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有規矩,一句話、幾十年恩怨,“無知者多語,行家無言”

誰都不敢稱真佛,卻是誰都可以說兩句佛經。沒見過真我,卻非常自我。

功夫這東西,是日積月累的積澱。修煉的不僅是人的意志和技能,還提高著人的品質、價值觀。

世上有多少劉二狗,就有多少個一龍。網絡世界看多了罵戰,就會重歸理智。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武林好手山嶽林立。大多武術愛好者,從不敢在同道門前點評造次。何故?練得越多、越自覺得匱乏,見識越多、越覺膚淺。耳順之時,海納百川。功夫本事,開悟明理。

對於上過山、進過殿、入過村、淌過水的人。抱拳和微笑成為習慣。但見惹眼的功夫拳腳,讚歎點頭,鼓勵微笑。偶遇能看的三招兩式,也會注目學習二三。


武林有規矩,一句話、幾十年恩怨,“無知者多語,行家無言”

江湖

武林有規矩:1、非同門不隨意評說長短。2、同門不同師不論對錯。3、非被邀請,不在同道的場子展露拳腳功夫。4、對不熟悉拳種,不要裝懂妄言。5、在長輩、師傅面前永遠施禮、尊稱在前。6、不在任何拳家背後說長道短。

這便是武德和規矩。是誰定下的這規矩無從考察,可以說這不是誰定的,是經歷過教訓後的一種默契和共識。古今因口舌之爭引起的矛盾故事很多,筆者身邊就有不少真實的案例。

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先生是形意拳名家,拳法精湛,傳承正宗,王先生家中幾代人均在武林名聲顯赫。時遇功夫盛行,門人如潮,自是高傲。閆先生好武,雖無家傳,卻是體院武術專業畢業,功夫了得,同樣弟子一片。

一日,小武林聯誼交流。酒後,王先生師徒自行方便,師徒對話。

欠揍的徒弟問了欠揍的話,徒弟問師傅:”師傅,閆老師的形意拳與我們打法不同,他的拳怎麼樣“。


武林有規矩,一句話、幾十年恩怨,“無知者多語,行家無言”

江湖


而狂傲半醉的王師傅隨意一句話就懟回去:“他那個也叫拳?上過兩年學不知深淺,咱一掌打他個半殘。”

怎料想兩句話,被後進來的閆先生的徒弟聽了個滿耳。隨轉身回去報告師傅和師兄弟。聚眾把王先生師徒堵在了半道,要王先生師徒當面認錯。

王先生怎麼肯呢?聚徒弟二三十人對壘。在當時的農村,有時候下不了一口氣,雙方發展到動手互有損傷。最後驚動了公安,才得以平息。然而,雙方就此結下了樑子,動不動就說交交手,踹踹門,沒完沒了。

當時我才十幾歲,並不在場,也不屬於哪一家,但對兩家都挺熟。前年與當事村的外門師兄談拳聊起的故事。武術人上廁所,一句話鬧出幾十年的恩怨。現在王先生和閆先生都已經過世多年。而雙方的弟子從不往來。


武林有規矩,一句話、幾十年恩怨,“無知者多語,行家無言”

江湖


我也學練形意拳,對王先生的英武一直記憶猶新,王先生練拳,是對著鐵槓子練,一掌可以撼動籃球架亂顫,一抖勁身,骨節咔咔作響。少年時我第一次從王先生的掌心看到厚厚的老繭。閆先生的拳以身法著稱,拳如閃電,神似龍蛇。評價兩位老師【頂禮】,真是豪傑留遺憾。

東北有師,人稱郭大俠,善八卦。晚年氣不過與人比武落溝、惜敗,3月後氣鬱而亡。

武者有血性,武德一併傳,武術本一家,心存山外山。

明師有涵養,身教莫多言,只知無第二,不識真狀元。

所以真正的行家,不愛多言,善武者,不懼叫板,卻從不品頭論足,做小腳女人。江湖混子無知,最愛說三道四,口無遮攔。怎知一出口,便丟了內褲。常常是自取其辱,丟人現眼。

​入門有先後,功夫有深淺,言多語失,易生禍端。傳承有言:華邦唯武尚,社會統祥寧。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春寶太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