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國製造,應該何去何從?

一直以來,中國製造以“全球產業轉移、人力和生產成本優勢、國家政策扶持”等因素獲得了迅猛、快速的發展,逐漸在全球奠定了“製造大國”的定位,被稱為“世界工廠”。

然而,隨著近年來人力、物價、物料等生產成本上升以及政府政策調控等因素,中國製造逐漸面臨一系列發展瓶頸。

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國製造,應該何去何從?

中深愛的集團副總經理兼生產運營總監曾廣傑

傢俱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的一部分,在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後面臨的發展瓶頸也越來越凸顯。針對製造業現狀的分析和解讀,我們採訪了中深愛的集團副總經理兼生產運營總監曾廣傑。

提到製造型企業,富士康無疑是當前製造型企業的龍頭,眾所周知富士康以代工模式而聞名世界,您是如何看待富士康代工模式的?

每次說到富士康,我都有很多感觸,我曾經在富士康工作過一段時間,在我看來富士康更像是一所大學,在富士康工作的那段時間對我以後的職業生涯有很深的影響,也讓我獲益匪淺。

富士康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代工模式的代名詞,提到代工首先就會想到富士康。富士康與全球很多頂尖客戶建立合作,並且主要集中在海外,比如:蘋果、惠普、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微軟、思科等等。富士康以代工起家,一直向外界宣稱不做自己品牌,精密製造就是富士康的最好品牌。這一點與愛的非常相像,不做自己品牌才能不與客戶品牌產生競爭,才能全身心服務好客戶品牌。

在很多人看來製造業是很容易複製的,其實不然,容易被複制的只是表面部分,而核心部分是不可能簡單被複制的,例如企業文化、核心技術、核心團隊、各種系統化和專業化管理等等,這些都要長期沉澱才能做到。

現在“工業4.0”、“智能生產”、“大數據”等概念風靡一時,傢俱企業如何去踐行這些概念?智能製造與傳統制造存在哪些區別?

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國製造,應該何去何從?

客觀來說,中國傢俱企業離工業4.0的差距還比較明顯,大多數企業仍處於傳統制造業模式或部分實現自動化生產線。

工業4.0是由德國率先提出的,在中國也被稱作“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其根本目標在於改變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對中國製造業的未來給予了很大的期望。

工業4.0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智能生產只是實現工業4.0的一部分。智能生產如何才能體現其智能性,這就必須依賴大數據來體現,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概括可以反映出智能生產的水平,同時又對智能生產起到指向作用,智能生產與大數據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傳統制造在生產方式上需要依賴大量人力成本的投入,傳統手工作業模式生產效率較低,面對市場需求多變、勞動力等資源要素成本上升、節能減排約束趨緊所形成的多重壓力和困境,傳統制造業的優勢不斷削弱,生存空間日漸縮小。而智能製造可以在生產運營過程中注入智能化基因、數字化基因和互聯網基因,實現柔性生產和管理。通過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分析技術,即時正確地採集生產線數據,精確分析物聯網採集的實時生產數據,實現人員、工位的優化配置,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國製造,應該何去何從?

愛的目前也在努力踐行床墊工業4.0,通過建立愛的專屬的ERP系統以及條碼系統,創立MIS、工程PIE,建立愛的大數據庫,投入巨大精力研發床墊智能生產線,加速實現由“製造工廠”轉型升級為“智造工廠”,未來,生產力水平將大大提高。

我們都知道對於製造型企業而言,供應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您認為如何打造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供應鏈體系?

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國製造,應該何去何從?

在我看來,所謂的供應鏈體系是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把供應商、製造商、客戶(分銷商、零售商)及社會公共資源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優質的供應鏈體系必須要做到這一網鏈結構的平衡發展,充分考慮到各方的需求點和利益點,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有了優質的供應鏈體系,才能夠具備共同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

愛的一直把打造優質的供應鏈體系作為企業建設重要的部分,重視加強與供應商及客戶的溝通,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在面對近期傢俱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市場波動時,愛的與供應商、客戶以“戰略合作”為基礎,同舟共濟,不以眼前利為目標,以長期合作為目的,保持供應鏈穩定,讓客戶安心,順利渡過了難關。

在很多人看來,傳統制造企業缺乏創新,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創新是決定企業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您覺得製造型企業的創新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去進行?

一個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創新機制,鼓勵員工創新,只有具備了創新的動力,才能真正將創新落到實處。

其次要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申請產品專利,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在產業鏈體系中的地位。

另外,製造型企業在做好製造的同時還必須做好創新服務。傳統的製造企業都是以製造為主而忽視了創新服務,要創新就必須向“服務型製造企業”轉變。為此,愛的成立了專門的增值服務部門,這對製造企業來說看似並不需要,其實增值服務所能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能夠持續的為客戶創造價值,增強與客戶的粘性。

同時還要注重管理思維上的創新,尤其是在人才管理方面要轉變觀念,要能夠做到在人才使用上不拘一格,跳出行業的界限。愛的雖然是床墊生產工廠,但是目前的管理層有90%是之前沒有接觸過床墊行業的,但正是人才方向的調整,用人思維的轉變,大大提高了愛的的生產效率。

我們瞭解到,您從事製造企業的運營管理已經超過十年,您認為製造企業運營管理的核心是什麼?

做生產運營管理這麼多年,我覺得人才或者說核心團隊才是企業運營管理的核心,運營實際上是一項很繁雜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依靠單個人所能完成的,運營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團隊的協作。所以,愛的非常重視核心團隊的打造,組建了專業的生產管理團隊、工程技術團隊、研發團隊、品質管控團隊等,只有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團隊才能確保運營的每個環節都能順利完成。

中國製造業經過多年快速的發展雖然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很多企業處於迷茫狀態,但只要把握住企業發展的核心,確立製造升級和創新的方向,紮紮實實走好每一步。在“中國製造2025” 戰略的實施下,中國製造向製造強國地位的邁進也一天天在加速實現,中國製造業的未來一定會令世界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