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十字路口的新選擇

近日,瑞幸咖啡宣佈完成了2億美元的B輪融資,其投後估值將達到22億美元;

另外,剛過去的聖誕節當天,瑞幸咖啡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店正式營業,而這是它在國內的第2000家店鋪,2018年全年開店計劃提前一週完成;

這一年裡,瑞幸咖啡在資本的加持下矇眼狂奔,門店數量超過在華佈局12年的英國連鎖咖啡Costa,直追星巴克,迫使連鎖咖啡品牌們在沉睡中醒來,把目光聚集在這條“鯰魚”身上。

星巴克王朝不是一日建成的

談及連鎖咖啡,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星巴克(Starbucks)。而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星巴克在國內市場份額佔比為51%,遠遠超過第二位上島咖啡的12.8%,穩坐第一寶座。

星巴克咖啡成立於1971年,是一家售賣咖啡豆、濃縮咖啡、糕點食品等的零售商。1982年,霍華德·舒爾茨先生加入其中擔任市場和零售總監。

某一次出差到意大利時,霍華德·舒爾茨受到意式咖啡館的啟發,辭職創立了“天天咖啡館”,並在隨後的1987年,成功收購了星巴克咖啡,藉此開始他輝煌的咖啡事業。

瑞幸咖啡,十字路口的新選擇

咖啡巨頭“星巴克”

長期以來,星巴克以獨特的消費體驗令到人們接踵而至,促使他們迷戀於此。‍‍‍‍‍‍這恰恰就是星巴克所提出的“第三空間”理念:將咖啡門店塑造成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個生活空間,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前往星巴克的路上。

換而言之,我們前往星巴克所消費的不單單是它的咖啡,更大程度上是消費其氛圍,無形的氛圍則是社交場景下的產物。

為什麼說氛圍是社交場景下的產物呢?試想一下,平時進入星巴克看到的都是怎樣一種情形?是不是有公司人在商務談判,有自由職業者盯著筆記本電腦,抑或是有三五成群的人在舉辦活動……

儘管他們均手捧一杯咖啡,但是他們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品味咖啡,對咖啡的要求普遍也不太高,而是把自己沉浸在符合自我調性的環境氛圍裡。

這是由於人們總是不自覺間在星巴克營造了積極向上、富有活力的氛圍,不斷有人會被它吸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所以說,我們之中大部分人的第一次下館子喝咖啡的體驗都貢獻給了星巴克。

瑞幸咖啡,十字路口的新選擇

“星巴克”店內擺設

不過,星巴克除了把消費體驗演繹得近乎登峰造極外,其成功之處還在於對硬件的運營。

具體來說,就是它擁有一個能夠獨立運作的系統,系統下都是標準化的商品。

從選址開店,到裝潢設計,再到咖啡出品,以及培訓教育等等,每個環節都可以在系統裡找到流程步驟,接下來系統會生產出標準化程度高的“商品”:門店、咖啡、員工……“商品”越是標準化,可複製性越強,越容易增加加盟方數量。

精品咖啡來襲

誠然,連鎖咖啡店這一模式是成功的,因為它很好地教育了市場,令到消費者瞭解、嘗試、甚至喜歡咖啡。

然而,隨著第三次咖啡浪潮的到來,人們不再滿足於千篇一律的咖啡,渴望能有個性化的體驗,這造就了精品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誕生。

好像藍瓶子(Blue Bottle),樹墩城(Stumptown),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 Arabica等精品咖啡品牌,它們大多都推崇手衝咖啡,而且衝調方式還包括聰明杯萃取、法壓壺萃取、虹吸萃取以及冰滴萃取。

瑞幸咖啡,十字路口的新選擇

藍瓶子咖啡

可以說,精品咖啡就是連鎖咖啡在垂直領域上的延伸。在精品咖啡店消費的顧客基本上對咖啡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品質上也有所要求,多種咖啡豆、衝調方式的結合則能夠滿足到消費者需求,提供給他們優於連鎖咖啡店的體驗,令到他們樂於其中。

