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軍衣服上有的寫著“兵”,有的寫著“勇”?哪個更厲害?

陳縱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兵,是八旗兵和綠營兵。

滿清入關,依靠的是八旗兵。幾十萬八旗兵趁虛而入,佔領大明的全境。但與其說大明是被八旗兵打垮的,不如說是被內部搞垮的,崇禎皇帝是被李自成逼死的。

然而,滿清建國以後,八旗兵享受國家高額俸祿,無需工作,迅速腐敗下去。

到了吳三桂造反期間,滿蒙的八旗兵已經戰鬥力大減,變成聞風而逃的軍隊。

至於軍事素質,也是不堪入目。

曾經囂張的八旗鐵騎,有些士兵連馬背都上不去。騎上馬,3米開外射不中靶心.

相反,以漢人為主的綠營兵則成為戰場主力。

剿滅吳三桂以後,八旗兵退居第二,主要負責北京和幾個重要城市、要隘的駐守而已。

至於綠營兵則成為了國防軍,採用世襲制,散佈在全國,成為滿清的主要軍事力量。

乾隆、嘉慶兩朝,綠營總兵六十餘萬。

八旗兵和綠營兵,衣服上都是兵,是國家的正規軍。

但八旗兵待遇很高,綠營兵待遇微薄。

到了滿清中後期,綠營兵也迅速腐敗下去。大部分綠營兵不願意為了這點錢去拼命!

乾隆帝閱兵時,所見已是“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

到了後期,綠營兵和八旗兵更是腐敗。

和洋人對戰,聽到洋槍大炮的聲音,綠營兵和八旗兵就聞風而逃。

和戰鬥力並不強的太平天國作戰中,大量綠營兵只敢尾追,從不敢正面攔截太平軍。

因為太平軍都是有宗教思想的悍匪,是憑著性命廝殺的,綠營兵惹不起。

一旦綠營兵迎面攔截,必然就是一場惡戰。綠營兵打不了這樣的仗,也不願意打這樣的仗,往往一觸即潰。

相反,跟著後面追擊,不但可以應付差事,也可以襲擊太平軍的輜重部隊,撈到一些好處。

鑑於綠營兵和八旗兵都不能作戰,萬般無奈下,滿清只得決定組織民團鄉勇等非正規武裝。

這些人的衣服上,就是一個勇,也就是鄉勇的意思。

以往的鄉勇,就像今天的民兵,只是協同正規軍作戰,戰爭結束就解散。

鄉勇的戰鬥力有高有低,但為了保護家鄉,往往具有較強的戰鬥意識,熟悉地形地物,也有當地民眾支持。

所以,很快湘軍和淮軍崛起,成為比正規軍還強的軍事力量。


薩沙


其實不止是清朝,另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元朝”也有這等類似的區分,實際上“兵”與“勇”均為國家的武裝部隊,但編制和組成方式不同,職責和待遇也有所不同。

“兵”是清朝最常見的軍隊編制,有八旗軍和綠營軍兩種。八旗軍為滿兵,人數不夠多,擔任衛戌京師、保衛京師安全的任務,武器裝備、工資福利當然也就是最好的,也是國家最精銳的部隊;綠營兵則是清軍入關後,面對龐大的統治範圍,彌補滿軍數量的不足,運用“以漢治漢”的統治理念建立起的漢人武裝,因軍旗為綠色,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又因以營為建制單位,故亦稱營兵。綠營兵是滿清的核心軍事力量,佈防於全國各地,保境安民,抵禦叛亂和外族入侵,“三藩之亂”、“平定葛爾丹”基本上都是以呂營軍為主力。

 綠營軍的發展是一件持續有效的軍事手段,也逐步取代滿人的“八旗軍”的地位,八旗子弟在入關不久後便開始墮落,戰鬥力下降的很快,因此給予漢人兵種得以發展壯大的機會。雍正時期以“八旗為滿洲根本”的理念治理滿洲八旗軍,效果比較明顯,也有效的扭轉了八旗軍“一蹶不振”的局面。

“勇”期初是一種臨時招募的“預備役”軍隊。在非戰時期基本不會參與作戰,而是維護治安,給作戰部隊做後勤補給的工作,但隨著戰爭的頻繁,“勇”也開始被推向戰場。在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的鄉勇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曾國藩將此類鄉間招募的人員稱為練勇,統一練兵,發放錢糧,使其成為職業軍人,建制為勇營,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湘軍”。


