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主題極為著名的詞,兩首小令一曲長調,最服哪個?


兩首小令:

《憶江南》詞牌又名《望江南》,源於民歌,白居易依調作憶江南詞後,此曲又得名《憶江南》。

白居易的《憶江南》,知名度太高了。本主題共三首,前兩首寫杭州,最後一首寫蘇州,今天在這裡選取兩首共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作本組詞的時候,白居易已近七十,晚年的他意志較消沉,只希望遠離官場黑暗與傾軋,因此,在杭州、蘇州時期恬淡美好的生活即成為詩人最大的懷念與嚮往。

杭州主題極為著名的詞,兩首小令一曲長調,最服哪個?


這兩首小令,開宗明義,沒有任何鋪陳,開篇一句便"直中靶心"。我們看:"江南好"三個字的言外之義即"鑑定完畢",好在哪裡呢,登峰造極的句子出場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江南美好的事物何其多,詩人選取了兩個最具代表的物像,江花和江水,再用兩個極為形象的詞來形容,那就是"勝火"和"如藍",藍,藍草,青色。江花的紅比火焰還要耀眼, 江水的碧更勝於藍草的顏色。兩句詩就將江南春天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江水清澈碧綠,緩緩流淌的景象描畫了出來。

結句"能不憶江南",與首句呼應,用一個反問句來結束, 更加強調了江南在詩人心中的份量,未去過杭州的讀者會生出無限嚮往,曾去過杭州的讀者更會深有同感,詩人說出了自己想說而未能說出的讚歎。


杭州主題極為著名的詞,兩首小令一曲長調,最服哪個?


古代神話傳說,杭州天竺寺內,每逢中秋,即有桂子從月宮中墜落。郡亭指杭州郡守官署內的"虛白亭"。所以在第二首憶江南中,詩人回憶,每年中秋,在天竺寺內尋找月宮中落下的桂子,在虛白亭畔看錢塘江的大潮。同樣是選取了杭州典型而獨特的事物來抒發自己的憶,表達出無限懷念和留戀情感。


兩首憶江南,全用白描,人人都能看懂,卻收穫了極強的藝術效果,足見詩人工力。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指白居易)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這一評價,特別到位。


杭州主題極為著名的詞,兩首小令一曲長調,最服哪個?


一闋長調:


望海潮

宋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不足二十歲的柳永,因本詞少年成名。

他從福建老家來到三吳的大都會杭州,所見和家鄉殊異,令人震撼的錢塘江大潮,引人流連忘返的湖光山色,城市中的繁華,才子佳人的薈萃,無不令柳永驚歎,於是他將種種感受融進這一闋《望海潮》裡,後人得以有幸欣賞到如此一顆藝術的明珠。


杭州主題極為著名的詞,兩首小令一曲長調,最服哪個?


當時孫何任兩浙轉運使,景德初年任滿。柳永寫本詞贈給孫何。

《詞苑叢談》中有記載:"前半泛寫,後半專敘,盛宋詞人多此法。"本首詞,也採用這樣的結構。上片,就是全景鏡頭,開篇即點明瞭兩個主題——"形盛"、"繁華",後面所有詞句,都圍繞這兩個主題展開。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是一種精緻的婉約美,而"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寫大樹參天,直入雲端;江水拍打沙堤,大潮攜雷霆萬均之勢捲來,彷彿夾霜帶雪,天塹廣闊,難望邊際……此又是另一種開闊雄壯的美。種種極有力的鋪敘從不同的角度來闡明杭州的"形勝"。


杭州主題極為著名的詞,兩首小令一曲長調,最服哪個?


"參差十萬人家"和"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極盡筆力寫杭州的富庶與繁華。

整個上片,如同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遼闊畫卷,讓我們看到杭州在北宋時期就已經美輪美奐盛況空前了。

下片著墨描述細節,"重湖疊巘清嘉",詩人選取了西湖為代表,一條白堤把西湖分為裡外兩重,依湖而立的是層疊的山巒,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為西湖的美景添上更多的神采,這幾乎成了描寫西湖的"點睛"之筆。接下來用兩個對偶句寫"羌管"、"菱歌"、用"嬉戲"形容"釣叟"、"蓮娃",杭州的風情萬種與閒適美好躍然紙上。

杭州主題極為著名的詞,兩首小令一曲長調,最服哪個?


與前面城市的繁華熱鬧形成對比。"千騎擁高牙"描寫孫何出行,牙旗高聳,儀仗盛大。 最後一句中的"鳳池"即鳳凰池,中書省的別稱,意指孫何將要任滿調回都城汴梁,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在中書省向同僚們誇讚他曾經供職的杭州是何等繁華美好了。


本詞層次分明,文風俊逸。許多字用得極為巧妙。比如"煙柳畫橋"的"畫"字,"羌管弄晴"的"弄"字等。上下兩片各句,呈現出各種對偶關係,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兩句,不用著力渲染,單單放在這裡就如清水芙蓉一樣,全勝所有刻意描畫。

十七八歲的柳永,能有如此筆力,真是令人歎服。

傳說金主完顏亮看到這闋《望海潮》之後,對江南之地起了覬覦之心,立志要大動干戈,揮師南下。

宋人謝驛曾作詩《杭州》感嘆此事:

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

這些歷史風雲,超出本文的範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