不同於連鎖咖啡店相對統一的門店裝修,絕大部分精品咖啡品牌的門店都是風格鮮明,或多或少會突出獨樹一幟的咖啡內涵,激發人們的探店慾望。

在寧靜的環境下,品味咖啡師親手衝調的咖啡,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咖啡愛好者共同探討咖啡趣事,此文化腔調亦是連鎖咖啡店無法媲美的。

瑞幸——另闢蹺徑的新零售咖啡

時移世易,當人們被移動互聯網寵慣後,專門到咖啡門店喝咖啡變成一件太過“麻煩”的事,走自提、外賣模式的新零售咖啡便“登堂入室”。

眼下,最受矚目的新零售咖啡品牌莫過於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了。根據瑞幸B輪融資的計劃書,在2018年的前9個月,它的累計銷售收入為3.75億元,毛利潤-4.33億元,毛利率為-115.5%,淨虧損達到8.57億元。

另外,在2019年的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在會上表示,2019年瑞幸將在全國新開設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超過4500家,在門店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

瑞幸咖啡,十字路口的新選擇

瑞幸咖啡

回顧瑞幸火箭般躥升的歷程,發現它在保證品質穩定的前提下,把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思路有條不紊地注入到咖啡行業裡,形成“新零售”(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和現代物流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方式)。

首先是大量廣告和持續補貼。曾幾何時,湯唯、張震手捧小藍杯的海報瞬間出現在樓宇外牆、寫字樓電梯間、微信朋友圈等場景當中,不間斷地轟炸我們的腦袋,我們亦被動接收著這些信息。

不斷重複的宣傳令到人們在短時間內對瑞幸產生基本的認知,瞭解到瑞幸是幹嘛的以及整體形象是怎樣的。

同時,瑞幸一直揮霍著鈔票來維持“首杯免費”、“買2贈1”這些優惠,簡單粗暴吸引新顧客。因而,無論是本著薅羊毛的心態,還是本身存在換品牌的需求,人們總會乖乖掏出自己的錢包。

瑞幸咖啡,十字路口的新選擇

湯唯代言“瑞幸咖啡”

其次,迅速開店,定位準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已在全國22個城市開設了2073家門店,其中超過兩千家門店是在2018年裡開設的。

潤物細無聲,平均每天開設5間實體店的速度讓人咂舌,但是如此瘋狂的鋪店令到人們對它的認知再次上升。

而從它實體店的位置來看,相當一部分都開設在寫字樓樓下、創意園區內,這就透露出其定位是白領辦公場景,最終的產品消耗環節是在辦公室內,不同於連鎖咖啡店、精品咖啡店塑造社交場景的到店消費理念。

瑞幸的咖啡單價均在21至27元之間,對比連鎖咖啡店和精品咖啡店普遍30元以上的單價、便利店和麥當勞、肯德基20元以下的單價,可謂切中了中等消費的需求。

另一方面,它有針對性的地毯式宣傳,給消費者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印象,符合白領群體的社會地位,以促使他們再次消費。

瑞幸咖啡,十字路口的新選擇

“瑞幸咖啡”門店外觀

再者,社交分享,裂變傳播。最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裡是不是被“請你喝杯免費大師咖啡”、“玩幸運小遊戲,贏咖啡券”刷屏了?

這些都是消費者在為瑞幸咖啡進行社交再傳播,人們為了獲得優惠,會邀請朋友消費,繼而拉低了獲客成本,瑞幸付出的也只是老用戶拉新和新用戶註冊兩杯咖啡錢。

根據梅特卡夫定律,一個網絡的價值等於該網絡內的節點數的平方,而且該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也就是說,消費者產生價值的增長速度比消費者本身的數量增長速度快得多,呈現一種指數級的上升趨勢,由此得出:網絡的價值是巨大的。瑞幸用瘋狂的優惠補貼來刺激我們在社交媒體上自發宣傳,最終這杯“小藍杯”猶如病毒一樣擴散開來。

在消費迭代的過程中,連鎖咖啡佔領了行業發展先機,憑藉規模化順勢而為成長為霸主;千禧年後,趨勢似乎轉變了方向,精品咖啡把握住這波潮流,以品質取勝;今日,行業彷彿換了一條軌道,新零售咖啡就是風口上的豬,而這隻飛起來的豬到最後會不會重重地摔在地上?命運掌握在它自己的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