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雖然粵語歌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在內地,依舊有一群忠實的粉絲,深深的熱愛著粵語歌。在KTV的熱門排行榜上,《浮誇》《萬水千山總是情》《光輝歲月》《真的愛你》《千千厥歌》等這些經典的粵語歌長盛不衰,相反,許多粵語歌對應的國語歌就沒那麼經典,那麼粵語歌詞到底好在哪兒呢?除了大家熟知的九聲調、古漢語用法以外,從文學的角度來講,到底粵語歌詞有哪些精妙之處呢?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beyond

第一:煉字。這個大家肯定上初中就學過,煉字就是推敲詩詞中的用字遣詞。課本里經常舉例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個“綠”字,還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一個字,巧妙傳神,使意象大增,生動形象又貼切。粵語歌詞也同樣是這樣,很多字都是精心選擇,初看覺得很突兀,仔細一想,猶如神來之筆。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例如 ,林夕給王菲寫的《曖昧》“愛或情借來填一晚 終須都歸還無謂多貪”這的“借”和“填”兩個動詞,用的相當美妙,再聯想一下這個首歌的主題是曖昧,主角那種糾結的感覺立馬就出來了:明知是曖昧,想以愛的名義留下來,或者只是短暫的一晚,無須多貪戀這種感覺。收尾緊跟著“天早灰藍,想告別,偏未晚。”內心的拉鋸戰,撲面而來,想要離開,但偏偏又不肯;還有林夕給陳小春寫的《獻世》“眼淚還是留給天撫慰,你是前度何必聽我吠。”一個”吠“字,可以說寫盡了失戀之人的卑微和低姿態,在愛人面前, 我的解釋、我的歇斯底里,低三下氣,就像是狗叫。後面“我這種身世,有什麼資格獻世”,更是卑微到塵埃裡。這個“吠”字,可謂一針見血。還有王菲《給自己的情書》:如門前大樹/沒有他倚靠/歸家也不必撇雨。撇雨這個粵語詞彙,用在這也是相當美妙,甚至連發音都很美。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王菲

再舉個名詞的例子,林夕給陳奕迅寫的《明年今日》的金句:“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到這日才發現,曾呼吸過空氣。”前一句很好理解,是典型的林夕式金句,令人非常動容,後一句“到這日才發現,曾呼吸過空氣”到讓我想很久,為什麼是空氣這個詞。後來想明白了,空氣是人活著的必要條件,所以空氣代指的應該是好好的過著。這兩句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再遇到你,真的是花光我所有的運氣,再次看到你,我才發現,曾經一起非常開心的渡過。當然,還有一種理解,“空氣”代表的就是“曾經的你”,呼吸過空氣,說的就是曾經擁有過你,你對我而言,就像空氣那種重要。林夕還在給謝霆鋒寫的《非走不可》:差點為什麼呼吸都忘記,看來是很迷戀這個意境了。周禮茂給林憶蓮寫的《沒有你,還是愛你》:同在這裡再呼吸這空氣/經不起這驚喜 。能給你在世界共同呼吸都是驚喜,非常虐心。同樣的例子還有《鍾無豔》:“永不開封的汽水,讓我抱在懷裡吻下去。”你看,就是這麼一個看似很平常的名詞,也能讓你產生無數的聯想。這大概就是粵語歌詞的美。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第二,跳出傳統歌詞的框框。還是以《明年今日》為例,比較一下國語歌詞《十年》,假設給你一個主題讓你寫歌詞:曾經的戀人多年以後又在街頭相遇。國語歌詞會怎麼寫?我覺得一般國語作詞人的肯定就是什麼“風起雲湧啊”“陌生而熟悉的臉”啊“往事浮現”啊這些詞彙叨叨絮絮。那英自己作詞的《心酸的浪漫》是這麼寫的:多年後再次相見/往事如煙/他愛我的雙眼/已變得漠然/很想再提起從前/依偎纏綿......這樣平庸的歌詞還得了當年臺灣金曲獎的最佳作詞人獎。但你看林夕是怎麼寫的:“

