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生薑,如何識別與防治姜瘟病?

黃曉紅果果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種植通,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種植生薑在我國北方地區都有大面積的進行推廣種植,就拿本人老家山東這裡來說,山東濰坊地區是種植生薑比較廣的地區,目前濰坊種植的生薑也是屬於全國面積比較大的地區,生薑也是我國一種重要的經濟性農作物,但是在種植生薑過程中,每年農戶都會因為降瘟病而頭疼,姜瘟病在種植生薑地區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有的地區在遭受姜瘟病的侵害後,經濟效益是直線下滑,對種植戶也是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今天咱們在這裡講下關於姜瘟病的發病原因和防治技術,希望能幫助更多的種植戶。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姜瘟病和發病的規律

姜瘟病是一種種植生薑過程常見的一種病害,姜瘟病也叫青枯病,軟腐病,姜瘟病是一種細菌性的病害,細菌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為青枯假單胞桿菌,在種植生薑地區每年都會發生,一般在每年的5-6月細菌開始侵害生薑,在6-7月的時候病害的發生開始上升,到了7-9月期間姜瘟病屬於發病的高峰期,到了9-10月的時候,姜瘟病成為第二個發病的高峰期,細菌滋生的溫度在20-28度左右,尤其是種植生薑的地區溫度出現高溫高溼的情況下,種植地連續出現陰雨天的時候,姜瘟病發生病害的幾率也是非常高的。

如何判斷自家的生薑是得了姜瘟病呢?

對於發生的姜瘟病的生薑,主要是危害生薑的根莖和姜塊,但是對於在發生病害後,種植戶從生薑的葉片可以觀察出來是否患病,對於發生姜瘟病的生薑主要是有以下的症狀,在生薑患了姜瘟病的時候,生薑的葉片出現了下垂的現象,類似缺水狀,葉片乾枯,沒有光澤,隨著病害的侵害速度加快,後期生薑的葉片開始發黃枯萎,葉片開始捲曲,然後根莖的位置出現油漬狀黃褐色的病斑,根莖不發病後,土壤裡的姜塊就會快速的變軟腐爛,然後流有白色的黏液,黏液並有腐臭味,最後整株生薑因為發病後全部倒伏後死亡。

種植戶疑問:為啥姜瘟病那麼頑固每年都會發生呢?

有的農戶會問道。為什麼自家的生薑每年都能得姜瘟病呢?其實這裡面主要的原因是,這種細菌性的病害非常的頑固,細菌在土壤裡可以生存3-5年,據不完全統計,有的生薑種植地的土壤裡細菌潛伏的時間還要長,可以說在沒有經過處理的土壤,帶有病菌的幾率幾乎在100%,細菌在侵害一茬的生薑後,就會潛伏在土壤裡,細菌可以隨著季節進行越冬休眠,等到了春天的時候,溫度一旦適宜細菌的生長,那麼細菌就會在土壤裡繼續侵害剛種植的生薑,生薑會通過雨水的流動傳播,肥料的傳播,病殘體的傳播等方式進行生薑地的大規模傳播,造成生薑大面積的發病,一旦發病後,姜瘟病的病情難以控制,治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種植戶在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那麼幾乎在每年姜瘟病都會光顧我們的種植地,年復一年的侵害種植的生薑,所以姜瘟病的病害非常頑固,值得種植戶認真的思考和切實的進行防治。

為什麼姜瘟病總是發病?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品種問題是個很大的主要發病因素,種植戶在前期種植前購買的生薑種可能就帶有病菌,或者是都買了易感姜瘟病的品種,造成了種植戶在種植生薑的時候,病菌隨著生薑種進入土壤後不久就會發病,還有的種植戶在自家的生薑地裡實行的自留種,有的種植戶可能在沒有察覺到的時候,一些發生姜瘟病的生薑就會成為帶有病菌的生薑種,這樣栽種的生薑成為發病的源頭。

2,土壤成為帶有病菌的土壤,一些帶有病菌的土壤在沒有進行消毒的措施後,種植戶就貿然進行種植生薑,造成生薑種植後極大的發生感染病害,重茬地,連作地都是發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前面咱們也是說了,姜瘟病的病菌在土壤裡可以存活3-5以上,所以重茬地種植生薑會加速感染的時間,導致生薑大滿級的感染髮病,同時對於土壤酸鹼度不平衡,低窪地,土壤黏重,有機質含量少,排水不良,這些土壤都是利於發病的主要原因。

3,溫度和氣候的原因也是造成發病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對於在發生姜瘟病的地區,幾乎在每年的7-9月份的時候,是姜瘟病發病的主要的月份,尤其是在7-9月期間也是高溫的季節,多雨高溼,天氣突然放晴,溫度在20-30度的時候,是病害發生的溫度,所以姜瘟病的發生是和溫度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種植地在7-9月份的時候,下雨的時間比較頻繁,那麼姜瘟病發生的速度會有所加快。

