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5G核心網4大利器!

如果說5G是萬物互聯的重要使能技術,那麼作為調度全局網絡資源、管理用戶接入和用戶數據、滿足行業網絡切片需求的5G核心網,就是連接電信網絡、垂直行業及互聯網的核心樞紐,將直接關係到運營商5G網絡競爭力。

5GC同時也是個難伺候的“傢伙”——如何在4G/5G網絡長期共存的情況下降本增效、快速推出5G業務?如何應對5GC雲原生特性帶來諸多優勢的同時所面臨的新挑戰?如何更有效率地釋放出5G支持行業用例的更多潛力……成為運營商擁抱5G核心網必須要做好的動作,雙模、AI自動化、行業痛點則是做好這些動作的關鍵詞。

昨天今天和明天能否兼顧?雙模核心網成解決之道

隨著5G加速商用,越來越多的4G用戶開始向5G遷移。以中國移動為例,2020年2月,中國移動5G客戶數淨增866.3萬戶,4G客戶數淨減1247.4萬戶;截至2020年2月底,中國移動5G客戶數已達1540萬戶。5G新用戶大部分來自原有4G用戶,這意味著運營商需要快速建設一個大容量的5G核心網,但同時原有的4G核心網可能會因為用戶的流量向5G快速遷移而有較大容量冗餘。

在4G與5G網絡長期共存情況下,不同運營商會有不同的5G建設步伐,以及NSA/SA等不同組網方式,如何構建一張靈活的核心網共享4G和5G網絡能力?隨著4G、5G用戶的此消彼長,如何能動態實現4G/5G容量切換?如何實現4G核心網向5G核心網平滑演進、保證用戶業務連續性、增強網絡競爭力、最大限度地保護運營商現有投資?

愛立信5G核心網4大利器!

雙模核心網成為有效途徑。例如,愛立信雙模5G核心網解決方案,將4G EPC和5GC網絡架構整合為一個通用的雲原生軟件平臺,同時搭載4G和5G核心網功能,並且支持5G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以及4G、3G、2G;雲原生/微服務架構最大限度地實現管理流程的自動化;在其所有組件上實現簡化和通用的O&M;具有超強的用戶面轉發性能及擴展性,EPC/5G EPC/5GC全方位靈活配置有效應對容量在4G和5G之間的分配需求;還可以降低網絡總擁有成本。

雲原生特性帶來五大挑戰

與4G核心網相比,5G核心網天然基於虛擬化建設,以SBA服務化架構為基礎,實現網絡功能的靈活定製和按需組合,將實現NFV從“Cloud Ready”到“Cloud Native”的演進。但與生俱來帶有云原生特性的5G核心網,也面臨著電信網絡複雜性與IT敏捷方法如何高效結合等問題,在業務功能部署上線和運維等方面將面臨以下五大挑戰:

一是分佈式數據中心/IoT/邊緣計算導致網絡節點海量增加,網元部署升級的效率需要大幅提升;二是5GC網絡採用基於雲原生思路構建,在軟硬件解耦的基礎上引入微服務架構和容器技術,從傳統的物理網元的軟硬件一體化升級轉型為以軟件為中心的網元版本升級,需要新的運維工具和思路;三是為確保市場競爭力,運營商需要新的開發部署模式以縮短版本迭代週期和新業務上市時間;四是傳統網絡部署升級模式,導致的人為失誤和故障對網絡質量和用戶體驗影響大;五是降低端到端運維成本成為運營商在降成本和增效益過程中的核心訴求。

愛立信5G核心網4大利器!

針對上述挑戰,愛立信雲原生基礎架構從根本上簡化了雲基礎架構,從傳統雲基礎設施中去掉虛擬化層,使用裸金屬容器,通過自動部署雲原生應用程序,與在虛擬機中部署應用程序相比TCO可節省30%。愛立信還提供了新的軟件分發和升級部署(CI/CD)解決方案,可解決新技術新架構帶來的複雜度,提升網絡質量和可靠性以及降低運維成本,通過微服務組件粒度的快速迭代和升級,確保5GC網元快速修復版本缺陷和上線新業務特性。目前,愛立信CI/CD解決方案已在KDDI、Verizon等領先運營商成功實踐,藉助全球實踐,愛立信將助力中國移動等中國運營商打造一張高質量、高可靠、全業務的精品5G網絡。

自動化運維,AI賦能“零接觸”網絡

具體到運維層面,網絡在設計之初是讓人運營的,而隨著5GC網絡複雜度的持續增加,完全依靠人已顯低效且不可持續。自動化網絡運維解決方案,能在不同層次幫助運營商解決網絡故障排除、網絡部署、網絡優化等難題。

為此,愛立信提出智慧“零接觸”未來網絡願景:人只需要向網絡下達高層面的業務需求,不需要其它的介入,而網絡則可以根據人的需求,智能高效地協調網絡的各個層次以實現目標。

愛立信5G核心網4大利器!

智慧“零接觸”網絡

AI是賦能“零接觸”網絡的關鍵,愛立信運用AI從三個維度解決運營商面臨的實際挑戰:一是極致效率,升級並簡化IT環境和網絡環境,大量引入自動化運營;二是用戶體驗,基於對用戶深刻理解與洞察驅動運營,滿足甚至超越“數字原住民”期待;三是新收入流,打造新的網絡能力,開拓新客戶群體提供新的業務。

愛立信5G核心網4大利器!

例如,愛立信5GC網絡自動化運維解決方案,基於愛立信的COMPA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構建,最終實現從開環到閉環的自治和自愈網絡,已在H3G、Verizon等運營商成功應用。最近,中國移動與愛立信在智慧核心網領域聯合展開的“基於機器學習輔助的智能尋呼”驗證中,愛立信利用機器學習主動適配網絡拓撲,對移動終端運動模式進行學習,相較傳統尋呼機制可減少網絡中多達80%的尋呼信令,節省網絡資源、提升使用效率。此外,愛立信將AI植入無線軟件,利用AI模型優化5G終端的小區接入,帶來25%的5G覆蓋提升;在運營支撐系統中運用AI模型,愛立信主動預測並防範潛在的吞吐量降低或時延邊長問題發生,自動預防網絡中70%的事件。

需解決行業真實痛點

與此同時,5G核心網還需要更好地滿足VR/AR、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網等對大帶寬、低時延有差異化需求的垂直行業。

面對行業市場,需要通過業務應用的邏輯將網絡各個功能有機的關聯到一起,才能夠真正的將5G網絡技術在各個行業進行充分驗證。只有搞清關鍵的驗證環節,明確重要的集成工作,近距離的觀察真正的成效,才能確保5G技術的引入能夠準確的應用到解決行業真實的痛點上。

愛立信在各個5G網絡應用重點領域都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理解和5G專網建設的實踐經驗,並在製造業、煤礦、港口、公共安全、交通運輸等行業與企業深度對話,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5G業務對行業推廣的方法論。

愛立信5G核心網4大利器!


愛立信5G核心網4大利器!

在國內,愛立信一直積極參加中國移動等運營商的5G業務應用試點,例如和中國移動在此前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共同開發多個智能工廠的應用案例;同時,愛立信提出的uRLLC架構方案被3GPP接受;在非公共網絡(NPN)領域,愛立信積極推動基於切片的NPN方案,並與中國移動一起對網絡接入控制和網絡切片選擇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最終被3GPP所採納,與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共同拓展行業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