離開你六十年,但願認得出你的子女。”簡單有力,令人悲從中來,愛一個人愛的多深?即使半個世紀未見面,不知記得你,連你的子女的模樣都同樣認得!這種從側面來寫“我一直都無法忘記你”讓主題更加深刻,更加悲愴,完全跳出了模式化的歌詞寫作。跟這句相似的還有林夕寫的《紅塵滾滾》:“令今生不愛我的人/子子孫孫流傳著他與隱秘的我相愛的傳聞。”國語歌詞可能要一整段才能描寫出來的感情,粵語歌詞就簡單的一兩句就能表達出來,高下立判。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第三,注重細節描寫。這是我特別喜歡粵語歌詞的一點,國語歌詞的說教意味比較濃,而且很喜歡那種喃喃自語式的表達,無法給人想象的空間。怎麼說呢,國語歌詞的主題一般都會選擇大眾感情的最大公約數,簡而言之,引起共鳴的。如果太注重細節,怕聽眾無法感同身受,但這同樣限制了國語歌詞的表達,其實,一些私人化的表達能更增加出歌詞的玩味度,套用文學的一個概念:類似創作母題,莫言小說中的高密、馬爾克斯的馬孔多,貫穿寫作者的所有作品都會有一些若隱若現、重複使用的情節、高頻詞彙等,使之有一個連續性,完完整整的展現出作者的寫作觀,例如林夕的《約定》《郵差》,以及跟日本相關的那些,《再見二丁目》《下一站天國》《如果東京不不快樂》《地盡頭》,你都可以找到一些詞人隱藏的線索。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細節方面,還是以上面的《約定》為例:還記得當天旅館的門牌,還留著笑著離開的神態。 開篇兩句,連跟你一起同床共枕的旅館門牌,都是愛的笑意,那種溫暖和幸福令人回味無窮。還有《曖昧》: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未留住你卻讓人溫暖”一語勝千言,細膩到極致。粵語歌詞不會很直白的說我很傷心、我很難過等等,通常會通過細節來營造出這種感覺。教科書式的猶如林夕《再見二丁目》,這首歌詞我就不解讀了,景情交融,動靜結合,聽覺視覺味覺通感交叉,精品中的精品。還有黃偉文給hocc寫的《若無意外》:若是沒有這意外,也許經已快樂地/重回平淡家中等你/計劃明年的婚禮/照舊或延期/決定孩子的名字叫約翰或瑪姬。簡單一句,畫面感就出來了,婚前計劃什麼時候舉行婚宴,孩子叫什麼名字,這些戀人之間的日常細雨,也令人無比感動。這首歌總讓我想到馬航事件,想到一個出差歸來的人踏上回家的航班,心懷喜悅,但是沒想到出現這意外。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陳奕迅楊千嬅

另外我個人還喜歡粵語歌詞的一些譬喻,相當美妙。我以前聽過一個文學批評家說過,一個寫作者,如果能把比喻寫得好,那麼文學功底肯定是不俗的。這一點我也在粵語歌詞當中有所體會,印象最深的是黃偉文跟陳奕迅寫的《打回原形》:“答案大概似剃刀鋒利。”把答案比作完全不搭邊的剃刀,結合上下文,馬上就體會到其中的美妙之處:語言是會傷人的,甚至比剃刀還要鋒利。還有林夕給張國榮寫的《玻璃之情》:再吻下去/像皺紙輕薄/撕開了 都不覺 把吻感形容成撕一張輕薄的皺紙,也是非常巧妙。

以上是我認為的粵語歌詞的好在之處,當然這樣也不是說國語歌詞就很差。國語歌詞面向更多的聽眾,所以更傾向於一些比較大眾化的感情,字面淺顯易懂再加上一兩個金句,基本都是好歌詞。這是站在市場上來說的。

為什麼粵語歌詞聽起來比國語歌詞有感覺?這幾點道出了心聲

我以前跟一個臺灣很有名的唱片公司的企劃總監交流過,他認為粵語歌詞最好的一點就是歌詞緊扣主題,沒有多餘的或者為了流行度而填的一些可有可無的詞句。說話,國語歌詞在創作的時候,一本是先曲後詞,而且一般是先寫副歌,首先要保證副歌的歌詞跟曲咬合恰當,好唱。然後再在副歌的基礎上延展出來,而且很多副歌基本沒啥意思,純粹了為了K,比如《死了都要愛》這首歌詞,你明顯都能感受到作詞人先寫出了這個副歌,這句歌詞很適合那種歇斯底里的唱腔,然後再填主歌,好壞不說,但就這一句副歌就足夠讓它流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