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耕織天下計,館園風貌一體齊——中國農業博物館(附:全國農業展覽館農博園)
博物館名稱: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6號
票價:免費參觀
到訪時間:2019年6月7號,2019年6月9號
在頭條號的第三篇博物館遊記開始了——中國農業博物館,這篇在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時候,得到了農博公眾號的支持,創造了當時的閱讀量奇蹟,不知道在這裡會反響如何,姑且期待一下吧!(某種程度上或許和地博有點像——比如說專題性都很強,部分展品題材接近等等……)
事後才知道,這個佈景是為了《我和我的祖國》而設計,我去拜訪那天,正好趕上《我國我的祖國·相遇》的拍攝現場,這個場景在電影中出現了一秒,看的我那叫一個激動!
首先是名字。提到中國農業博物館,可能很多人沒聽過,但如果說起來它的大名“全國農業展覽館”(根據官網的說法,農展館和農博應該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又有幾個人不知道呢?它的輝煌履歷從其誕生那一刻就開始了!50年代,農展館是當年赫赫有名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如今,地鐵10號線有站,旁邊的東三環有“農展橋”,南邊有“農展館南路”。在這裡,每年各種各樣的展覽、展銷會,甚至招聘會不斷,比如每年有1039交通廣播辦的購車節、老北京年貨大集等等。可以說在大門口雖然同時寫著農展館和農博的名字,但作為展覽機構的它,名氣遠遠大於作為博物館的它。
再看它的規模,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大!一進大門就是一個巨大的廣場,整個農展館是一個園區——或者說你把它看作一個小區、一個工廠、一個大學這樣的感覺都可以。出現在眾多海報圖裡那個中西合璧風格的主樓是它的1號館,整個農展館裡帶編號的館有十幾個,帶編號的樓有幾十個。無論是大門口還是門票上,都很貼心的畫了參觀路線圖,其實都在提醒你——來逛農博是需要一定的體力的!果然,博物館的兩組室內展覽區域——2、4號館的中華農業文明陳列館;7、8、9、10的青少科普、土壤、農具、彩陶四館之間步行要1公里左右,這直接導致了我6月7號去的時候因為沒有計算準時間從而只逛了一半的農博!
這還沒完,主樓建築群後面有一個後湖,主館附近還有幾個主題鮮明,遍佈著雕塑的園子。如果按照公園的標準來要求,“農展館公園”雖然未必比得上奧森、朝陽這樣的超級大園,但絲毫不遜色於很多城市公園,在農博的官網,數次將其稱作“農博園”,姑且沿用。這就很容易的讓人聯想到它的主題,農業嘛——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農博也真心是一片廣闊天地啊!
所以,準備好了麼?那就開始吧!(友情提示:幾個分館裡都沒有洗手間!洗手間在院子裡,乾淨整潔,但畢竟距離不算近,勸大家正式參觀前先方便好了!)
2號、4號館——《中華農業文明》基本陳列
如果你來農博的時間有限,只想走馬觀花、甚至蜻蜓點水的看看。那就來這兩個館吧!這兩個館可以視作農博的基本盤,全景式展示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史。
上圖,其實我覺得農博和農行的logo有點像。
如果時間實在緊迫,還想再縮減參觀範圍,那就2號館吧!2號為古代農業部分,展品的時間線可以從諸多彩陶誕生的新石器時代開始。這裡差不多做到了對古代農業面面俱到的普及性的介紹,比如說歷史課本里大家學到過的曲轅犁、二牛抬槓等等的。也有很多有趣的展品,比如面目嚴肅的東漢的陶俑,堪比表情包的動物俑等等,來博物館的樂趣之一就在於自尋亮點。
這件堪稱農博的鎮館之寶,出土於四川彭山。體現了漢代存在有農民集武裝農耕於一體的歷史現象,國博有個同款的。
前一段之所以2號館說“面面俱到”,是因為農業作為古代社會的立國之本,包含的元素本來就很多,耕作、畜牧、水利、紡織等等,館裡都有涉及。
這就要說農博另一個特點了,實物和模型的結合。實物自然是不少的,無論是千年的文物還是一線的農具都可以找到;模型的話,大蜡像、小模型組成的各種場景在這裡比比皆是,場景還原頗為逼真,一圖勝千言就是這麼個道理,放幾張圖大家看。
