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孩子誰照顧?姥姥VS奶奶,誰更應該照看孩子?

說起養孩子,或許當代女性和從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多數都沒有在家做全職主婦。如今生一個孩子,由於夫妻雙方都有工作,一般情況下,多是兩代人一起養育。大部分帶孩子的事都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承擔了。對於許多現代化的家庭來說,這也是種無可奈何。

你家的孩子誰照顧?姥姥VS奶奶,誰更應該照看孩子?

  關於是給姥姥看孩子還是給奶奶看孩子,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同類問題。先來看看一位粉絲投稿:

  我媽沒事喜歡推著朵朵在小區樓下曬太陽,一次一位年輕的媽媽推著孩子正好經過身邊,和我媽媽打招呼時順口問了句:您是姥姥還是奶奶?我媽回答說是姥姥。年輕媽媽聽完一臉羨慕的看著孩子說:有姥姥照顧真是幸福啊!我也想我孩子的姥姥來照看他,正好這時她身邊來了一位老人,拿了水杯過來。原來是她孩子的奶奶,見奶奶來了,這位年輕媽媽就沒再多說,笑了笑,婆媳倆推著孩子去了其他地方……

  朵朵從出生起,出了月子後的8個月都是我自己帶的,帶的挺順利的。但是自己因為不想當全職主婦,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允許這麼做,所以朵朵在8個月大的時候,我就重新回到了職場中。

  工作後自然是沒有時間看孩子的,所以誰來看孩子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好。和老公慎重考慮後,我們決定先讓我媽來照顧。當時和老公分析對比的理由是:

  1.對於孩子的喜愛程度

  我媽很喜歡小孩,隔壁鄰居的孩子,抱著都是愛不釋手的那種,孩子也都很喜歡跟我媽一起。

  婆婆應該也喜歡孩子,但是我們不知道她和小朋友接觸時的樣子是怎麼樣的。

  2.有沒有帶孩子的經驗

  我媽之前照顧我的小外甥一直到上幼稚園,在孩子的各類需求上會比較有經驗。

  婆婆因為很多年都沒有帶過孩子,更沒有隔代帶過孩子,老兩口也一直在家。

  3.相處模式的難易程度

  女兒和自己的媽媽相處肯家要比和婆婆相處容易得多。或許這點也是因為我自己的私心,因為自己還處於新工作新環境中,正在適應階段,工作上的壓力可能會帶回家,媽媽會比婆婆更懂得體諒我。

  4.孩子所處的階段

  我媽是會說普通話的,而朵朵這個階段正是學說話的時候,這一點很重要。

基於以上4點,和老公最終決定讓姥姥來帶。姥姥來照顧後,朵朵也和我們預期的一樣,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應,在我媽的照顧下健康成長,我也順利熬過了新工作的適應期。

你家的孩子誰照顧?姥姥VS奶奶,誰更應該照看孩子?

 但是三個月後,因為在外地的姐姐那段時間一直頭暈不舒服,需要我媽過去幫忙照看小外甥。這就意味著我的難題來了,必須讓婆婆來幫忙,我開始變得焦慮。

  朵朵出生後,僅僅在坐月子的十幾天時間和奶奶接觸過,其他時間都沒怎麼和奶奶親密接觸。但孩子那個時候很小,是沒有記憶的。現在我媽剛帶順手就換人帶,我擔心孩子適應不了。也擔心奶奶不能清楚朵朵的生活飲食習慣,比如什麼時候吃飯、睡覺等,害怕朵朵因此上火生病。

  另外,還有婆媳關係的處理,這本來就是很微妙的關係,如果哪句沒說好或者自己沒留意,可能就出現各種矛盾,搞成一地雞毛。雖然一堆的擔心,也很不捨得我媽走,但因為我姐那邊更需要她,所以還是讓媽媽去姐姐那邊幫忙。但為了將不適降到最小,我讓朵朵姥姥和奶奶一起帶了幾天,畢竟帶娃也要交接,就這樣朵朵開始了奶奶照看的日子。

一開始朵朵真的像預料的那樣,不認奶奶,只要姥姥在就不找奶奶,還哭鬧,經過慢慢引導就不哭了,但依然不願奶奶抱。我們用了各種方法讓朵朵接納奶奶,讓奶奶餵飯、喂水果,要玩具的時也是奶奶遞給她,最後朵朵終於不像之前那麼抗拒了,經過這幾天的過度,朵朵終於接受了奶奶。後面的日子還好,也沒有出現大的情緒波動,我的工作也沒有被影響到。

你家的孩子誰照顧?姥姥VS奶奶,誰更應該照看孩子?

前兩天下班回家,在小區門口聽見兩個老太太聊天,說:“國外的婆婆,從不幫兒媳婦帶孩子,誰像我們這裡,都是隻管生不管養。”

  我的一個朋友,家裡情況和來稿的粉絲相反,也是上班族,休完產假後孩子一直奶奶帶,連晚上都是跟著奶奶睡。在她心裡,覺得奶奶帶孩子更好一些。她說她媽媽沒有耐心,壓根看不了孩子,婆婆卻特別細心,孩子奶奶帶的非常開心。

你家的孩子誰照顧?姥姥VS奶奶,誰更應該照看孩子?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的適應能力差,真正適應能力差的可能是我們。很多年輕父母在生了孩子後,總是在不停的擔憂和恐懼一些不會發生或者沒那麼嚴重的事。一直這樣,還不如豁達點。不管是誰幫忙照顧孩子,只要有人幫帶,願意帶,不就很好嗎?

無論是姥姥還是奶奶,只要能幫助到我們,就應當感恩。孩子是我們自己生的,老人們出於對我們的愛,放棄自己的天倫之樂,有些還不得已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去往陌生的地方,為了是什麼?願我們的擔憂不會被誤解,也願父母對孩子的付出不被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