鋼。鍊鐵廠共有鑄鐵廠、打鐵廠、機器廠、造鋼軌廠和煉熟鐵廠等6個大廠,4個小廠,兩座鋼爐,工人3千人,外國技師40人,這是我國第一個近代大型鋼鐵工廠。鍊鐵需要鐵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於是張之洞又派德國技師在大冶附近勘察,發現此處鐵礦蘊藏豐富,從而又興建了中國第一個用近代技術開採露天鐵礦——大冶鐵礦。張之洞先後下令開發大冶三石煤礦、道士茯洑煤礦、江夏馬鞍山煤礦和江西萍鄉煤礦(安源煤礦,太祖發跡的聖地)。這樣,就以鍊鐵廠為中心,兼採鐵、和採煤和鍊鋼為一體,創建了我國近代第一個、也是遠東第一座的鋼鐵聯合企業。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興起,為我國重工業開了先河。除此之外,張之洞還創建了我國首家系統完備的軍工廠——漢陽兵工廠,“漢陽造”從此聞名天下(曾記否,漢陽步槍在八年抗日戰爭都在用),在中國近代軍事建設以及國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蘆漢鐵路建成之日,也是張之洞督辦粵漢、川漢鐵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間,湖北武漢在商業、工業、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確實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武漢城市早期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界標。另外,“湖北新政”之所以成功,制度創新是關鍵。據統計,張之洞督鄂期間,設置各類新機構36個,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設,75%是按張之洞設。明確標示出張之洞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新機構的設置,既是張之洞銳意創新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因“湖北新政”所孵化的社會生產力、民族資產階級、新式知識分子、傾向革命的士兵,最終成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設辦新式學堂
  辦新軍辦新式學堂,大力引進人才,特別是留學生,對於留學生,張之洞一直優禮有加。張之洞熱心向日本學習,經他派往日本留學的學生達數百人。當時風氣雖開,而出洋仍遭到很大阻力。張之洞極力倡導,將自己的數位子孫都送往日本留學。學生出洋,之洞必送行,回國必設宴接風。總督衙門有一挑水人聽人說今天總督接風的是留學生某某,挑水人說:“這學生就是我的兒子啊!”
  張之洞對學生寵愛異常,凡是學生與官吏發生爭執或糾紛,張之洞往往偏袒學生一方。注意,那時候的留學生可不是1/4回國,3/4滯留。可以想象武漢當時的風氣!對了張之洞還是六君子之一——楊銳的老師。
  張之洞創辦新軍(曾記否,-,武昌起義!楚望臺!)回任湖廣前夕,曾奏准將已經練成的江南自強軍護軍前營五百人調往湖北,“教習洋操,以開風氣”。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張之洞在省城東門外卓刀泉創建農務學堂。1900年正式開學,聘請美國農學教習2人指導研究農桑畜牧之學。
  1906年,農務學堂校址遷移到武勝門外多寶庵地方(今湖北大學校園),開設高等正科,改名為湖北高等農業學堂,並附設實驗場。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農業學堂和現今華中農業大學的前身。

  張之洞還在湖北鐵政局內創建工藝學堂。課程有汽機、車床、繪圖、竹器、洋脂、玻璃各項製造工藝。張之洞改書院、興學堂、倡遊學,使包括漢口在內的武漢三鎮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近代教育體制。傳統的書院教學以研習儒家經籍為主,張之洞致力於書院改制,相繼對江漢書院、經心書院、兩湖書院的課程作出較大調整,各有側重,以“造真材,濟時用”為宗旨。在興辦新式學堂方面,其創辦的算學學堂(1891)、礦務學堂(1892)、自強學堂(1893)、湖北武備學堂(1897)、湖北農務學堂(1898)、湖北工藝學堂(1898)、湖北師範學堂(1902)、兩湖總師範學堂(1904)、女子師範學堂(1906)等等,則涵蓋了普通教育、軍事教育、實業教育、師範教育等層面。
  縱觀張之洞的一生,始終保持著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對國家利益的維護以及對教育、實業的發展貫穿他的整個政治生涯;他為南疆抗法的偉大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也是武漢成為中國近代重工業基地的奠基人;他興建了貫穿中國的大鐵路,興辦的各種學校和新式軍隊培養了大量人才,並直接孕育了武昌起義的革命火種。他是當之無愧的晚清第一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