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存量的爭奪只會讓油價易跌難漲

分析結論:

總體來看,此次減產協議已達成,但是從結果看,是一個遞減減產協議,且結果小於市

場預期。此遞減減產協議依舊無法解決原油市場存在的供需矛盾,此前1月初的IEA原油報

告中對於2020年全球需求的增速是負的80萬桶/日水平,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130萬桶/日的

需求增速。需要注意的是,這份數據是在全球疫情暴發前。換言之,該數據會因疫情全球大

流行而變得更加悲觀。疫情持續多久尚難確定,在增量減少的情況下,對存量市場份額的爭

奪只會是更加激烈。預計,年內原油價格維持低位態勢甚至進一步下跌都是大概率。(ALEQ)

分析過程:

歷時一個月的石油價格戰宣告結束。沙特主持召開的歐佩克+緊急視頻會議於北京時間

4月13日凌晨結束。與會各國最終達成減產協議,首階段將於今年五六月份每日減產原油970

萬桶,這也是歐佩克+機制成立以來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值得關注的是,墨西哥仍未

對每日10萬桶的減產規模做出“妥協”,而是其它產油國做出了讓步,這也凸顯出產油國之

間的分歧,因此未來該協議的執行力也有待觀察。

此前沙特與俄羅斯等國在4月9日舉行的歐佩克+機制緊急會議上達成初步減產意向,計

劃於五六兩月每日減產原油1000萬桶,但墨西哥不滿意自身的每日40萬桶的減產份額,表

示僅願意每日減產10萬桶,導致協議未能生效。另外,墨西哥此前計劃公佈135億美元的投

資計劃,這將使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年底前的產量提升至200萬桶/日。按照歐佩克+

的減產要求,墨西哥的原油產量應保持在135萬桶/日。因此,在4月9日談判時墨西哥最後決

定退出會議。

歐佩克+確認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減產額度為970萬桶/日;

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減產770萬桶/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減產580萬桶/日。減產

協議將在2022年4月30日到期,但將在2021年12月評估該減產協議的延長問題。歐佩克秘

書長巴爾金都形容本次原油減產幅度是歷史性的。

歐佩克+機制成立於2016年,由沙特主導的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共23個國

家組成,但全球產油第一大國美國並未參加這一機制。在4月9日舉行的歐佩克+機制緊急會

議之後,4月10日至11日舉行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上,多方也未能就減產達成協議。當地時

間4月11日凌晨,G20輪值主席國沙特能源部正式發佈G20能源部長會議公報,其中也未明

確提出減產。該公報顯示,G20能源部長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加劇能源供需

不平衡和能源市場的不穩定性,並直接對石油和天然氣等行業造成負面影響。與會各國同意

繼續開展密切合作,確定將在9月再次舉行能源部長會議,並隨時準備在必要時召開緊急會

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沒有嚴格執行此類減產協議的國際監督機制,G20的減產數字也不

代表真正的自願削減。

此次協議達成的背景,是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近二十年來的最低點,接近每桶

20美元,而今年早些時候,其交易價格超過每桶70美元。不過,儘管這一減產前所未有,

但並不足以提振油價。因為,削減供應量幾乎無法抵消新冠病毒對石油需求的影響。

減產協議達成的消息傳出之後,石油期貨幾乎沒有變化。美油期貨跳空大漲後意外轉跌。

4月13日6時,紐約原油開盤後大漲超8%,隨後回吐漲幅轉跌,大幅震盪,凸顯出市場的不

確定性。摩根士丹利4月12日將其第二季度油價預期上調至布倫特每桶25美元,WTI每桶

22.50美元。不過,該投行表示,下調970萬桶/日的措施不會阻止未來幾個月庫存的急劇增

加,這依舊使油價承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