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觴王羲之

魏晉名士尚酒,史上有名,因此這一時期,會稽郡也就是今天的紹興地區,釀酒、飲酒之風非常盛行。有文史記載,當時有一戶人家一年收了七百石的糯米,居然還不夠釀酒,酒風之盛可見一斑。

在此期間,紹興還發生了一件流芳千古的佳事,這便是著名的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王羲之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三月初三,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的王羲之,夥同謝安、孫綽、支遁等朋友及子弟42人,在山陰蘭亭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文人雅集,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魏晉名士尚酒史上有名。蘭亭雅集那天,酒酣耳熱之際,王羲之提起一支鼠須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呵成,寫下一篇《蘭亭序》,作為他們宴樂詩文的序言。那時的王羲之不會想到,這份一蹴而就的手稿,以後成為被代代中國人記誦的名篇,而且為以後的中國書法提供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座標,後世的所有書法家,只有翻過臨摹《蘭亭序》這座高山,才可能成就己身的事業。王羲之酒醒,看見這幅《蘭亭序》,有幾分驚豔、幾分得意,也有幾分寂寞,因為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將這幅《蘭亭序》反覆重寫,都達不到最初版本的水準,於是將這份原稿秘藏起來,成為家族第一傳家寶。


曲水流觴王羲之


王羲之的袒胸露腹,也是一種別樣的風雅,只有那個時代的人體會得到,如今的岳父岳母們,恐怕萬難認同。王羲之與郗璇的婚姻,得感謝老丈人郗鑑的眼力。王羲之的藝術成就,也得益於這段美好的婚姻。王羲之後來在《雜帖》中不無得意地寫道:

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已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


曲水流觴王羲之


他的七子依次是:玄之、凝之、渙之、肅之、徽之、操之、獻之。這七個兒子,個個是書法家,宛如北斗七星,讓東晉的夜空有了聲色。

如果當時郗鑑沒有選中王羲之,中國的書法史就要改寫。王羲之大抵不會想到,自己這一番放浪形骸,竟然有了書法史的意義,猶如他沒有想到,酒醉後的一通塗鴉,成就了書法史的絕唱。但從後人的摹本中,我們仍然能看到王羲之酒後吐納的那份掖不住的喜與藏不住的愁。不得不說,王羲之寫成《蘭亭序》是其書法才能超凡的表現,也是酒文化催化書法的一種文化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