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成人”的理解

孩子上學開始,家長和老師似乎對孩子的評價,開始了以分數論成敗了,還在過去的觀念裡:上好大學,將來就有好工作。那我想讓家長朋友們思考這些案例:北大畢業陳生“殺豬”8年,身家超100億。難道他在北大學的是“殺豬”專業嗎?碩士畢業生夏鑫擦皮鞋一舉成名,難道大學本科和碩士學的是擦皮鞋專業嗎?復旦大學的研究生林森皓投毒案,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藥家鑫等事件,北大的吳謝宇弒母,都值得我們家長深思,分數能代表一個人的一生嗎?因此,孩子輸了分數,並不代表輸了未來。

對孩子“成人”的理解

記得高中畢業時,高考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但時間會告訴我們,其實當年學習成績好的,在社會上並不是肯定比那些沒有考上大學的差。A同學,高中畢業,回村裡當了村書記,能為大家著想,智慧的處理村裡的各種複雜的事情,在某一年,剛好政策上改變,需要一批基層幹部進入鄉里,經過了考試,順利的進入鄉里,成為了正式公務員,現在是鄉里的書記。B同學,大學畢業,在一線當老師,不甘心就這樣平庸,多次參加公務員考試,都未能如願,最後還是憑關係進入了公務員的行列。C同學,高中畢業,回到村裡當過老師,當過村書記,但這都不是他的長項,最後走入商界,做的很好。D同學,大學畢業,在一線工作,結婚生子,被社會的潮流推動著前行,在單位上與同事和領導關係緊張,自己也過著不快樂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我想在大家身邊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內心經常會想,一定要讓孩子成才,那麼什麼是成才呢?考上名牌大學、當大官、富翁才叫成才嗎?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定義成才,那我們做父母的成才了嗎?全世界幾十億人,又有多少人成才了呢?因此,我們不能過高的期望孩子,孩子不是我們人生延續,他是獨立的人,教育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什麼是成人?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過普通人的日子,過平常的生活,一心向陽。

對孩子“成人”的理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作為家長要建立正確的人才觀,人才基本的四個內涵德商:一個人的道德和品格修養,“道之以德,德者得也”,有道德的人,能得到事業的發展、人生的樂趣和生命的精神。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智商: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是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開發和訓練。情商:認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一個人靠智商得以錄用,要靠情商得以發展。在成才的道路上,情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意商:一個人認識逆境、戰勝逆境的能力,是忍受艱苦、抵禦引誘有人格意志。“苦難是人生最好的教育”

對孩子“成人”的理解

人才的外延: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是多層次的,對一個團體來說,需要高層次管理人才與科技人才,也需要有一定技能的人才。因此人才要與工作崗位結合在一起,人適其位,人事相宜,只要滿足了工作崗位的需求和社會的需求,就是人才。比如,讓數學家陳景潤去種植種田,恐怕還不如一個普通的勞動者,讓袁隆平去發射導彈,也一定不稱職。因此,垃圾是因為放錯了地方。

目前,在應試教育的體系下,孩子們在應付著學校的各種各樣的習題和考試,不能把所學的和識應用於實踐,培養出高分低能、只會死記硬背不會活學活用的考試機器,也就不會培養出真正的人才來。

對孩子“成人”的理解

別林斯基是這樣闡述:人才是進行工作,而天才是進行創造。天才的最基本的特徵是獨創性,其次是它具有的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度,最後是這思想與理想對當代歷史的影響。天才永遠以其創造開拓新的、未之前聞,或無人逆料的現實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