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今天晚上下班後我就回家陪兒子,阿姨就在廚房做飯,先在我的房間裡玩,後來我把兒子最喜歡的狗狗布偶的嘴洗了一下,因為兒子經常咬它的嘴巴,都變黃了,洗完以後我就帶著寶寶去小房間拿風筒吹狗狗。


剛開始兒子看著我吹,後來就自己去玩奶瓶消毒盒裡的奶瓶,我就不讓他玩了,他就跑去玩衣櫃,把櫃門打開,還搬來小凳子踩上去,我坐在床邊看著他玩,然後就去收拾了一下奶瓶,沒想到意外發生了!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兒子踩到了凳子的一角,凳子馬上斜倒一邊,他也摔倒了,我馬上過去拉也拉不上,要是摔在地上還好,偏偏他的頭磕到了衣櫃下面的木條上,尖尖的邊角上,我把他抱起來一看,額頭深深的一道痕,我還以為只是壓痕,沒想到過來幾秒血就湧出來了!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這時候阿姨也聽到了動靜趕緊跑進來,她馬上抱過大哭的寶寶,對我說“趕緊拿棉枝壓住它。”我才慌亂地拿出2、3根棉枝壓傷口,可是根本止不住血,我想起有個紅十字會的急救包趕緊跑去客廳拿出來用,慌亂中找到了紗塊和繃帶,給兒子加壓包紮才終於止住了血,兒子也不哭了。


阿姨趕緊收拾一下拿了熱水和奶瓶,我拿了病歷卡就趕緊趕開車去醫院的急診科,平時7分鐘的路程,也讓我感到很漫長!


到了急診一看,2個醫生被很多病人圍著,趕緊跑去問護士,護士讓我們到換藥室等著,她去叫醫生過來看看。醫生來了把繃帶解開,一看傷口有1.5釐米長,說要縫一針,讓我去買病歷本過去找他。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買了病歷本後去診室找醫生,醫生看完前一個病人,就給我開了縫針和促進細胞生長的藥,說可以減少疤痕,讓我去交錢,然後把單交給護士消毒,他再過去縫針。我拿了單去交錢,醫生繼續看後面的病人,晚上的急診病人還真不少。


我跑著去收費處交了錢,就跑回急診科去找護士,才發現忘記拿藥了,又跑去藥房拿藥,幸好我兒子很乖,阿姨抱著在走廊裡等著,沒哭。拿了藥趕緊又去找護士,護士讓我們把兒子放到診床上,要給他消毒,這時候兒子又開始哭了,阿姨只好按住寶寶的頭,不讓他亂動,護士先用不知道是雙氧水還是酒精棉球給兒子消毒,在用碘伏棉球消毒。平時自己有傷口用消毒水消毒都痛得要命,真恨不得那是傷在自己身上!


這時候又有一個病人來找醫生縫針的,護士讓他在外面等一會,給我的寶寶縫了再到他,醫生來了以後就打開縫合包,護士開了一支麻醉藥,利多卡因做皮下麻醉,醫生選了最小的針和線,在兒子臉上蓋了無菌巾,準備做皮下麻醉後就縫針。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這時候兒子就哭得更厲害了,掙扎著要起來,我和阿姨還有護士3人按住寶寶,醫生打麻藥時血又湧了出來,還留到了兒子眼睛上,我趕緊拿紙巾擦掉,縫針時看得我淚水忍不住流出來了,要是我再快一點拉住他就不會這樣了,要是我沒給他玩衣櫃就不會這樣了……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縫了一針後打結,醫生用紗塊擦去血液,塗上藥物再按壓一會,再用紗布包紮,最後怕兒子會用手抓,再加上一個頭套。


兒子很乖,縫完針後哄哄就不哭了,醫生叮囑我們要注意觀察有沒有腦震盪的情況出現,傷口不能碰水,一個星期後可以拆線,明天還要過來換藥和打破傷風針。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想到兒子明天還要打針和換藥,還要拆線,又要受多少痛苦!我真的很難過,很內疚,我反省在兒子養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危險,雖然不可能百分百避免,但還是要防範於未然,儘量減少對寶寶的傷害。


一.做好防摔防撞的措施。

家裡的傢俱做好全部選擇圓角、圓形的設計,如果是直角、三角、直條形的,及時增加保護軟墊。要是我提前在跪邊貼上保護條,或者加上兒童鎖,兒子就打不開了,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撞傷。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我家的床是直接放在木地板上的,兒子摔過幾次下床,但是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為床高矮,他摔倒後可以自己爬起來繼續玩。


二.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並且不要離得太遠,最好在伸手能夠到的距離,以防孩子發生意外時及時能抱住他。


三、家長要提前學習瞭解孩子發生意外受傷時的處理方法。


發生意外後懂得先做簡單處理,再根據嚴重程度決定要不要去醫院就診,不能決定的可以問問身邊的朋友,最好是醫生朋友,不放心的話就直接去醫院就診。家裡要備好急救包,消毒液、棉枝、紗塊、繃帶、止血貼等要備好。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平時掌握得再好,一到自己孩子身上就會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辦?幸好有阿姨在幫忙,如果是一個媽媽自己帶孩子的話,發生意外可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因為我一時疏忽,兒子撞破了頭


學會走路以後的孩子都是非常好動的,一整天跑來跑去,爬上爬下,磕磕碰碰、摔倒是常事,我的兒子也是經常摔倒磕碰在地上,最多隻是哭一會,哄哄就好了。這次的撞頭縫針事件,也給我敲響了警鐘,陪伴孩子時請專心,不要一心多用,只有家長的細心陪伴和專心看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