4,,水肥的管理也是導致發病的原因,前期種植戶在種植生薑的時候,由於施入的底肥含有細菌,細菌會在肥料裡進行寄生,然後在種植戶整地施肥的時候,細菌隨著肥料進行進入土壤裡進行潛伏,然後土壤裡下入生薑種的時候,細菌就會快速的進入姜塊上進行感染,後期在追肥的時候,沒有按照合理的施肥的要求進行施肥,氮肥的用量加大,其他肥料的比例偏少,在澆水方面,大水漫溉,澆水過多,導致園區排水不暢,細菌在雨水裡流動後感染其他健康的植株。

5,田間管理也是發病的源頭,對於在前期種植的生薑,由於種植密度過大,造成園區的通風性變差,植株之間的若是發生病害後,細菌就會快速的進行大規模的感染,田間勞作時由於動作過猛,造成生薑的植株出現傷口,細菌就會從傷口進入植株內部進行感染,後期發生病害時,種植戶沒有及時的進行清除發生病害的植株,導致病株在園區繼續感染,種植地的土壤裡有大量的蟲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滅蟲治療的話,蟲害造成的傷口出現後,細菌就會從傷口進入,造成生薑發病。

種植戶如何預防姜瘟病的發生和治療姜瘟病呢?

一,種子的處理

對於在前期發生種植生薑的時候,種植戶需要進行外購生薑種的時候,應該選擇沒有發生過姜瘟病的地區購買種子進行種植,卻不可購買帶有細菌的生薑種,如果要使用自家留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沒有發生病害地塊的生薑種進行種植,挑選優良健康沒有病菌的種子進行種植,在對於種植前的準備是,種植戶使用新植黴素2000倍液浸種24個小時以上,然後進行下種。

二,土壤的改良

對於下入生薑種的土壤,我們需要選擇使用土質肥沃的,有機質含量高,土質疏鬆,利於排水保肥的土壤為宜,種植地不能使用連茬地種植,尤其是辣椒,茄子等作物發生過青枯病的地塊堅決不能使用,其他作物輪作地必須要在3-5年以上使用種植,種植前土壤進行全面的消毒,使用旋耕機進行土壤多次旋耕,土壤深耕在20-30釐米以上,然後清理出土壤裡的雜物,如果土壤酸性過高的話,可以使用使用生石灰進行土壤調整,為了防止土壤裡帶有細菌,可以使用滅毒劑進行滅毒,可以提前使用氨水進行高溫土壤悶棚滅菌,消毒後的土壤然後配合使用辛硫磷或者馬拉硫磷乳油進行土壤拌土滅蟲。

三,水肥的管理

對於前期整地的時候,除了滅菌殺蟲外,在整地後種植戶需要施足量的腐熟的農家肥或者發酵過的堆肥作為底肥使用,肥料切記要完全腐熟的避免肥料裡帶有細菌,有條件的種植戶可以配合大豆餅肥和有機菌肥的使用效果更好,儘量少使用化學性的肥料,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後期追肥的時候,要注意多施磷鉀肥,少用氮肥,防治生薑生長速度過快造成生長出現弱勢,同時在澆水時保持土壤溼潤為主,小水澆灌為宜。

四,田間的管理

在前期種植時,應該避免密植,合理的種植密度可減少病害的發生,種植期間及時的進行園區的巡查,尤其是進入到了7月以後,種植戶應該加強巡查的時間,到了雨季的時候,及時的排出園區的積水,防治積水過多造成生薑澇害,田間勞作時,要注意動作幅度不應該過於猛烈,工具使用前後都要進行消毒,儘量使用專用的工具進行勞作,發生傷根的或者植株受傷的話,要及時的使用草木灰進行塗抹傷口進行消毒,田間溼度大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培土降低田間的溼度。

田間出現地下病蟲害時,及時的清除發病的植株,病株要統一進行集中銷燬措施,然後使用農用硫酸鏈黴素淋灌穴坑,出現害蟲可以使用敵敵畏或者敵百蟲進行噴灑和灌入土壤裡進行殺蟲。收穫後的生薑,要及時的進行清園處理,清除一切帶有細菌的病枝殘葉,土壤進行大掃除,滅殺土壤裡的細菌,滅殺細菌的土壤儘量不要在種植生薑,建議輪作百合科和豆科類的作物,可有效降低土壤裡的細菌病害。

對於發病嚴重的園區,種植戶需要進行藥物的滅菌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對於在藥物上的使用,我們也要注意及時的更換使用,避免病害出現藥物抵抗力,建議使用的藥物有,20%葉枯寧1200倍,康地蕾得75倍,農用硫酸鏈黴素5000倍,50%多豐農可溼性粉劑600倍,5-7天灌根一次,連續2-3次。同時可殺得和姜瘟淨也可有效的減緩姜瘟病的發病速度,以上藥物注意不要在高溫的環境下和雨天使用,天氣放晴的時候及時的進行用藥。


三農種植通


生薑作為一種很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咱們國家很多地方都有種植,河北省的生薑也有多年的種植歷史,不過近年來,由於各地生薑的連續重茬種植,使得不少病害連續發生,姜瘟病就是其中非常典型且比較頑固的一種病害,種植戶如果意識不到位很容易遭受毀滅性打擊。那麼接下來我就來回答一下,生薑的姜瘟病是怎樣引起?咱們又該如何防治?