至此,“勇”便也成為國家默許的正規軍。但由於勇營是屬於私人武裝,吃私人的糧、拿私人的餉,因此他們只忠於招募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這種默許無疑對中央集權造成了威脅。


棍哥觀史


先說衣服上帶著“兵”的,這意思是綠營兵,綠營軍是清軍入關後創建的,1645年4月,在攻克揚州後,清軍獲得了20多萬的南明降軍,如此大的兵源雖然解決了清軍對佔領區控制兵力不夠的局面,但是如此龐大的軍隊基數,已經超過了清軍原有的八旗兵力,而把這二十萬降軍編入漢八旗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會打破八旗軍中滿八旗一家獨大的局面,因此多爾袞隨即下令,新創綠營軍編制,以綠旗為號,地位低於八旗軍。


再後來的戰爭中,隨著南明降軍越來越多,綠營軍的規模也就變得越來越大,到最後的西南拉鋸戰中,綠營軍已經躍過八旗成為清軍的主力。再後來康熙平定三番的過程中,內地的八旗已經不堪一戰,除了來援的蒙八旗和關外八旗,內地打仗已經基本依靠綠營了。

後來經過康雍兩代的軍事改革,八旗的戰鬥力有所回升,但已經明顯不如綠營軍了。不過為了保持綠營兵力,清廷對綠營採用世襲制度,之後國內戰事減少,綠營軍也就變得戰鬥力遠不如前。在太平天國起義中,綠營軍屢戰屢敗,基本上已經打不了仗了。



這個時候就要提到衣服上帶“勇”字的士兵了。這些軍人的編制屬於地方團練,原本是用來維護地方治安的,通常組建一段時間就會被解散。在太平天國起義中,因為綠營和內地八旗基本報廢,所以清政府不得已要依靠地方的團練軍,後來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就是靠著這些團練軍起家,最後個個都成了大清的棟樑。而他們所屬的湘軍和淮軍也成了當時大清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至於他們誰厲害,太平天國以前,綠營軍更厲害一些,太平天國之後,綠營基本名存實亡,大清也就成了團練軍的天下。


火器工坊


在今日滿屏的清代影視劇中,偶爾可見劇中的清兵穿著“兵”字樣的衣服,有時候又穿著“勇”字樣的衣服。這二者之間有何不同?

清兵衣服上表示著兵”和“勇”的士兵在地位和待遇上是天差地別的,通俗的講,“兵”是正式員工,“勇”是臨時員工。縱觀滿清一朝,其治下的武裝建制經歷了一個由兵、勇有別,再由勇到兵的發展歷程。到晚清時期,彼時的“勇”在清廷武裝的嬗變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當時,衰敗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催促著搖搖欲墜的清廷開始嘗試改變,開始編練近代新式軍隊。

▲影視劇中的八旗兵

清軍的“兵”是清朝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清廷的正規軍,直接隸屬皇帝。八旗兵為世兵制,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中挑選。不合格的“餘丁”和不滿16歲“幼丁”,可作為補備的養育兵,即預備兵。

綠營軍則是為彌補兵力的不足,而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支部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清入關後改編和新招的漢人部隊,也叫綠旗兵,或營兵。八旗軍同綠營兵的任務都是保家衛國。但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戍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通俗說,八旗兵是總公司的正式員工,綠營軍是分公司員工。滿清入關以後,綠營兵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

▲“鄉勇”舊照

“勇”是軍事建制的一種。在雍正、 乾隆兩朝遇有戰事時,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徵兵臨時招募軍隊,戰事完後立即解散。他們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便戰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至此“勇”的地位才慢慢被承認,被重視。

但其實勇營早在雍正年間就已出現,不過當時稱做防軍。據《清史稿》載“額數之多寡 不齊,器械之良窳不一,餉章之增減不定,良以聚散無恆,故與額兵迥異,無編制之可紀。”可見在曾國藩正式確定“勇營”以前,當時的臨時兵並不受重視。像是沒有五險一金的臨時工、兼職,做幾天就走人了。

勇營作為後期之秀,在鎮壓白蓮教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自此開始名聲赫赫,“各處俱設有鄉勇名目”。在太平天國起義初期,勇營即大量出現,咸豐三年,向榮所統“兵勇二萬”中,就有張國木樑之捷勇、福興之廣勇以及廣西勝勇、湖南彪勇、四川義勇等勇營萬餘人,人數已經超過了清軍原本正式兵的數量。

