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俗话说“一石一世界,个中有乾坤。”本学期三年三班的“石诠拾美”博物馆开馆啦!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石文化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猎奇和审美趣味。因为奇石的稀有,积淀的历史变迁,工艺制作的精美及其中凝结的中国匠人的执着追求,使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聆听到了来自遥远时代的声音,感受到人文魅力。因为疫情,我们在本周进行一次方式不同但内容依旧丰富的博物馆课程。孩子们在特殊的情况下,在家中完成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制作成品的活动,在网络中交流和研究,在网络中分享探索的乐趣。下面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展馆和研究中吧!

一、“石心拾意”馆

欢迎走进“石心拾意”馆,本馆的小馆主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亲手捡拾和挑选了能激发他们创意的石头,上学期他们研读了《石头艺术》这本书,在有专业技术的爸爸妈妈们指导下,洗石、晾晒、摆拼、绘制都亲自动手制作。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小小的他们不仅追求美的艺术,还心系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创意为这次疫情中遭受苦难的人们送去自己的祝福。他们小组的同学将自己的创意制成了精美的绘本,把爱与美完美结合。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二、“石情画意”馆

“石情画意”馆是由一群喜爱绘画与专研的小馆主共同承办的。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石头与文人是诗情画意紧密相连。

多彩的矿物颜料小组同学研究发现,矿物颜料作为自然的无机染料,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至今仍应用于纺织品、涂料、油墨、塑料、陶瓷、玻璃等多个领域。尽管存在成本高昂、加工麻烦、使用难度大等问题,矿物颜料的耐色性和发色效果好于有机颜料。在显微镜下,天然矿物颜料与其他颜色颗粒有不同的发色效果,因为天然矿物色含有无法去除的实质,故具有独特而微妙的色相。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石砚与印石小组在研究中了解到,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名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它们是中国传统的四大优质名砚。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印石更是文人墨客必备的“宝物”,也是每一位文人文化形象的缩影。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在此基础上,小馆主们搜集了古代的画石名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他们研究发现,唐、宋、元、明、清直至今日均有画石大家的作品流传于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北宋徽宗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在皇帝的“引领”下,米芾、苏轼等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

小馆主们在搜集自己喜欢的名画同时还由刚刚办了画展的王韬源同学和田子彧同学模仿绘制了两幅,你能看出是哪两幅吗?李和芯、李星岑、张誉潆三位同学也将自己感受的意境融入作品中,创作出了属于他们的石头画。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本馆的小馆主在组长罗昱儿同学的带领下,完全独立完成了本次小研究,他们将爸爸妈妈“请”出微信群,合理分工,共同商讨与研究,形成了本馆丰富多彩的风格。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三、“石中食”馆

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石磨,在石磨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将食物制作得更加精细,从此豆腐、米粉等食物出现在人们面前,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吃这些食物。同学们,你知道可以吃的石头吗?林子琪同学发现食盐来源中的一种石盐,是一种化学沉积的矿物,就被称作可以吃的石头。石头风化作用得到的细小的土,也是可以吃的。早些时候,远走他乡的人们都会带一袋家乡的土,到外地冲水喝,可以缓解水土不服。山西人嫁女儿的时候会给女儿做一些面食带到婆家,有些女儿嫁的远,为了避免水土不服,就会在面食中加当地的白土进去,也叫土炒蛋蛋馍。除此之外,郑开心同学研究的石子饼,孙英淳小组同学研究是石板肉,石锅鱼等等是不是听着名字就让你流口水呢?下面请看看他们在视频中的介绍吧!(插入两个视频)

四、“奇石奇趣”馆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从古自今,奇石就一直为世人所喜爱。奇石奇趣馆的同学们搜集了四大灵石、四大奇石等许多关于石头的故事,将自己曾经的旅游经历等与研究的资料结合,制成了精美的绘本故事。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石诠拾美”博物馆—记三年三班石头博物馆

五、结束语

不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诸多意趣,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匠人更是将自己独特的构思和毕生追求倾注于石头之上。同学们在搜集了解研究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研出趣味、论出兴味、制出新味!期待疫情之后,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用勤奋努力和不竭的创意为中国文化添砖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