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难管?懂得"鱼缸法则",放养也能教出好孩子

说你怎么你就听不进心理去?!你以为我想管你?!"

没过一会,就听到房门被打开的声音,还有父母气急败坏的责问声:"哎!你干嘛去?!你敢跑一个试试!你给我回来!"

而回应她的却是:"你别管我了!你让我一个人静一静我求你了!"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难管?懂得

争吵声逐渐减少,我站在阳台看了一眼,只见先是一个孩子跑了出去,后面孩子的母亲又跑出来看着孩子离去的方向,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一样停留在原理,脊背都霎时间瘫下来,踌躇之下还是选择了原路返还。

从平时偶尔接触和听闻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母亲是为了陪读专门在这里租的房子,全职的陪读,不光每天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可以说是完全围着孩子转。

可最近这段时间,听有认识的人说这母女俩的关系有点糟糕,女儿也是年龄慢慢大了,不想让家长管着,可妈妈又是一个爱操心的性格,矛盾分歧在不断的加大中。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也都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时候也是忍不住想要操心孩子的事情,担心孩子会遇到危险、或者是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想法,所以对孩子的生活进行了干涉。

可不知怎么了,孩子慢慢开始变得越管越叛逆,这让家长们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总是担忧孩子是不是学坏了,怎么变成了这样叛逆难以管教的模样,也就导致矛盾越来越大,家庭氛围十分紧张。

这个情况也就引起了同一个话题争论——放养和圈养。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难管?懂得

相比较于放养,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青睐于圈养, 总是担心放养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野"惯了、变得无法无天更难以管教。

但其实,家长们如果了解到神奇的 "鱼缸法则",即便选择放养,也能教出好孩子。

一:什么是"鱼缸法则"

关于鱼缸法则这一原理的产生,据说是曾在一个公司的总裁室里有一面鱼缸,里面养了很多热带鱼,有一天,总裁的儿子来办公室,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导致鱼缸里的鱼全部都掉落在地上,公司员工看到了把小孩安抚好,然后先暂时把鱼都放在一个大水池子里。

因为鱼缸是定制了,所以等过了一段时间才重新配置好,可是当工作人员准备去水池里把鱼捞出来放回鱼缸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原本在水缸里怎么也养不大的鱼,在水池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居然暴长为原来的数倍大小。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难管?懂得

关于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分析,但最后的结论只是最简单的:鱼本身就可以长很大,不过鱼缸的空间太小,限制了鱼的成长,而水池的空间更大,才给予了鱼生长的空间。

这就是著名的"鱼缸法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的威力有多大,同样通过这一原理,站再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也应该明白——给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长环境,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当我们事无巨细的在为孩子操心时,其实就是把孩子放在了鱼缸里,尽量地满足他们需求,我们沾沾自喜的以为保护了孩子,其实是导致他们失去了探索这个世界的能力,束缚住了孩子的更多可能性发展。

二:孩子的教育需要适当的"放手"

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我们的后代造就得更厉害、更有力量。这种人,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独立和自由"的人。"

有很多大人错误的理解,以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事无巨细的安排,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减少错误的产生,自己手把手的进行"操控",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难管?懂得

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他们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确实,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但不意味着要完全把孩子囚禁在我们的视线之下,这种教育方法所导致的后果只有: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变得没有主见,遇到难题就想着退缩,遭遇失败就一蹶不振,即便年龄增长,也是一个需要父母照料的"巨婴"

正如教育学家林格伦说:"孩子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况且孩子也会慢慢的具有自我意识,也想得到尊重,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去进行行动。

孩子的教育是需要"放手"的,但是放养也并不意味着放纵,在了解"鱼缸法则"的情况下,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也要尽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这才是"放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的生长"。

放手但不放纵,这样管娃,父母省心,孩子自律

三:这样做,放养也能教出好孩子

有的家长担心放养会让孩子放飞自我,这样就更加难以管教,其实是没有掌握对放养的精髓。

懂得"鱼缸法则",在给予孩子自由空间的同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温馨的教育氛围

《园丁与木匠》中说: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难管?懂得

首先我们要营造一个温馨的教育氛围,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多给予孩子回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去进行探索学习,也会懂得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不触及错误底线。

2.当一个称职的领路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数学家哈里·科勒说:教育学生就好比是放牛,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那样,凭着自己的性子强硬地拽着牛走;而是要向那些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只在拐弯的地方才抖动一下缰绳。"

好的教育方法当然还是可以借鉴的,不过还是要以人为本,家长平时多留心孩子,在必要的时候指引方向和给予建议,但注意不要过多的干涉,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施加给孩子。

3.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想法是想要去追求的,所以家长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而是要试着将选择权教给孩子,而且不仅是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选择,也可以让孩子参加家庭事务的商议中,这会增加孩子归属感,变得更有责任心和担当,更加有自信和勇气。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难管?懂得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要多和孩子互动沟通,这样可以增加相互了解,减少矛盾和分歧,让亲子关系更加的稳定温馨。

放养只是为了让孩子迸发出更多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所在,给予他们自由空间,或许还能出现更多可能。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