不過清末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從地位上講,“兵”是妻,“勇”是妾。但由於清朝後期的八旗兵和綠營兵衰敗,使得勇成為主要力量。不過,後期的“勇”也走向和“兵”同樣的腐化道路。眼見著其變得日漸難以控制,使得清廷決定在整編各地“勇”的同時,建立近代新軍。


WarOH協虎


要弄清楚清軍衣服上的“兵”和“勇”的標識有什麼區別,那就要從清朝軍隊及其演變來看了。其實說起來非常簡單,清朝的“兵”是有正規編制的正式工,“勇”是臨時召集的臨時工,待遇自然也不一樣了。不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清朝的“兵”和“勇”有一個歷史演化過程,所謂的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能說明“兵”和“勇”在清朝的變化。(清時兵勇服裝)

清朝“兵”的由來和演變

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這是滿八旗。隨著地盤越來越大,以後增加了蒙八旗和漢八旗。

1.八旗兵的規定。清朝的八旗實行世襲制,就是時代要服役的。他們平時耕田、狩獵,戰爭時期就要上戰場了,平時的訓練也少不了。凡是八旗的男丁超過16歲就要被遴選當兵了,瘦弱殘疾的都不能要,挑選上的就是正式的“兵”了。16歲以下的被稱為“幼兵”,也要遴選,被稱為“養育兵”,就是類似於現在的預備役了。

2.八旗“兵”的待遇。要打仗就要有豐厚的待遇,這樣才能作戰勇敢,清朝對“兵”的待遇相當不錯的。我們看一下康熙時期給八旗兵的待遇:

凡前鋒、親軍、護軍、領催、弓匠長,每名月給餉銀4兩,驍騎、弓匠、銅匠每月給餉銀3兩,皆歲支米48斛(一斛稻穀大約是130斤左右.);步軍領催每月給餉銀2兩,步軍每名月給餉銀1.5兩,鐵匠1兩至4兩,皆歲支米24斛;炮手月支餉銀2兩,歲支米36斛;由覺 羅補前鋒親軍護軍者,月加餉銀1兩;養育兵月支銀1.5兩,不給米。官畜馬駝,每馬駝月給豆草折價3兩

就連預備役的“養育兵”每月都有1.5兩銀子。此外八旗兵還有一些其他的戰爭收入,其他的灰色收入也不少啊,畢竟“皇帝不差餓兵”。(八旗軍劇照)

3.綠營兵。清軍進入中原後,兵力嚴重不足,於是就招募招降了大量的漢族士兵。因為漢族士兵的營地都插著綠色的旗幟,被稱為“綠營兵”,他們也是正式的軍隊編制,待遇比八旗的少不少。

4.清軍編制安排。八旗軍的精銳部隊大部駐紮在京師附近,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八旗兵也有駐紮,他們控制國境內重要的點,綠營兵一般都駐紮在全國各地了,他們負責的面廣。

清朝的兵在清朝初期和中期時清軍的主力部隊,作戰勇猛。但是到了中後期他的作用越來越小了,尤其是末期。(洪秀全劇照)

清朝的“勇”的由來和演變

清朝的“勇”最早出現在雍正時期,由於戰爭的原因,兵力不足。為了彌補兵源,就在戰爭所在地或者後勤所在地就近招收了一些“勇”,一般不負責重要的戰爭事務。戰爭結束後,他們就解散了,就是立了軍功也不行。臨時工就是臨時工,做的比正式的好也不能轉正。(清“勇”劇照)

到了清朝末年,尤其是太平天國時期,清軍的數量大減,而且戰鬥力也不行。清政府首先讓曾國藩招募鄉勇辦團練,組成了“湘軍”,“鄉勇”改成“練勇”,要人打仗拼命就要有相應的待遇,這些“勇”就定了編制,發糧餉,代替了清“兵”成了正式的軍隊編制,被稱為“勇營”。後期李鴻章也拉了一支隊伍“淮軍”。(曾國藩像)

這是清朝政府出錢出糧,由朝廷官員招募的“私募武裝”,不直接歸皇帝管理。

清朝“兵”和“勇”作戰能力的對比

在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清朝的“兵”是作戰的主力部隊,“勇”只是搭配的人員,“兵”應該是厲害的。

到了中後期,清朝原來的軍隊作戰能力嚴重下滑,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損失巨大。反而是“湘軍”、“淮軍”成了清朝的主力作戰部隊,一直到清朝編練“新軍”之前,“勇”要比清朝的“兵”厲害的多,而且配置了先進的熱兵器。

你們覺得吶?