姜瘟病:發現時其實已經晚了

對於姜瘟病,很多種姜的老百姓對它恨之入骨,因為它可以導致姜地下莖腐爛,還具有傳染性,又因為這種病是由青枯假單胞桿菌引起的,所以姜瘟病還叫做腐爛病、青枯病。作為一種細菌性病害,姜瘟病的發生不僅可以造成生薑產量的大幅下降,還會造成病害的再次傳染和存留。那麼該怎麼來辨別是不是一種傳染病,屬於細菌,是生薑最為嚴重的病害,造成生薑嚴重減產。主要危害根莖,大多在近地面的莖基部和地下根莖上半部先發病。病部初為水浸狀,黃褐色,失去光澤,轉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變為白色粘稠汁液,且氣味惡臭。而這個時候其實作為種植戶很難發現,等到植株開始萎蔫,葉片開始發黃的時候,我們才能發現,但是這時已經晚了,姜瘟病已經嚴重侵染了生薑,這時候提起生薑的莖稈,很容易就從莖基部斷開。

姜瘟病:高溫高溼是發病之源

姜瘟病不好提前發現,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到提前預防呢?這就需要我們先要了解姜瘟病是怎麼產生的?經過對這種病在河北省發病規律的研究,我們發現每當高溫高溼的時候,尤其是每年的7月份到9月份,天氣變幻無常忽晴忽雨的時候這種病最容易引發,也最容易傳染形成發病高峰。因為這樣的天氣特點容易造成土壤溫度忽高忽低,對土壤中的青枯假單胞桿菌形成刺激作用,加之雨水或者積水的促進作用,病菌被激活並形成危害。所以咱們首先把握一個規律,就是在每年7-9月份高溫多雨季節要注意對姜田的關注。

姜瘟病: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病菌同樣如此,因此咱們還需要了解姜瘟病的另一個特點,那就是它侵入生薑莖基部的入口就是咱們生薑莖基部的損傷口,給了細菌可乘之機。因為這些青枯假單胞杆病菌比較頑固,耐高溫耐低溫,一般能在土壤中存活兩三年,咱們播種過程中機械或者工具非常容易對生薑造成損傷,遇到合適的條件,病菌就會通過損害的傷口侵入,然後開始在生薑莖基部興風作浪,造成莖基部內部腐爛變質,然後隨著一株發生,病原菌迅速擴展,然後在流水等媒介的輔助下進去其他植株體內,形成傳染。知道了這些,咱們在生薑播種的時候一定要儘可能避免造成生薑的損害,尤其是機械性的傷皮,這樣及容易產生感染,造成病害發生。

姜瘟病:兩措並用隔離病菌

姜瘟病很頑固,但是如果我們採取有效措施也一定能把它有效隔離。只有有效隔離才能避免感染。第一個措施就是從農業防治的角度來解決,就如上面所說,一定要明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所以在選留姜種的時候我們就要把握不留病姜、壞姜。尤其是從外地引入的姜種子一定要進行消毒處理才能用。此外還要堅決執行2年以上進行輪作,減少重茬造成的病菌發生機會。根據青枯假單胞杆病菌的特點,咱們種植大姜一定要採取我們推廣的起高壟栽培,不要再採用過去的溝栽,那樣不利用田間的排水,容易產生積水,給病害發生創造條件。

第二個措施就是採用肥料和藥物的防控。前面咱們也說了,一旦發現了病害其實表明已經非常嚴重了,因此姜瘟病一定要提前防控,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姜田有機質含量,增加磷鉀肥、草木灰等基肥增加對青枯假單胞杆病菌的抵抗和抑制效果,而且還能增加咱們生薑的產量。另外在每年的5-6月份我們要進行一次提前的藥物預防,可以針對姜莖基部噴施一次新植黴素或者農用鏈黴素,充分做好提前預防工作,有效隔離青枯假單胞杆病菌的發生和傳染。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也希望明年大家的生薑豐產豐收!


燕趙農業


農村常流行一句話“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生薑吃了對人身體好,可是美味可口的生薑並不好種植。要想把生薑種植好,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生產經驗,和一點專業的生薑知識是種不好生薑的。種植生薑的過程當中,一步做得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6-9月的高溫、高溼環境下姜瘟疫情的發生。一旦發生姜瘟,目前是沒有好的辦法可以控制。因此在栽培上應以農業防治措施為主,藥物防治為輔的原則,只有事先預防姜瘟疫情,而不是等姜瘟來了才想辦法用藥物來控制,才能使種植的生薑高產高收。



種植生薑前須要先弄清楚姜瘟是生薑的哪個部位生病?姜瘟發生的規律及哪些因素導致姜瘟發生?只有先了解了這些,最後種植生薑才會得心應手,才能避免姜瘟給自己帶來的損失。

一:姜瘟是生薑的哪個部位生病?

