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九死一生,要活,你必須學會這一招

昨天一個聚會,幾個做實業的同學感嘆實業艱難,現在進退兩難;

身邊很多創業者都說:招人難,融資難,經營難,員工管理難,運營難……,創業好比西天取經,須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啊。

創業九死一生,要活,你必須學會這一招

不僅僅是一般的人創業說艱難,非常優秀的人創業也是困難重重。

大學有一個同學,讀書時候就非常優秀,畢業後在世界五百強一路做到高管,後來又在大型民營企業擔任過副總裁,現在自己創業也是焦頭爛額;曾經與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一起,作為80後創業明星毛侃侃因公司資金鍊斷裂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羅永浩創辦錘子,現在也掙扎在生死線上。我們還經常看到BAT等世界500強的高管創業也折戟沉沙。

如果說普通人創業失敗原因是因為創業者沒有專業知識、技能,沒有足夠資源,

那為什麼優秀的人才創業也會同樣面臨那麼多問題呢?

很多人分析創業失敗原因,從人財物資源角度分析的,他們認為企業失敗的原因主要是資金鍊斷裂,創始人不和、團隊實力不足,資源不足支撐項目;從戰略、戰術、執行角度解剖的,他們認為原因是缺乏戰略、盲目擴張、缺乏戰術、無效運營,混亂的管理、成本高企等等;

我們走訪了很多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發現了一個引發我們更深層次思考現象,凡是陷入困境的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創業者都被情境所困住了,創業者HOLD不住創業的情境,情境控制了創業者。

資金鍊斷裂是創業失敗的表面上的原因,為什麼資金鍊會斷裂?創始人為什麼沒有意識到資金鍊的重要性?創始人意識到了,為什麼沒有采取措施?措施為什麼無效?是創業者能力還是其他原因導致措施無效?我們要找的是原因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導致創業者無法解決創業問題?我們發現:

創業九死一生,要活,你必須學會這一招

情境的力量真的那麼大嗎?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理學界有個著名實驗,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徵集了一群年輕人,把他們隨機分成“獄卒”“犯人”兩組,關進實驗用的“監獄”,要求度過兩週時間,看他們的心理會有什麼變化,結果,實驗在第六天就不得不提前結束了,因為“獄卒”的暴力行為超出預想,導致多位“犯人”精神崩潰。

有一個故事:一個製造業實業的企業家,每年盈利一兩千萬,企業核心競爭力很不錯,日子過得優哉遊哉的。一次偶然機遇他認識了一個劵商大佬,劵商大佬覺得這個企業是上市的好題材,每次見到企業家都會遊說上市的好處,企業應該做大做強,同時還帶著企業家參加各種上市老闆聚會、培訓和俱樂部活動,企業家一直在猶豫,結果被一句話徹底激發起上市的雄心了,劵商大佬跟他一起參加一個高端俱樂部活動,有一個上市公司大佬嘲諷說現在俱樂部怎麼那麼掉份,什麼人都可以進來了。企業家被激怒了,決定上市,於是融資、併購、重組,收購了七八家公司,規模一下子就上去了,最後如願成功上市,表面上收穫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企業家繼續參加著各種上市公司大佬的俱樂部活動,現在他也是這個高端圈子的一部分,他有了圈子的歸屬感,劵商大佬帶著他認識了千百億行業泰山級的大佬,並且好不容易進入了這個大佬的圈子,他有了更強大的人際網絡。但是另外一方面,為了上市,收購的幾家公司經營管理都很一般,攤子一下鋪的太大了,經營管理跟不上,全線都在虧損,原來盈利的核心工廠,因為沒有精力顧及,也開始出現虧損,可以說是鮮花的背後滿目蒼痍。一方面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另外一方面為了維持龐大企業的運營,企業家為此折騰得心力憔悴,幾年下來企業負債比實際資產還要多,企業家所有房子車子實際上都是抵押了給銀行的。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心裡狀態下,企業家只能寄希望於行業泰山的大佬能帶領他走出困境了,因為小圈子的其他幾個企業家也都提出願意跟大佬一起做大事業,大佬也說了等有好項目那就大家一起合作。一段時間後,果然大佬組織大家參與一個國外資源項目,投資一百多億,圈子四個人每個人投二十億,剩下的大佬包了。企業家拿不出二十億資金,企業賬上只有四五個億,這都是企業運營的救命錢,但是不投呢,那好不容易建立的關係就崩塌了,而且解決企業困境,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咬咬牙東拼西湊湊了三個億,投了進去。很不幸,項目啟動後,因為政策原因,項目在外國政府暫停了,企業家的公司也因資金鍊斷裂引發了企業危機。