穿越再現彼岸


在滿清入關前,清兵都是由八旗兵所組成。在清兵入關後,兵的數量就不夠了,就開始招漢人當兵,為了和八旗兵區分開來,漢人兵以綠旗為標誌,也叫綠營兵。

雖然都是滿清的兵,但是八旗兵是為了駐守京城周圍,護衛皇宮和京師,裝備精良。

綠營兵駐紮在地方,維護地方的安全,在裝備上綠營兵比八旗兵就差的多了。

八旗兵久不打丈,平時也不練兵,等到乾隆年間,八旗兵什麼仗也打不了,靠綠旗兵也難保一方疆土,於是朝廷就允許地方官府招鄉勇。

鄉勇也就是現在的民兵是臨時的武裝,平時就是普通百姓,等到有戰事就會召喚他們,由於鄉勇不是正規軍,為了區分他們,鄉勇衣服上就是“勇”,正規軍衣服上是“兵”。

由於鄉勇打仗要衝在前面,正規軍在後面。正規軍由於平時缺少訓練,戰鬥力實在太差,不堪一擊。鄉勇卻有不怕死的精神,後來清朝政府把“勇”代替了“兵”。

所以“勇”比較厲害






歷史小秘書987


清軍靠八旗兵入主中原,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實際上為24旗,習慣上仍稱為八旗。入關中原之後將投降的漢人軍隊改編,因其旗幟為綠色,被稱為綠營兵。因此,八旗兵和綠營兵是清朝的正規軍(兵),這些士兵胸前的字為“兵”。清朝的八旗兵入關之後開始貪圖享樂,曾經驍勇善戰的八旗勁旅變得養尊處優。康熙的三藩之亂時,清朝不得不依靠綠營兵。

八旗兵和綠營兵是清朝的常備軍,當這些正規軍(常備軍)不夠用時,就在當地臨時招募鄉勇,這些士兵胸前的字為“勇”,戰爭結束之後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因此,胸前有“兵”字的士兵是國家的正規軍,屬於正式有編制的軍隊,而胸前為“勇”字的士兵則屬於合同工,一旦任務結束就結束合同,二者的地位和待遇相差很大。

太平天國運動時,清朝的正規軍八旗、綠營根本不是太平軍的對手,曾國藩將沒有編制的鄉勇編練成練勇(後來發展成為了湘軍),稱為勇營。勇營有編制和糧餉,自此開始代替“兵”成為清朝的正規軍。勇營是拿清王朝糧餉的私人武裝,兵為將有,士兵只聽從自己的上級而不聽命於皇帝,是近代軍閥的鼻祖。


歷史軍魂


寫兵的是朝廷正規軍,屬於朝廷直屬部隊;寫勇是府衙的兵丁,屬於縣太爺管轄,相當於現代的警察!

古代由於人口少,一般縣衙沒有分那麼多的辦事機構,就是一個縣太爺就所有東西全管,既要管生產經濟也要管審案問案,這些衙役就是縣太爺用來抓人捕人的警察。衙役要分兩種,一種是跟隨在縣太爺左右用的,這種是普通衙役;一種是管監獄管日常巡邏的治安的,這兩者的服裝是相同的,都是寫著勇字。但是裝備不同,前者的裝備一般是木棍,也就是升堂時候喊威武的那種,他們的職責就是維護秩序;後者的裝備則是大刀,他們的職責是維護治安。

其次,兵跟兵還有區別。清朝的軍隊分為旗兵跟綠營兵,旗兵相當於野戰軍,這種部隊是不參與地方駐防的,他們的裝備也不同,一般是有配盔甲的,尤其是八旗兵,幾乎是人人重甲,雖然他們的衣服上也會用一件外套寫上兵字;而綠營兵則簡單得多,他們往往沒有配備盔甲,只有綠營統帥可以配盔甲,其他人都是一件布外套,配刀跟長槍等武器就是了。


