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受疫情影響,今年應屆生的就業問題成為各方的關注焦點。

根據教育部的預估,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將達874萬,同比增加40萬。

近期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佈《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報告顯示,近四成2020屆應屆畢業生傾向於考公務員。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考公務員”成了2020屆應屆畢業生熱門的選擇之一,其佔比為38.73%,約338萬人。今年應屆生就業雖然難,但是還有政策傾斜,而往屆生就像撿來的,爹不疼娘不愛。那麼往屆生的出路在哪?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公務員、事業單位

今年上半年是往屆生考公的最佳時期。

第一,根據目前多省發佈的消息,今年省考和事業單位大概率會擴招,雖然崗位多了考公的人數也多了,但其實真正抱著破釜沉舟勢要上岸的決心的人很少,再加上棄考的人數,上岸比你買彩票中大獎的幾率高太多了。

第二,一般2020年上半年的省考和事業單位招聘人數及職位,在2019年底就差不多徵集完了。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招聘公告已經發布了。

雖然結合中央文件,2020年上半年的招聘崗位會做出一定的調整,一是增加崗位,二是側重應屆生。但各單位崗位需求已經上報並經過審批,上半年的招聘大概率會在原有崗位基礎上增設“面向應屆生崗位”。

所以2020年上半年可能是最適合往屆生報考的時機。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軍隊文職

軍隊文職人員是部隊改革之後的產物,軍隊文職屬於軍隊編制,也是很穩定的,文職人員的福利待遇也很高。

重點是高校畢業生和社會在職人員均可報考。

2019年軍隊文職高校畢業生可報崗位是12353個,社會人員是12791個。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考研

考研不是應屆生的專利,往屆生一樣可以繼續深造。

如果暫時沒有較大的經濟負擔,各方面允許的話,可以結合經濟發展趨勢,選擇更加有競爭優勢的專業繼續潛心學習。

等你擁有更高的學歷,站在更廣闊的平臺,你就不再囿於一方狹窄的天地。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基層崗位

近日,武漢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武漢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明確各區每年分別拿出20%左右的街道(鄉鎮)公務員職位、基層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招錄和招聘計劃,定向考錄、招聘社區工作者。

中共山東省委發佈了關於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的實施意見,在意見中部分條例提到了公務員招錄相關事項:縣(市、區)在招錄公務員時,一般安排10%的鄉鎮崗位,招錄在鄉鎮(街道)工作5年以上的優秀人員。

隨著定向招聘的不斷開展以及國家層面的支持,基層崗位轉編可能成為新的趨勢。

大家平時也可以多關注一些基層崗位的招聘公告,這些崗位也是應屆生不太感興趣的崗位,因為他們普遍心氣高,一心奔著公務員去。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說到往屆生考公務員,就必須聊一聊檔案的事了,畢竟檔案對公務員考試也是有非常關鍵的影響的,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好檔案呢?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一、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小夥伴

按照國家規定: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兩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係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身份報考。

所以你把檔案按以上方式存放,而且是擇業期內,你仍然可以以應屆生的身份報考公務員。

一、畢業後正常就業的小夥伴

如果畢業兩年內你正常就業,沒有申請暫緩就業,那你就只能以往屆生的身份報考了,雖然崗位選擇性沒有應屆生的多,但至少我們往屆生只要努力也是有機會上岸的。往屆生的你如果要報考公務員,那你只需要安頓保管好你的檔案(注意:叫你保管好不是放自己手裡哦,是放在人才中心這種有人事檔案保管資格的權威機構),到時候政審的時候能夠正常調你的檔案就可以了。

不管你是兩年擇業期內以應屆生身份報考還是往屆生身份考試,都要切記檔案不要丟失,因為考公務員是需要用到個人檔案的,需要審核每個人的過往,如果你的檔案一旦丟失,沒有及時補辦好,很可能會導致你錯失錄取的機會的。

338萬應屆畢業生計劃考公務員!往屆生該何去何從?

其實無論是以應屆生的身份考試還是往屆生考試都要慎重的選擇,遵從自己的想法。

如果想在畢業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在上學期間做好準備,專心準備考試,以最好狀態迎戰公務員考試,爭取一次性考上,沒有後顧之憂;如果想在外拼搏幾年,不辜負青春和理想,就先在外工作幾年,有了閱歷和社會經驗再準備考試也為時不晚。

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如果心中有從政夢想的同學,最好是早早的就開始準備!

千萬不要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備考,如果是那樣的話,建議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