  • 姜瘟我們通常稱它為姜腐爛病,是生薑普遍發生的一種災難性病害。只要發病的地塊,都會導致減產10-20%,嚴重者本錢都回不來。主要危害根、莖、葉腐爛而亡。起初發病症狀不明顯,最先是植株的葉片捲縮、耷拉下垂無光澤,而後1-2天的時間葉片迅速由下至上變枯黃色,發病的植株基部也從原來的綠色變成暗紫色,3-4天時間植株基部就會轉變成黃褐色水漬狀變軟腐爛,用手一捏有白色發臭的黏液粘在手上。而同時地下根莖也快速變為黃色的水漬狀並逐漸軟化腐爛。所以說,姜瘟發病的部位,根莖葉都可受害發病。


二:姜瘟發生的規律及哪些因素導致姜瘟發生?

  • 姜瘟是一種細菌性的腐爛病害,其病原菌為青枯假單胞桿菌。此病原菌可以通過種姜、土壤和上茬的殘株上越冬,通過病姜、雨水、土壤及肥料傳播,成為次年初侵染源。姜瘟發病的早晚、輕重,與當年氣溫及降水量有關。6-9月的高溫多雨、相對溼度大於80%時,大量病菌隨水擴散,造成多次侵染,姜瘟易發生及流行。因此,在發病季節 ,天氣決悶熱多雨、田間溫度大,發病就重,反之則發病輕。此外,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土質,發病較輕,地窪地段土質,土壤黏重或偏施氮肥的地塊發病重。


三:栽培時需要注意細節

1:土壤輪作。選擇3年內沒有種過生薑的土地,因為姜瘟病菌能在地裡存活兩年以上,輪作換茬可以把土壤傳播的這條途徑切斷。並在頭年的冬天把大田深翻深耕出來,讓土地在日曬、霜凍、雨淋的環境下,把土壤中含的一些姜瘟病菌殺死。不選擇種過茄科類作物的土壤,因為種過茄科類的土地易感染青枯病,所以不宜栽培生薑。

2:選用良種做種。選擇沒有感染過姜瘟姜田的生薑做種,並單獨存放在一個姜窖裡面。貯藏姜種時需要給姜窖消毒滅菌處理,減少感染源。次年把姜種從姜窖取出來,需要進行嚴格的挑選並晾曬,從而清除種姜帶菌陷患。並用多菌錄可溼性粉濟浸種1小時後並瀝乾再催芽,以殺死種姜表面附著的一些不良病菌。

3: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上下通透、排水良好的半沙壤土種植生薑,並且姜田的地勢要高,方便排水,不選擇低窪地段土地。再一次深翻深耕土地,起好圍溝、做高壟或者在地上打洞種植。

4:改善田間小氣候。不管是在幼苗期,還是在苗期,只要天氣高溫,都要想辦法給大田加蓋遮陽網或種植能遮陰的高杆植物,從而降低地溫;如果雨水過多,要及時排水疏溝通渠,保持土壤不漬水,從而切斷氣候適宜姜瘟病菌繁殖傳染的這條途徑。

5:施淨肥。給生薑施的肥料保證沒有姜瘟的病菌,所以我們在給生薑施用農家漚制的有機肥時,不能用患病株、腐爛姜及帶菌的土壤做堆漚肥,並且要保證所有的農家有機肥都是經過高溫發酵充分腐熟後才能施用。建議用豆餅肥、枯肥腐熟後配合化肥施。

6:澆淨水。給姜田澆水時,最好不要用稻田水,因為稻田易感染稻瘟病,所以稻田水不適宜澆生薑。也不要澆江河水,因為江河水雜,匯流多,病菌也多。為了防止澆水帶來的浸染,最好採用姜田就地打井灌溉。平時不要把一些帶病的植株扔到溝裡和井邊,防止感染井水。

7:病株處理。在6-9月的姜瘟高發期,要注意田間病情觀察,一旦發現病株,及時把病株和土壤挖出來,並連同0.5米範圍內的健株及土壤一併挖走深埋,再把剛挖的地方撒上石灰粉,並用無病土遮掩。如果澆水時,請繞過撒石灰的地方,防治病菌隨水勢象下浸染。

8:藥濟防治。取完母姜後,用代森銨水劑灌窩,每7天灌一次,連灌3-5次可減少姜瘟病的發生。此外,齊苗期可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灌窩,也可以控制姜瘟病的危害。(代森銨水劑、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灌窩的比例詳細閱讀說明書,這裡就不加以細說。)


