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程图,轻松掌握血透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疗

一个流程图,轻松掌握血透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疗

过去15年,医学工作者为推动动静脉瘘在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美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VC)进行透析。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CVC血液透析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就透析CRBSI的诊断和管理整理了一张图表,供大家参考学习。

随着CVC使用时间的延长,CRBSI风险增加。研究显示,使用CVC血液透析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CRBSI发生率分别为35%、54%和79%。CRBSI风险与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糖尿病、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或CVC优势侧无关。使用CVC的老年CRBSI风险较小。与HIV阴性患者相比,HIV阳性患者CRBSI风险并无增加,但更易出现多重感染。

CRBSI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寒战。怀疑CRBSI的患者,60%-75%可经血培养确诊。大多数(40%-80%)CRBSI由革兰氏阳性菌所致,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CRBSI占20%-30%。葡萄球菌CRBSI一般对甲氧西林具有耐药性。怀疑CRBSI者获得血培养后,应经验性给予覆盖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透析患者通常难以进行外周血培养,可从透析通路或导管腔内抽取血液进行培养。

CRBSI临床表现和结局严重程度与微生物类型相关。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患者53%需住院治疗,肠球菌引起的CRBSI患者30%需住院治疗,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患者23%需住院治疗,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CRBSI患者仅17%需住院治疗。感染性休克和转移性感染较为罕见,最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CRBSI患者。一项纳入1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CRBSI患者的研究显示,10%的患者出现转移性感染,包括心内膜炎、骨髓炎或脓毒性关节炎。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并发症几乎都发生于使用抗生素48小时后仍高热不退的患者。

非复杂性CRBSI患者,一般全身性抗生素治疗2-3周(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4周)即可治愈感染。而出现败血症、持续阳性血培养或转移性感染(如心内膜炎、脓毒性关节炎、硬膜外脓肿或骨髓炎)的复杂性CRBSI患者抗生素治疗疗程则较非复杂性CRBSI患者长(6-8周)。治疗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优于万古霉素,应优先给予,尤其是转移性感染患者。专家建议,血流动力学不稳、念珠菌血症、耐药菌或转移性感染(5%-10%)的患者应拔除导管。出口部位感染者,可建立新隧道更换导管(见下图)。

一个流程图,轻松掌握血透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疗
一个流程图,轻松掌握血透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疗

图1 透析CRBSI诊断和治疗流程;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符合非复杂性CRBSI的MRSA感染给予全身性抗生素和抗生素封管可治疗,无需拔除导管或更换导管;HD:血液透析

CRBSI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导管使用6个月CRBSI风险可超过50%。疑似CRBSI的患者获得血培养后,初始治疗应使用广谱抗生素。

医脉通编译自:Management of the Hemodialysis Patient with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JASN. April 2019, 14 (4) 611-6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