每個人看到上面的故事,都會有自己的解讀。在沒有情境力量的影響,張嘴就來的分析評論總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設身處地思考一下,你是那個企業家,身處這樣情境發展之中,你做出的選擇真的會比這位企業家高明嗎?故事給我們啟發:是角色控制了人,還是人駕馭了角色?是情境發展控制了人,還是人推動著情境發展?有時候情境就像一個“局”,大部分人置身其中,結局都是一樣的。有時候,不是我們沒有能力去破局,而是置身其中,讓我們沒有有足夠的心智去破局,所以我們認為:

創業九死一生,要活,你必須學會這一招

如何打敗情境?

作為創業者和小企業主,打敗情境應該學會這兩招:

創業九死一生,要活,你必須學會這一招

1、 STOP停下來

“停下來”這三個字看起來很簡單,蘊含有大智慧,有四個含義的智慧

(1)“主動”的智慧,企業初期,各種問題洶湧而來,創業者只能見招拆招,疲於奔命,仍然沒有效果。這就是情境控制了你,問題推著你走,結果如何是問題決定的而不是你決定的,這是踩著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這個時候,當你喊“停下來”,意味著你已經意識到問題,並且採取主動行動,情境是個欺軟怕硬的傢伙,沒有采取主動的意識和行動,永遠對抗不了情境。

(2)“靜”的智慧,停則止,止則靜,佛說"靜能生慧,慧能生智",佛教修行法門就是“定慧雙修”、“止觀雙修”,都是強調必須定、止,才能達到慧和觀。不能靜下來,就不能深入思考,找出問題關鍵所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 快與慢》書中提出大腦有兩個系統,系統1是快系統,是不需要經過思考的、自動、直接的、下意識的反映模式,系統1二十四小時在線;系統2是慢系統,與系統1相反,系統2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消耗體力,用來解決複雜的問題,只有系統1處理不了系統2才會啟動。在創業過程中,太多繁瑣的問題,讓創業者沒有辦法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調用系統2進行思考,導致大腦長期依賴系統1來進行思考和決策,從而無法解決複雜問題。

(3)“分寸”的智慧,懂得停下來就是知止,知止方能知動,不知止,動就沒有意義了。知止知動,那就是分寸的智慧,長輩批評晚輩經常這麼說“不知分寸”,說明處理事情把握分寸的智慧的重要性。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分寸的智慧,則是要清楚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經營就是做正確的事情。老子在《道德經》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止的智慧還蘊含著自我管理的含義,慾望必須進行自我管理,才能做到知止不殆。創業者也需要自我管理才能對抗情境,首先是管理情緒,其次是管理慾望,管理行動。

(4)“節奏”的智慧,美國NBA籃球比賽非常激烈,教練經常在己方落後的關鍵時刻運用“暫停”策略,不僅僅是為了更換球員,讓球員片刻休息,更重要是瓦解場上對方有利節奏的勢能,重新調整比賽節奏,建立有利於己方的節奏勢能。情境推著你走,這是情境的節奏,你引導情境發展,這是你的節奏。管理學專家陳春花教授這樣總結經營的本質就是“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比如海爾的經營節奏,80年代海爾是質量策略;90年代是品牌策略,跨入21世紀時是國際化策略,現在則是組織變革人單合一的策略。創業者節奏的智慧就是要知道紛繁複雜的工作中理清楚輕重緩急,有目標有重心開展工作,這是創業者自己的節奏,不會被情境所影響。

創業九死一生,要活,你必須學會這一招

2、 FOCUS聚焦

(1) 聚焦才有目標,聚焦才有力量。初創企業創業者,創業很長一段時間裡,創業者經營管理企業的策略都應該圍繞著 “聚焦”這兩個字,從資源角度,把資源聚焦到最能讓企業活下去的工作上;從創業者精力角度,創業者必須把自己大部分精力放在最能讓企業活下去的工作上。

(2)聚焦兩件事,一是做哪些事情,最能讓企業活下去並且越來越好,二是不做哪些事情,企業馬上就會完蛋了,創業者必須把自己大部分資源和精力放在兩類事情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