綜上:姜瘟發病迅速,發病期較長、傳播途徑多種多樣,一旦發病,沒有好的防治方法,因此在栽培上應以農業防治預防為主,農藥防治為輔的原則,以切斷傳播途徑,最大程度的把病害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不讓其蔓延。

關注留守傅姐,瞭解農村一草一木,農家的生活瑣事。

留守傅姐


鄉村新雨解答:每次去我大舅家的姜田,他總要不厭其煩的向我嘮嘮叨叨的說:“新雨,實話告訴你種姜要把姜芽朝下,撒農家肥,蓋土,姜芽生長的時候會拐彎鑽出地面,這樣新長出來的姜就正好在鬆土裡分枝,有更大的鬆土生長空間。種姜要隔年種,要不然容易得姜瘟病!”這就是大舅土裡土氣的但又特別管用的預防姜瘟病的絕招了。

俗話說“春種一塊姜,冬收萬塊子”,每年在生薑種植基地,都能看到忙忙碌碌的姜農們播種、填土、覆膜。彷彿一眼就可以看到下半年時,堆堆黃澄澄的“姜山”,充滿了豐收的氣息。姜確實是農民致富的“金疙瘩”,但是想要種好姜也不容易,尤其是遇到對姜生產構成嚴重威脅的“姜瘟病”,嚴重的時候會絕產的。那麼,如何科學防控“姜瘟病”呢?


一、易發病時間

姜瘟病流行期長,危害嚴重。華北地區一般7月始發,8-9月發病最盛,10月停止發生。發病早晚、輕重與當年的氣溫和降雨量有關。是生薑產區中最常見且普通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發病地塊一般減產10%-50%以上,甚至絕產,對生薑的生產構成嚴重威脅。其病害可多次侵染,病菌的傳播途徑多,防治困難。目前沒有理想的殺菌藥劑,亦未發現抗病品種,因此,應以防治為主,輔之以藥劑防治,切斷傳播途徑,儘可能控制病害發生和蔓延。

二、病 症

姜瘟病主要發生於地下根莖部分,也可發生於葉莖和根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莖部和根部的上半部發病。初發病時,植株葉片變黃、萎蔫、反捲,變黃部分和綠色部分界限不明顯。病葉由基部向上發展,最後整株變黃枯死。莖基部和地下根莖部受害處稍微變軟,淡褐色,水漬狀。如將病莖基部或根部橫切檢查,病部維管內部組織糜爛,溢出灰白色汁液,僅留下完整的表皮。在莖基部和姜塊腐爛後,常因腐敗性細菌進一步侵入而有惡臭。

三、傳播途徑

種姜是田間病菌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也是遠距離傳播病害的主要途徑;發病的姜田因病株殘體遺落在地裡,致使土壤帶菌。重茬連作往往引起發病,所以,帶菌土壤也是姜腐爛病的重要侵染源;有些姜農用病株殘體或帶菌土壤漚制圈肥作為基肥施人姜田,也為姜田增加了病菌,引起發病;灌溉水和雨水也是傳播病菌的媒介,尤其在發病盛期,如果水源被汙染,帶菌的水澆到地裡,病菌隨水而流,也能引起發病。

四、防治措施

1、選擇肥沃、地勢平坦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塊,做到灌溉和連陰雨天田間不積水。輪作換茬是解決土壤帶菌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對已發病地塊,間隔3年以上才可種生姜。發生過青枯病的地塊更不宜種姜,對偏酸性土壤施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


2、嚴格選種,種植前消毒姜種。生薑收穫前,先在姜田裡選無病健壯的植株留種,單獨採收,收穫後單窖貯藏,第二年催芽前再嚴格選種,基本杜絕姜種帶菌隱患。選擇無病姜田生產的姜塊肥大、色澤鮮亮、肉質鮮黃、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無病蟲害的健壯、抗病品種姜塊作為姜種。 種植前用1:1:100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鐘後掰姜;然後用新鮮、清潔的草木灰封住傷口。

3、肥料應保證無病菌,使用的有機肥發酵腐熟要徹底,防止摻雜感染姜瘟病的秸稈或土壤等雜質。最好使用腐熟的大豆或豆餅配合其他化肥。澆水時還應控制水量,切不可大水漫灌。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中期,可用20%葉枯唑1300倍液噴灑植株中下部或灌根,連續防治3次,每次間隔15天。用生物農藥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克菌康)1000倍液灌根或噴灑植株莖基部,每隔7天一次,連續3次;還可用50%向農4號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單株灌根進行防治,也可畝用50%向農4號可溼性粉劑2公斤隨水衝施進行全田防病。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您的寶貴意見。瞭解更多種植小技巧,歡迎您關注三農人@鄉村新雨。

鄉村新雨


生薑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調味蔬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看到,生薑也是農村裡比較常種植的一種調味蔬菜,在農村裡,一般都會在菜地裡種上一些生薑,那麼題主問的,在種植生薑的過程中要怎樣預防和控制姜瘟病呢?