4號館為近現代農業部分,也是2號館內容在時間線的延續。給人最深的體會就是農業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的脈絡,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展品,這裡不多寫了,看放圖說話吧。
7號館、8號館、9號館、10號館——專題陳列
和後面的7、8、9、10——青少、土壤、農具、彩陶館四個專題展覽比,2、4號館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展示歷史脈絡的那種博物館,面積容量上遠遠大於後面這幾個小館,但不代表其他幾個館就沒得看。分別說說吧:
7號館:青少年農業科普館。這裡整體的風格是綠色的,很青春活力的感覺,這裡更像是傳統意義上的“科技館”,裡面有一些諸如拼圖之類的互動設施,看起來應該是給孩子準備的,所以我只是匆匆看了一眼。
8號館,中國土壤標本陳列館。這裡應該是科學知識性最強的一個館了,土地和農業的關係毋容置疑,但這個館的題材獨特性,展品豐富性,知識系統系都不錯,要我說哪怕單獨成立一個博物館都沒問題,頗有一種“小地質博物館”的既視感。
(先回顧一下地質博物館的遊記)
一般說起來,咱們知道北京中山公園有五色土,知道東北黑土地、南方紅土地什麼的,這個館裡,上來先給來了個解題,“土”和“壤”的區別——“土”是自然形成的,“壤”是人類耕種改良才形成的。順著這條線,從土壤的形成開始,展示了全國各地的上百種不同顏色、質地、特性、種類的土壤標本(對!標本!實實在在的土壤,就那麼一個小格子一個小格子的擺在那裡,還有互動區,可以摸的那種)。這樣每種土壤的形成、特點、用途、優缺點,以及由此引發的有害土壤的改良,館裡都會以文字說明。
這些內容信息量巨大,一次參觀想要記住幾乎不太可能,但你換個角度看,別看就這麼一個小館,你在這裡轉了一圈,就幾乎可以算是走遍中國了!
9號館:中國傳統農具陳列館。同樣主題非常鮮明、一目瞭然的一個館。布展者通過田野調查等的方式,收集到了上百種田間農具,按照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灌溉、收穫、運輸、脫粒、加工、稱量不同的類別展示,類似的內容2號館裡也有一些,但這裡的更直觀,更清晰!
10號館:彩韻陶魂——田士利捐贈彩陶展。2號館有部分彩陶,這裡展示的更集中。很佩服捐贈彩陶的田先生,能夠這麼用心的收集了幾十年的彩陶,再捐贈給博物館給大眾觀看,厲害!當然了,除了田先生的捐贈,也有一些館藏文物,不少都是來自馬家窯文化的新時期時期彩陶,也有一些諸如齊家文化的出土文物。可以從幾個角度看:通過彩陶瞭解遠古時期的祭祀、烹飪、漁獵、貯藏等多個層面的文化,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態;或者欣賞幾千年前彩陶形狀、紋路那種原始、精美而無可取代的藝術。
農博園——精彩的“農業文化主題公園”
室外部分也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比如說9號館,你以為就是室內那麼簡單了,它的後面就有一座“磨盤花園”,安放了不少磨盤為代表的農具,例如:
1號大館兩側,分別放了兩組雕塑,主題是古代和現代農事,例如下面幾個:
還記前面提到的那個巨大的後湖麼?這裡水草、魚、水鳥的品種都很豐富,小橋、步道設施齊全。周圍遠眺,小區、高樓大廈都能看到不少,這一點和它的“街坊”團結湖公園有點像。我去的時候遇到了意外驚喜,6月9日,恰逢一隻被稱作“長脖老等”的蒼鷺站立湖中央,吸引力不少拍攝鏡頭。後湖的一側,有一個以24節氣為題材的日晷,還有很多有趣的角落,可以等大家自己慢慢發掘了……
農博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以至於這篇遊記,當作博物館遊記或者公園遊記,我看都可以。農業是第一產業,中國從傳統來說,農業的地位之重無需多言,幾千年的耕織是一幅畫卷、是一篇史詩,所以,個人覺得用這樣“內外結合”、“連看帶逛”的方式建設中國農業博物館是非常恰當的。如果趕上一個週末的好天氣,這裡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去處。
閱讀更多 因慮而處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