優己


現在清宮劇比較氾濫,是各位知名和不知名導演的最愛,也是各路入流和不入流演員們成名得利的捷徑。好吧,有點扯遠了。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滿清得中原純屬偶然,估計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一眾奴隸制酋長們一開始做夢也想不到自己能進北京坐龍庭。只能說時也,命也。不得不承認,八旗軍戰鬥力確實強,但是數量也太少,一開始窩在東北巴掌大的地方耀武揚威還可以,平時騷擾邊境,乾乾搶劫綁票也還能應付,畢竟那是他們的主業。但是靠這點人統治整個中國,威懾人數是他們N倍的漢人,顯然異想天開。

雖然滿人進了北京,但是他們內心還是虛的。其實在滿人心中,中原只是一筆意外橫財,他們內心並沒有把這片沃土當做自己的家。有清一代,滿人一直閉鎖東北,不許漢人進入,為什麼?還是因為心虛,打算一旦在中原待不下去,隨時準備捲鋪蓋走人。清初三藩起事,一路勢如破竹;清末辛亥革命,各省紛紛獨立,滿人就幾次打算退回東北繼續過小日子。這也是清末割讓領土毫不心痛,以及西太后那句“寧予友邦,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之類“名言”的心理基礎。反正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我的,便宜了洋人也不能還給漢人!至於什麼滿漢一家之類的口號,也只是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喊喊而已,如果信了,那就是智商問題了。

迴歸正題,其實最後滿清擊敗各方勢力,真正統一全國的時間要等到乾隆24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之後的事了。入關之後,八旗兵迅速墮落,但是戰事一點也不少。怎麼辦?打漢人的主意唄。大量的前明降兵不愁沒人。投降?想優待?想向新朝表忠心?得嘞,給您這個機會!去當先鋒(炮灰)打頭陣吧!於是,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兵就成立了,並且成了滿清的正規軍和主力。不過實話實說,綠營兵還是很“爭氣“的,沒辜負新主子的期望。以吳三桂,洪承疇,孔有德為代表的這些漢奸部隊屠殺起自己的同胞來毫不手軟,吳三桂更是直接追到緬甸,大肆屠殺南明軍民,最後連永曆帝都幹掉了。這些綠營兵的號衣上就印著“兵”字。

隨著時間推移,綠營兵們也走上了八期兵們的老路,不斷地腐化墮落。和平時期還看不出來什麼,多事之秋問題就出來了。1840年英國軍艦來了,一頓大炮轟的滿清找不到北,幾千人就縱橫沿海,如入無人之境。其實一點也不冤,人家搞工業革命,搞君主立憲,搞上院下院,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時候,滿清的貴胄們還以為自己是宇宙唯一呢!(當然,這個光榮的稱號現在屬於棒子)再加上南方的太平天國,北方的捻軍這一通鬧騰,不管是八旗還是綠營都歇菜了,搞得北京的阿哥格格們又想收拾細軟跑路了。咸豐不甘心啊!得了,這炮灰還得漢人來做,頂多我封他個王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曾國藩之流就隆重出場了。由於這些漢人都是在家鄉自行招兵買馬,叫做鄉勇。所以他們的軍隊的號衣上都印著勇字。其實這些隊伍一開始屬於臨時招募,不屬於正規軍,印上勇字也是為了和正規軍區分。只是這些臨時隊伍作戰兇悍,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調教下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湘軍,淮軍在中國近代史的地位不用我多說,大家心裡都清楚。他們消滅了太平天國,把洪秀全的屍體從墳裡刨出來燒成了灰,再用大炮發射出去,這叫真正的挫骨揚灰,比宋理宗的頭骨讓人家做酒器還慘。湘軍破城之後在南京大肆屠城,很有其綠營前輩的風範,一時風頭無兩。一句“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讓曾國藩都起了自立之心,可謂人生之巔峰。當然,曾國藩權衡利弊後還是決定繼續做滿清的忠臣,我本人覺得他不是不想自立,而是眾多因素導致條件不允許。人家這邊都做了忠臣了,反倒是清廷自己跳了票,答應封的王自然是沒有,最沒品的是隻給了曾剃頭一個“一等毅勇侯”,跟打發要飯的差不多。看來漢奸向來不受人待見,賣老命還讓主子看不起,如果不信,可以參見乾隆編的《貳臣傳》,裡面有你想要的答案。


陽中之明


兵是拿軍餉的朝廷軍隊,勇是地方出錢招聘的民團,相當於僱傭兵。要說誰厲害,兵是國企的正式工,勇是民企的臨時工,你看誰工作更積極,答案就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