姜瘟病也就是我們說的姜腐爛放病,種植的生薑如有該病,發病地塊一般會影響到生薑的產量和品質,所以我們在種植生薑時,應從種植管理的各個環節中進行綜合的預防,防止姜瘟病的發生。



一、進行輪作換茬種植:我們在種植生薑選地塊時,最好是選用那種新茬的菜地,前茬是種植過蔥蒜的,或者是種植過糧食作物的地塊來種,進行3~4年以上的換茬輪作。

二、整地:在種植生薑時,一般是選地勢高些,排水較好的地方來種,並開好溝,做好姜地排水方面的管理。

三、選種、浸種消毒:種植生薑時,我們要選那種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生薑來做種,在催芽前選對種姜進行浸種消毒後再進行催芽。



四、肥水方面:在種植生薑時,給生薑灌溉時最好是用乾淨的水單田進行,在給生薑施用農家肥時,要施經過充分腐熟過的。

所以農友個人認為,種植生薑時要預防姜瘟病應從種植地塊進行輪作換茬,選地整地,浸種消毒,肥水管理等各環節進行綜合預防。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農友君


姜瘟我們當地多以腐爛病稱為,生薑腐爛病是農民在種植生薑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病害。生薑腐爛病的主要發生原因包括在土壤、姜種以及肥中,多從生薑植株根莖傷口侵入其次從葉莖侵入最後侵害生薑的根莖。對於,如何有效防治生薑腐爛病種植戶需要保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

如何能有效防治生薑腐爛病,流芳主要以生薑腐爛病的症狀、發生條件以及防治措施三個方面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具體介紹如下:

生薑腐爛病的症狀

生薑腐爛病主要是為害生薑莖葉和根莖以及地上莖部,被病菌侵害過的部分會呈暗紫色且內部組織變褐腐爛。地下部受害的姜塊主要明顯的表現為水漬狀黃褐色隨後逐漸軟化腐爛。根部受害會呈淡黃褐色腐爛,地上莖受害呈暗紫色漸而腐爛倒伏。被病菌侵害的葉片受害時,會明顯有葉緣捲曲下垂、葉色萎縮枯黃等等症狀。

這個期間種植戶需要注意受害的植株葉片會有顯著的失水症狀漸而葉面捲曲下垂變成褐色,最終植株青枯萎縮全株死亡,不過植株仍然會直立不倒伏。生薑腐爛病多數先在地面上莖基部分及根莖上侵染危害。發病初期葉片捲縮下垂萎縮狀,逐漸葉莖由下而上變枯黃,病姜基部暗褐色漸而變成水浸狀黃褐色,最後根莖變軟腐爛有明顯發臭的氣味。

被腐爛病侵害的生薑剛開始莖葉主要出現黃褐色病斑,隨後在地上部莖葉黃化萎凋後慢慢萎縮枯死,地下部塊莖染病主要表現為軟腐狀最終失去食用價值以及商品性。

生薑腐爛病的發生條件

生薑腐爛病主要是喜高溼高溫,最有利此病菌的發育蔓延的溫度為三十度至三十七度,同時此病菌的寄主範圍也相對的廣泛。因此,種植戶需要加強栽培管理以及控病措施,並結合施用藥劑的綜合方式才是最重要防治舉措。

此類病菌一般多在在根莖以及土壤中進行越冬,種姜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土壤也是腐爛病的重要侵染來源。其次,雨水多溫度高是病菌侵入和繁殖最有利的條件。高溫多雨會短期內造成嚴重的病害,夏季高溫多雨是發病盛期。

生薑腐爛病如何防治

防治生薑腐爛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就是實行輪作。合理的輪作不僅可以改善環境條件,還能減少病菌的來源。

其次,種植戶需要注意重茬種植、高溫多雨,地下害蟲相對較重的生薑種植田發病是非常嚴重的。另外,部分生薑種植地塊土壤瘠薄有機肥料不足管理不得當,生薑植株的生長衰弱也是極其容易被腐爛病所侵染的。

對於防治生薑腐爛病,種植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選種方面要謹慎選無病生薑種,並要對姜種進行消毒,同時實行輪作等等,合理輪作安排茬口在選擇種植地後也要做好消毒的工作,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避免止土壤殘留病菌傳染。

同時種植戶需要加強種植生薑的田間管理,畦面覆草並及時適量追肥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促進植株健壯,從而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合理密植,提高抗病能力。同時施用發酵熟透的農家肥並增施磷鉀肥和微量元素,合理澆水適時的進行中耕除草。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周圍有被害的跡象的也要一併拔除},拔除後流芳建議可以在病穴撒上少量的石灰能有效起到預防病菌蔓延的作用。

