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黃吾野這樣描寫科山:“三伏空巖薄暮寒,憑虛雙眼落檐端。

科山寺,又名科峰寺,位於惠安縣城西郊的科山頂峰。始建於北宋元佑年間(1086-1093年),後廢。至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道士陳靜懷重建惠安科山寺,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

明朝黃吾野這樣描寫科山:“三伏空巖薄暮寒,憑虛雙眼落簷端。

科山寺山門

1978年以來不斷復修、重建,範圍擴展到15000多平方米,寺內外的園藝、景點大有增闢,面貌為之一新。1994年,惠籍旅星僑胞楊松年先生捐獻巨資,又新建雙簷歇山式大雄寶殿和三簷亭閣式的大悲殿,巍峨壯觀。

明朝黃吾野這樣描寫科山:“三伏空巖薄暮寒,憑虛雙眼落簷端。

科山寺景點

科山曾是眾多名士讀書之地。南宋嘉熙間縣令鄭清子曾建“登科書院”於此處。科山寺歷史悠久,至今尚留有自宋至民國期間的歷代摩崖石刻20多處,多數集中在寺前層巖上。寺中有清末名士、畫家林淵、黃朝棟撰寫的石刻柱聯多副和當代全國著名書法家虞愚和梁披雲分別書寫的“科山寺”、“圓通寶殿”和“大雄寶殿”匾額。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抗日期間曾三次來寺講經說法並題有“慧水勝境”四字於寺內。報德祠內尚有明萬曆名宦、著名地方史家何喬遠撰寫的長篇頌德碑記,均為書法、文章佳作。

科山寺於1996年夏恢復了“科山書院”名號;並編纂“科山書院叢書”,收藏和刊印古今鄉賢的文學著作。

明朝黃吾野這樣描寫科山:“三伏空巖薄暮寒,憑虛雙眼落簷端。

站在走廊上看景點別俱有一帆風格


明朝黃吾野這樣描寫科山:“三伏空巖薄暮寒,憑虛雙眼落簷端。

惠安女石雕

科山在惠安縣城西郊,山上有莊先生(莊應禎)祠、劉望海祠,山麓建治山治水紀念碑、烈士紀念碑。古時多騷人墨客登臨。南宋嘉熙間知縣鄭清子鑿“登科山”三個字於摩崖上,遂改名科山。現闢為文化風景區。山上不僅有許多巧奪天工的惠女石雕、獅雕及各種形態的石雕,另外也添置了娛樂休閒的設施,一座座個性鮮活的石雕充分展示了惠安古城文化的神韻和內涵。明朝黃吾野在他的《七夕劉明府邀遊登科巖》中這樣描寫科山:“三伏空巖薄暮寒,憑虛雙眼落簷端。江雲不散清秋影,河鼓應憐此夜歡。月落峰陰生風席,風口海色上衣冠。伊誰堂上琴聲沏,卻有閒情問考磬。”詩境閒適而孤寂。在登山道旁的岩石上一首無題詩上有這麼一句:“海門潮上連天碧,嵐岫煙浮擁懸青。”這則是另一種科山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