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汽车公司各持50%股份,为什么说中方才拿了5%的利润?

自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开始,在“市场换技术”的大环境下,国内的合资车企是一家接一家的开,规模一家比一家大,技术有没有学到就不知道了,反正外资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1994年开始实施50%的合资股政策,但合资车企的中方真的赚了一半的利润吗?

合资汽车公司各持50%股份,为什么说中方才拿了5%的利润?

合资车企中方和外方的股份比例为51%和49%,按理说利润也应按股比分配。实际上,由于外方掌握核心技术,但这个核心技术不是无偿使用的,是要花高价支付给外方的。合资企业的利润大头都被外方抽走。此外在零部件、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外,外方实际都牢牢把关,中方利润空间很小。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李刚表示,“2011年社科院竞争力调查报告当中提出,合资车企的利润外方占95%,中方只有5%。洋品牌通过合资贴中国标签,让我们变相支付生产许可费或者被分走部分利润。”

当下,虽然许多合资品牌都在高歌“国产化”,但中方没有核心技术,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箱管理系统被外方牢牢掌控,国产后只要用到其品牌商标就还是外国人占便宜。合资企业生产出来的车,假设成本质量跟比亚迪的一样,挂比亚迪的车标价格是10万,但是挂丰田本田的车标,价格就成了20万30万,多出来的10万20万,是企业支付给外方的品牌费。

合资汽车公司各持50%股份,为什么说中方才拿了5%的利润?

于是,不少外资直接带着他们的零部件企业进中国,就可以绕开中国本土化率的要求。另外,由于中国的零部件技术程度低,在这场比赛中处于弱势,也就是说,零部件这方面的利润,多数被外方拿走了。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也不希望买到的车质量不好吧?因为零部件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部分决定了整车质量。

韩国现代在此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其零部件配套企业叫摩比斯,几乎所有的供应链全被摩比斯包揽了。其它的汽车跨国公司也大同小异,比如爱信就是丰田自己的公司等等。

合资汽车公司各持50%股份,为什么说中方才拿了5%的利润?

打个比方,100元钱外方先拿走了90元,剩下10元再按股比分配,表面看双方各得5元,是公平的,但外方实际得到的是95元。希望合资车企的中方和我们的自主车企,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要受制于人,不要为他人作嫁衣。看到这样各位小伙伴们是不是惊呆了!钱都给外资了,看来国企当自强啊,欢迎大家围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