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觀點是儒家提倡嗎?

劉洋溢L


不是。

這種話是明清以來小說裡常見的,似乎是儒家的東西,但完全不是。

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是君,臣才是臣,父要有個父親的樣子,孩子才要有個孩子樣。

你不能君主放飛自我,卻要求臣子跟你一起陪綁。

這種情況孔子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我們不站在快要倒掉的牆壁下。

你君主要死,你自己死吧,老子換個地方上班。

孔子還說了“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就是說我用我的原則我的學術來這裡侍奉你,不聽就算了。

孟子說得更好“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你皇帝把我不當人,我就把你當仇人。

所以孟子還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老百姓才是國家最重要的,然後是國家,君主是最不重要的。

孟子見了梁惠王就說他“望之不似人君”看起來不像個君王。

這才是真正的儒家。

真正的儒家知識分子不迂腐,不盲從,有原則,有目標。

什麼君叫臣死,臣為什麼就非得死?

我要掀翻桌子,給你幹。

去你媽的暴君。

但是很可惜,儒家在後世帝王手裡不斷被改造,他們打造自己喜歡的儒家,把儒家變成犬儒,讓知識分子成為御用文人。

朱元璋這樣的帝王看見《孟子》就氣得把孟子趕出文廟,因為他是暴君,他看到了孟子的可怕。

孟子的思想如果真要散播,不利於他愚民。

所以他散播的《孟子》是節選本的。

從來獨裁者都是如此。


錦翼


儒家從來沒有提倡過這觀點,反而是那些什麼鬼的教,讓你侍奉這個神,那個主的。魯定公問孔子,君臣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呢?孔子回答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那如果君不使臣以禮,做臣子就沒辦法了嗎?當然不可能。孟子告訴齊宣王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仇寇。

也就是義務和權利是相對應的,你對我以禮相待,我當然忠心對你,但是你把我當成草芥一樣草菅人命,我當然要視你為仇寇了。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則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說你要是以德報怨,那用什麼來報德呢?孔子提倡的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別人如何對你,你也就如何對別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胡乎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而為諸侯,得乎諸侯而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意思就是說,得到民心的人可以成為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人可以成為諸侯,得到諸侯之心的人可以成為大夫。如果諸侯危害到了社稷,那就要換了諸侯。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的觀點都和所謂的“三綱五常”相矛盾,這根本不是孔子孔子的本意。

齊景公曾文政於孔子,孔子說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後面沒了,並沒有所謂的夫夫,婦婦之類的東西。孔子的意思也和三綱五常完全不同,孔子是說做君主的就應該有做君主的樣子,做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有做父親樣子,做兒子要有做兒子的樣子。換句話說,做君主的沒有做君主的樣子,如何能要求做臣子有做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沒有做父親的樣子,如何要求做兒子的有做兒子的樣子?

所以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根本不是儒家的意思,而是後來明清一些戲曲裡面添加上去的,完全和儒家思想不沾邊。當然儒家思想越來越扭曲也是後世統治者刻意為之。


漁耕樵讀


儒家思想是什麼?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周禮的基礎上,提出以仁學為本、禮學為用的為人為學為政之道的集大成學說,孔子開創仁學,讓為人為學為政之道脫離了巫學的羈絆,確立了以人為本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孟子進一步發展了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提出捨生取義以養天地浩然之氣的思想。提出內聖外王的仁政思想。反對君主專制和霸權。提出人性性善論,注重個人修養提高。

荀子進一步發展了儒家思想的仁禮結合、義利結合思想,讓儒家思想更加面對現實政治和社會。提出人性性惡論,注重利益導向和禮法管制。

韓非子繼承荀子的人性惡論,特別注重禮法治國,重權、勢、術,重賞罰。形成法家學派。提出有利於封建統治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隨著封建專制和封建禮教的深入發展,儒家思想異化或畸形發展,甚至達到了“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等愚孝愚忠的封建禮教程度。

儒家思想重禮儀、輕工藝,重禮法、輕平等,有民本思想、缺民主思想,缺少民主集中制和民主共和政治思想。

現代“五四”學生運動以後,日趨腐朽的儒家封建禮教思想被打倒,科學、民主精神日趨深入民心。儘管如此,孔子開創的儒家傳統文化中的仁愛道義等優秀傳統文化,還是值得發揚廣大的。


