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了解什麼是 麻風病!

一起來了解什麼是 麻風病!

撕去昨天的日曆牌,才發現原來昨天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它於1953由法國律師佛勒豪(Raoul Follerean)發起並經由世界衛生組織確立,時間為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2019年1月27日是第66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2屆“中國麻風節”,這次宣傳活動的主題是“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就是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公眾正確認識麻風病及其危害,掌握基本防治知識,樹立“早診早治預防畸殘”的防治意識, 讓全社會共同關注麻風病人群、關愛麻風病受累者,消除歧視,幫助康復。雖然臨床上已經很少見到麻風病病人,而且國內尤其是山東省建立了完整可靠的麻風病症狀監測與轉診體系,也為徹底消除麻風提供了有利途徑。不過對於大家來說,甚至很多醫生,它依然是陌生的,今天節選了網絡科普內容,一起來了解它。

一起來了解什麼是 麻風病!

1、什麼是麻風病?

麻風病在我國流行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古老的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包括皮膚和周圍神經等部位。這個病最大的特點就是,得到早期治療的病人可以沒有任何畸殘,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和參加社交活動。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可以導致嚴重的畸殘,倍受社會歧視。

大家之所以對麻風病感到比較恐懼,主要就是因為它可以引起畸殘。因此早期發現和治療麻風病人,就可能減少畸殘的發生。

一起來了解什麼是 麻風病!

麻風島

2、麻風病是如何傳播的?

還沒有接受過治療的麻風病人是目前麻風病唯一的已經被確定的的傳染源。至於這個病如何傳播,其具體傳播途徑仍未完全明瞭。目前認為它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1)呼吸道傳播,病人通過上呼吸道可排出大量麻風菌,通過飛沫傳播。(2)與麻風患者直接接觸。一般來說,接觸越密切,被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那麼感染麻風菌就一定會得病嗎?這就是我要向大家介紹的的第三個問題。

3、感染麻風桿菌後一定會發病嗎?

感染麻風菌是否發病取決於機體對麻風菌的免疫力。絕大多數(99%以上)人群對麻風桿菌具有自然免疫力,機體能將有效的殺滅體內的麻風菌而不發病。只有極少數對麻風桿菌沒有免疫力的人在感染後,麻風菌在體內逐漸繁殖,從而出現症狀,成為病人。

一起來了解什麼是 麻風病!

麻風島,希臘

4、麻風病的表現有哪些?

由於麻風菌的繁殖速度很慢,從感染麻風菌到麻風病發病大約需要2-5年的時間,出現症狀後病情的進展也很緩慢,而且沒有明顯的癢、痛等主觀症狀,因此這些早期症狀往往引不起患者的注意,患者即使注意到了自己的早期症狀,由於缺乏癢、痛等症狀,也可能得不到患者的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去就診。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麻風病主要表現包括各種各樣的的皮膚和神經症狀。其皮膚表現跟許多皮膚病類似,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皮膚損害主要有與皮膚平齊或略高起的斑疹、也可出現大小不等的疙瘩等。皮疹的顏色可以比皮膚顏色淺,也可能是紅色、暗紅色或棕褐色。皮損大小不一,有的很小,有的可以佔據整個肢體或軀幹。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面部、上下肢和耳垂等部位的皮膚變厚,呈現潮紅顏色,表面光亮,部分病人面部整天發紅,就像剛喝了酒的醉酒面容。晚期面部的皮膚更加肥厚,還可出現許多皮膚色,或更深顏色的疙瘩,形成“獅面”樣的外觀。皮膚損害往往不痛、不癢;有的皮損因不出汗出現皮膚乾燥、粗糙。

除了皮膚損害外,病人可以同時伴有一些神經的損害,患者可以出現整個上、下肢的疼痛。神經受損的具體表現可以出現肢體或皮損的麻木感,疼痛覺、輕觸覺以及溫度覺遲鈍或喪失,因此出現感覺不到針刺疼痛,或容易發生沒有疼痛燙傷的情況。有的患者還出現手、足的運動乏力,逐漸演變為爪形手、腕下垂、拖拉腳, 到晚期可出現指/趾變短、手掌足底發生無痛性潰瘍等畸殘。面部可以出現嘴唇及耳垂肥厚、口眼歪斜、眼瞼不能完全閉合、鼻樑塌陷等現象。少數病人也可能表現為只有神經損害,而沒有皮膚症狀。

麻風病對人類的主要危害來自神經的損傷引起的畸殘。畸殘的發生不但使患者因生產勞動能力下降,減少或喪失了收入來源,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加重了患者所受社會歧視的程度。

一起來了解什麼是 麻風病!

麻風島

5、麻風病(人)真的那麼可怕嗎?

畸殘的形成及害怕被傳染是人們恐怖和歧視麻風病人的主要原因。其實,麻風病(人)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也遠沒有艾滋病和結核病等疾病對人類的危害大。這主要是因為:(1)麻風菌在外界的存活能力較弱,因而其感染人體的能力相對較低;(2)絕大多數人對麻風菌具有抵抗力,即使被感染也不一定發病;(3)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聯合化療方案用藥1天后即可殺滅體內99.99%以上的麻風菌,從而使患者失去傳染能力。因此,即使社區內有麻風病人,只要他接受了治療,並不會對周圍人群的健康構成威脅。他們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出入公共場所、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儘早發現和治療對麻風病的防治非常重要。我國免費提供麻風病治療藥物,對患者實行社區內保密治療。

7、懷疑自己或他人患有麻風病怎麼辦?

協助相關部門搞好疾病控制工作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縣(市)的皮防站(所)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轄區內的麻風病防治工作。大家一旦發現他人可能患有麻風病,應該儘早主動向上述部門進行報告。若懷疑自己患有麻風病,應當儘早到上述單位就診,早診斷早治療。

為便於廣大群眾掌握和報告麻風病,現將麻風病特徵概括為十大線索口訣作為參考:

(1)生瘡生癬,不痛不癢; (2)紅斑白斑,麻木閉汗;

(3)虎口無肉,手指彎曲; (4)吊腳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脫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癢;

(7)四肢筋痛(神經)、疼痛難忍;(8)足底潰爛,久治不愈;

(9)面部結節,耳垂肥大。 (10)長期接觸,勿忘檢查。

8、被確診為麻風病後該怎麼辦?

被在確診為麻風病後,患者諱疾忌醫導致畸殘發生或加重的例子屢見不鮮。患者首先應當接受現實,學習和掌握麻風病防治相關知識,正確認識麻風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積極向上,自尊、自愛、自強的生活態度,順從醫囑,完成治療、隨訪和畸殘防治。

9、應該怎樣對待社區內的麻風病人?

社區居民應該認識到正在接受治療的麻風病人不會給周圍的社區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支持患者的保密治療工作。大家應同情和關心麻風病患者,為其順利完成藥物治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相應便利,參與營造全民幫助弱勢群體的良好社區氛圍。

一起來了解什麼是 麻風病!

10、如何預防麻風病?

(1)對麻風病目前尚無一級預防的方法,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是早發現,早治療。

(2)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中普及麻防知識,減輕社會歧視,提高大眾對麻風病的警覺性,有利於早期發現可疑患者,促進患者及早就醫。

(3)對現症/愈後病人家屬及其密切接觸者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時發現潛在病人。

本文來自 :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http://www.idv.com.cn/jbkz/mfbkz/mfbkpzs/2010/12/13/1338092699.html

有皮膚問題,戳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