生薑腐爛病傳播途徑相對較多且發病期也相對較長,我們種植戶防治起來是相當的困難。對於施用藥劑一般濃度的藥劑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現在提倡綠色無汙染蔬菜也不建議施用太多藥劑來進行防治;所以,施用藥劑並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決。

流芳覺得還是以農業防治措施為主要並結合物理以及藥劑防治,才是有效控制病害發生以及蔓延的重要措施。


以上均為流芳根據自身和當地種植生薑經驗所總結,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關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討。

農人顧流芳


姜瘟病也叫姜腐爛病或青枯病。在我國各生薑產區是一種最常見也是最具有毀滅性的病害,發病的田塊一般減產10%~20%,嚴重的可以達到50%左右,甚至造成絕產,是生薑種植最具有威脅性的病害。那麼種植生薑,又該如何識別與防治姜瘟病呢?

姜瘟病的發病症狀

姜瘟病病菌屬於青枯假單孢桿菌,屬於變形菌門細菌。可侵染生薑的根、莖、葉等部位。發病初期,植株的葉片捲縮、萎蔫、沒有光澤,發病的病葉由基部向上逐漸變成枯黃色,直到最後會導致整顆生薑植株死亡。莖基部和地下跟莖部發病初期受害出變軟,淺褐色,水漬狀。如果將發病植株的根莖部或者根莖部橫切會發現病部維束管變色,用手擠壓,有白色汙狀黏物從發病維束管溢出。發病後期,內部組織變褐並且腐爛,有灰白色的汁液流出,殘留纖維,最後凋萎並從莖稈的基部折斷病死亡。

姜瘟病的發病規律

姜瘟病的病原主要來自於種姜,也有在栽培地的土壤中存在。傳播途徑主要藉助雨水、灌溉水、昆蟲的途徑進行傳播,病菌首先會從莖基部入侵,帶傷口的生薑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姜瘟病最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6℃~31℃,在高溫多雨天氣容易發病,溫度越高發病就越快。

姜瘟病的防治措施

由於姜瘟病可多次侵染,而且發病期比較長,所以防治非常不容易,截止目前,還沒有完全防治姜瘟病的藥劑,也沒有完全抗病的品種被培育出來,因此,對於姜瘟病的防治,還是從切斷傳播源入手,通過農業防治和化學藥劑相結合的防治辦法,儘可能控制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1、農業綜合防治

  • 嚴格選種:在選種時,從沒有發病的植株中嚴格選種,在播種前再進行一次篩選,做到萬無一失。
  • 實行輪作:應建立科學的輪作制度,尤其是多年種植已經發病的種植地,更應該重視輪作制度。如果地塊2~3年內發生過姜瘟病,則不能種姜。
  • 加強田間管理:加強田間水肥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發生澇害的時候要及時排除田間的積水。
  • 重視整地和施基肥:姜田選定後,在前茬作物選定後秋耕曬田,第二年土壤解凍後再耙一遍,並結合耙地施入基肥,基肥每畝建議施優質腐熟的有機肥3000㎏、過磷酸鈣50㎏、硫酸鉀50㎏。為了防止地下害蟲的侵害,用3%辛硫磷顆粒劑2㎏拌土12~15㎏撒均勻,然後將地耙平。
  • 清除病株:一旦發現發病植株,應立即拔除並在病穴周圍撒石灰消毒。

2、化學農藥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鏈黴素、波爾多液、水合黴素、新植黴素、氧化亞銅、氫氧化銅、鹼式硫酸銅、4加瑞農加收米與鹼性氯化銅、琥膠肥酸銅、中生菌素、噻菌銅、絡氨銅、琥銅·乙膦鋁、春·氧氯化銅等藥劑按照使用說明進行灌根或者基部噴施。用藥情況視發病情況病情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總之,姜瘟病一旦發病就很難防治,所以在實際栽培種,應從各方面重視預防措施,以免發病給種植戶朋友造成人工損失和經濟損失。


新農鳴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生薑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這種農作物適宜在沙土地種植和生長,且在這些地方產量高,質量好。我們在種植過程中,良好的土壤環境,充足的水份,以及各種便利條件的使用。這其中,預防病蟲害就是最重要的方面。其中,姜瘟病就最常見,這是生薑生長過程中最易感染的細菌性病害。如果不及時預防,就會造成了嚴重的減產,甚至絕收。現在生薑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菜農採取不同方法預防,但收效甚微。但姜瘟病危害大,患病究竟怎麼辦,該如何防治?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自己掌握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如下:

第一,姜瘟病的危害特點。

姜瘟病一般發生在靠近地面的莖部和根部的上半部分。起初患病部位呈水漬狀,表面發暗,內心褐色,散發臭味,並隨著氣溫溼度的變化而逐漸軟化,其內部充滿乳白色的惡臭汁液;而莖杆受害的部位,就會變成暗紫色,逐漸變成黃褐色,內部組織腐爛,葉片患病部位呈凋萎狀,葉色淡黃,邊緣捲曲,逐步下垂,直至整個植株枯死,並不斷向附近植株漫延。

