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俗話說“一石一世界,箇中有乾坤。”本學期三年三班的“石詮拾美”博物館開館啦!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石文化的發展滿足了人們獵奇和審美趣味。因為奇石的稀有,積澱的歷史變遷,工藝製作的精美及其中凝結的中國匠人的執著追求,使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聆聽到了來自遙遠時代的聲音,感受到人文魅力。因為疫情,我們在本週進行一次方式不同但內容依舊豐富的博物館課程。孩子們在特殊的情況下,在家中完成資料收集整理研究和製作成品的活動,在網絡中交流和研究,在網絡中分享探索的樂趣。下面請跟隨我們一起走進展館和研究中吧!

一、“石心拾意”館

歡迎走進“石心拾意”館,本館的小館主們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走進大自然,親手撿拾和挑選了能激發他們創意的石頭,上學期他們研讀了《石頭藝術》這本書,在有專業技術的爸爸媽媽們指導下,洗石、晾曬、擺拼、繪製都親自動手製作。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小小的他們不僅追求美的藝術,還心繫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創意為這次疫情中遭受苦難的人們送去自己的祝福。他們小組的同學將自己的創意製成了精美的繪本,把愛與美完美結合。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二、“石情畫意”館

“石情畫意”館是由一群喜愛繪畫與專研的小館主共同承辦的。他們通過研究發現石頭與文人是詩情畫意緊密相連。

多彩的礦物顏料小組同學研究發現,礦物顏料作為自然的無機染料,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至今仍應用於紡織品、塗料、油墨、塑料、陶瓷、玻璃等多個領域。儘管存在成本高昂、加工麻煩、使用難度大等問題,礦物顏料的耐色性和髮色效果好於有機顏料。在顯微鏡下,天然礦物顏料與其他顏色顆粒有不同的髮色效果,因為天然礦物色含有無法去除的實質,故具有獨特而微妙的色相。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石硯與印石小組在研究中瞭解到,中國最著名的四大名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廣東肇慶市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山西新絳縣和山東泗水的魯柘澄泥硯,它們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優質名硯。硯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臺不僅是文房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印石更是文人墨客必備的“寶物”,也是每一位文人文化形象的縮影。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在此基礎上,小館主們蒐集了古代的畫石名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他們研究發現,唐、宋、元、明、清直至今日均有畫石大家的作品流傳於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的鼎盛時期,北宋徽宗舉“花石綱”,成為全國最大的藏石家。在皇帝的“引領”下,米芾、蘇軾等賞石大家,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等文壇、政界名流都成了當時頗有影響的收藏、品評、欣賞奇石的積極參與者。

小館主們在蒐集自己喜歡的名畫同時還由剛剛辦了畫展的王韜源同學和田子彧同學模仿繪製了兩幅,你能看出是哪兩幅嗎?李和芯、李星岑、張譽瀠三位同學也將自己感受的意境融入作品中,創作出了屬於他們的石頭畫。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本館的小館主在組長羅昱兒同學的帶領下,完全獨立完成了本次小研究,他們將爸爸媽媽“請”出微信群,合理分工,共同商討與研究,形成了本館豐富多彩的風格。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三、“石中食”館

人類從誕生之初,就與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再後來人們發明了石磨,在石磨的幫助下人們可以將食物製作得更加精細,從此豆腐、米粉等食物出現在人們面前,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這些食物。同學們,你知道可以吃的石頭嗎?林子琪同學發現食鹽來源中的一種石鹽,是一種化學沉積的礦物,就被稱作可以吃的石頭。石頭風化作用得到的細小的土,也是可以吃的。早些時候,遠走他鄉的人們都會帶一袋家鄉的土,到外地衝水喝,可以緩解水土不服。山西人嫁女兒的時候會給女兒做一些麵食帶到婆家,有些女兒嫁的遠,為了避免水土不服,就會在麵食中加當地的白土進去,也叫土炒蛋蛋饃。除此之外,鄭開心同學研究的石子餅,孫英淳小組同學研究是石板肉,石鍋魚等等是不是聽著名字就讓你流口水呢?下面請看看他們在視頻中的介紹吧!(插入兩個視頻)

四、“奇石奇趣”館

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從古自今,奇石就一直為世人所喜愛。奇石奇趣館的同學們蒐集了四大靈石、四大奇石等許多關於石頭的故事,將自己曾經的旅遊經歷等與研究的資料結合,製成了精美的繪本故事。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石詮拾美”博物館—記三年三班石頭博物館

五、結束語

不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諸多意趣,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匠人更是將自己獨特的構思和畢生追求傾注於石頭之上。同學們在蒐集瞭解研究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嘗試自己動手製作的過程中研出趣味、論出興味、製出新味!期待疫情之後,我們走進大自然,走近中國傳統文化,用勤奮努力和不竭的創意為中國文化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