以道會友1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法家思想提倡的,韓非子說:“臣聞: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此話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源頭。

後來董仲舒的三綱五常,抄襲的是法家三順思想,也是儒家法家化的結果。但是即便是吸收法家思想的董仲舒,骨子裡依然有儒家的民本意識,反抗意識,革命意識。所以董仲舒講:“固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固其德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民權,始終是儒家的最高追求和價值。

而法家思想則是完全為君服務的。他的中心思想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尊上而不侵”。

儒家講的君臣父子關係,是一個主次關係和對等關係。而且首先強調的是君和父的責任。其次再強調的是,臣和子的義務。《禮記·大學》:“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在這首先強調的是君要仁,其次民才有義務從之。《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即便是幼兒啟蒙讀物《三字經》裡,這種對等關係也講的很清楚:“”君則敬,臣則忠。”

所以儒家的等級和尊卑,看起來是不平等,但是通過“首先”明確“上一級”的責任,恰恰實現了上下級的對等。而法家的等級尊卑,不講上一級的責任,只是單方面的強調下一級的義務,這才叫不平等。人人自由平等只是烏托邦式夢囈,等級尊卑才是無法逃避的現實,正確與錯誤得看是否對等,千萬不要把儒家的等級尊卑,簡單的理解為不平等和奴化。這種偏見極其幼稚。

儒家不僅要求君臣對等,而且做臣子的,還要明白如果道和君發生矛盾應該聽誰的?這個“道”可以理解為儒家思想行為準則:仁義禮智信。儒家既不講絕對服從,甚至於講:從道不從君。恰恰證明儒家是諸子百家和全世界思想史中,最講人格獨立的。

所以我們看,那些一張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一張嘴仁義道德吃人,以此批判儒家奴化人,培養奴才云云的……基本上可以歸類為不讀儒家典籍,憑感覺胡噴的腦殘。其中多數是被法家著名噴子(某脊樑)成功洗腦的腦殘。

那麼儒家思想在宋朝達到頂峰之後,在明清時期則開始不斷淡化並且深入法家化,那麼從多見於明清小說裡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見一斑。而孔子的“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說法,也受到明朝人的批判。當過錦衣衛的沈煉辯稱:“父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不義,婦不可以不貞;朋友不孚,吾不可以不誠。而曰‘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此儒者之誤也。”

那麼用明清對照宋朝,就是不斷深化的殘暴和禁錮,從而導致的文明倒退。這明明是法家使然,最後統統成為儒家的鍋。所以近代中國為什麼衰弱呢?儒表裡法,一直用來掩護法家的儒家,自然就成了責任人。


空空空42973354


不是,這句話來自於民間戲說,儒家經典觀點君臣關係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儒家經典的觀點是“君待臣之以禮,臣侍君以忠。”“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到今天老闆與員工的關係也不過如此。


庚申癸亥


不是……

儒家認為,君不可能無緣無故讓臣死……

無緣無故讓臣死的不配做君……

所謂的,君視臣如手足……


非非道


儒家講的是“有序”二字,上下之序,大小之序,高低之序,君臣之序 父子之序,夫妻之序,兄弟,長幼之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其二,君為上,臣為下,下者依上,低者依高,妻者依夫,弟者依兄,方為守序。故: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則,大逆不道。這其實就是儒家文化的流弊所在。


北京得明


儒學早就被當權者切割得碎片式了,利於統治者的就拿出來深加工,然後發佈,不利的就切割掉,掩埋了。

所以,要透過表上去理解。



陳哲升


四書五經裡有這句話嗎?禮記孝經裡有這句話嗎?沒有的話當然不是儒家倡導的了。反而孟子裡說的很清楚,君王,也就是領導,要對下屬好,下屬才要盡眾。君臣關係,就是現在的領導和下屬的關係


非想非非


這只是單方面的情況,另一方面儒家對君主也有要求——君使臣以禮!該你犧牲那在任何時代都一樣,但哪個掌握權力的人只要頭腦清醒都不可能隨便殺人。極端化解讀這句話的人自己心理就有殘暴變態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