第二,姜瘟病的高發期時間。

生薑種植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間,隨著高溫高溼天氣的加劇,姜瘟病就開始零星患發,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姜瘟病處於高峰期,它的持續時間較長,危害極大,發現後不及時挖除,病毒性菌種擴散速度極快,給各地產區的農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又束手無策。

第三,姜瘟病發生的原因。

我們在長期的生薑種植中發現,生薑的生長週期是喜陰涼,忌高溫高溼的農作物。姜瘟病的病原菌適宜生存的溫度為25~30℃,夏季高溫高溼的天氣,給病菌生長提供了天然的溫床,且夏季雨量增多,陰雨天后暴晴,加速了姜瘟病的傳播和蔓延。這主要是因為土壤溼度大、溫度高,病菌的活力十分旺盛,而且傳播速度十分快速。

第四,防治姜瘟病的方法措施。

1、對種植的土壤進行深翻和暴曬。天氣晴朗時,深翻土壤30公分以上,暴曬少則3天,多則一週,減少土壤中病源菌種,增強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力,增強土壤抵抗病毒菌的能力。

2、輪茬更換種植。輪茬種植是解決土壤帶菌的重要舉措,一般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塊,偏酸性土壤每畝可撒生石灰100公斤左右進行土壤消毒處理。我們發現,前茬種植茄子、土豆、辣椒、西紅柿等矮植株的農作物,發生姜瘟病的可能性增大,而與豆類、玉米、小麥、棉花等農作物實施輪茬耕種,姜瘟病發生的概率相對較少。

3、種植無病害的姜種。留種的生薑姜種要無病菌感染,無害侵襲,種植前用40%福爾馬林100倍液浸泡半小時,或一小時,預防性殺滅病毒菌種再種植,從根本上切斷病菌基因。

4、及時剷除姜瘟病株。我們在田間作業管理時,一般在6月初,如果發現田間有病毒性的植株,要及時將其,及附近的植株一併進行挖除,在田地外圍銷燬,這樣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同時,在挖除病穴的地方,撒施新鮮的生石灰消毒,剷除病灶。

總之,對於生薑種植過程中發生的病害,只有及時預防,從根本上切斷病灶,才能有效治療。我們在實踐操作中,對於這些病變植株,要能分辯出來,要能及時挖除,並認真處理。否則,隨著夏季高溫高溼天氣的加劇,病毒不斷漫延,造成的損失就會更大。這個菜農一定要注意。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答:“姜瘟病”是生薑種植最常見的病害,又稱“姜腐爛病”或“姜腐敗病”該病是影響生薑生產的毀滅性病害,

發病地塊一般減產10%~20%,重者達50%以上,有的甚至絕產。

因此,預防及控制“姜瘟病”的發生是生薑生產中的重要環節。據我瞭解,“姜瘟病”一旦發生,採用藥劑防治收效不明顯。

因此,應從栽培管理的各個環節採取綜合預防措施,杜絕發病條件,從根本上防止“姜瘟病”的發生。

根據“姜瘟病”的發病特點,我來分享一下預防措施,請望下看。

一、【輪作換茬】。

實行輪作換茬:生薑種植的前茬最好選用新茬菜地或種植糧食作物的地塊,菜地最好是蔥蒜茬。觀察發現,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並使用無病的種姜,加上精細的管理,對控制“姜瘟病”的發生有顯著效果。

二、【嚴格選種】。

嚴格選用無病種姜:10月上旬,姜田病情己基本穩定,可在無病姜田進行嚴格選種,選健壯無病的植株留種,收穫後單收單貯。第二年催芽前再嚴格挑選,以防帶病種姜傳播病害。

三、【種子消毒】。

浸種消毒:催芽前用1:1:100的波爾多液浸種20分鐘,或1%石灰水浸種30分鐘,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種10分鐘,或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浸種12小時消毒後,將種姜用清水洗乾淨,撈出晾乾後催芽。

四、【選地與整地】。

選地和整地塊時: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而後周圍開好排水溝,排水溝深以低於姜畦20公分,寬30公分。整地做姜溝(一般不超過16米長),以利於排灌,防止田間積水引發病害。

五、【灌淨水、施淨肥】。

(1):灌淨水。姜田最好採用井水灌溉,並防止被汙染。灌水最好單溝或單田進行,不可大水漫灌,防止病害侵染蔓延。如有條件,應採用管道灌溉或滴灌。

(2):施淨肥。不能施用病株或病土漚制的農家肥,施用農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

六、【病株清除】。

及時清除病株。如在姜田發現病株,應及時挖掉,而且要挖掉相鄰的無病植株,挖去帶病土壤。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粉,而後用乾淨的無菌土填埋病穴,以控制病害蔓延。

以上回答希望對生薑種植戶們在“姜瘟病”防治上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