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敌在本能寺”

公元1582年6月20日深夜,一支上万人的部队在京都紧急集合,一面色阴沉的五旬老者发出进攻号令:“敌在本能寺

”。话毕,千军万马,如旋风一般直扑本能寺而来。

本能寺外,宁静的夜空骤然紧张起来,铁炮的轰鸣,刀剑的撞击,人马的嘶嚎不绝于耳。少顷,这座著名的法华宗寺庙浓烟滚滚,陷入一片火海。

在战场的核心处,一冷峻帅气的中年男人持枪鏖战,掩护手下侍女们逃生后,吟唱着“人生五十年,如梦又似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撼”的诗句,从容自尽。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敌在本能寺


日本的战国历史就此改写,一代枭雄织田信长在即将统一日本的前夜,被手下爱将明智光秀刺杀。深得信长信任的织田家第一能臣,为何要谋杀他的主君?

关于明智光秀谋反的原因,历史有很多种说法。

有光秀怨恨说,朝廷黑幕说,秀吉黑幕说,家康黑幕说,长宗我部黑幕说,柴田胜家黑幕说等等。

谁才是事情的真相?

我们先来捋捋光秀和信长的故事,光秀是如何成为信长第一能臣的。

最信任的重臣

信长年轻的时候,是个大大的“倾奇者”,奇装异服,脑洞大开,被称为“尾张的大傻瓜”,长期饱受亲人和家臣的蔑视。唯独真正信任他的,支持他的,一个是他老师平手政秀,一个是他的父亲织田信秀

,一个是他的岳父斋藤道三。道三在和信长见面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的子孙,估计以后只有为他牵马的命啊。”他们给予了信长不幸童年稀缺的真情,温暖了这个离经叛道,不受人待见的“倾奇者”的心。

倾奇者一词源于日本,意指穿着、行为、言语、性情奇怪的人,也指经常做出不同于常人的奇怪举动的人。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织田信长


而明智光秀,就是岳父斋藤道三姐姐的儿子,信长老婆归蝶的亲表哥。后来道三儿子斋藤义龙谋反,杀死父亲,忠于斋藤道三的明治光秀一家被灭门,岳父在临死前把美浓国送与信长。

光秀逃亡途中结识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之弟,足利义昭,又说动信长支持义昭上京夺取大将军之位。见到岳父的唯一亲人,信长留下了光秀,而光秀也以足利家臣身份仕于织田。

一个是最照顾自己的岳父的血亲,一个是从小跟随自己的亲信。自此,以善谋著称的光秀和狡计百出的秀吉成为信长的左膀右臂。

而光秀的足利家臣的身份也决定了光秀更多负责京都区域,秀吉更多承担外围攻略的任务。

这是光秀能够在京城发生叛乱的基础。那么,在京都,又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导致光秀举起叛旗?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明智光秀


事变前的暗流涌动

事变前夕,信长几乎完全平定了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全境。信长眼中的大敌,仅剩下中国(日本地名)地区的毛利氏、关东地区的北条氏以及北陆地区的上杉氏而已。光秀在京都举办的两次大规模军演让天皇和百姓感受到乱世已经结束了,整个京都处在一片祥和友好的气氛中。光秀的地位也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信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阁改革,革职了在本愿寺攻略中立有大功的佐久间信盛等元老家臣,在家臣中引起一片恐慌

光秀受命出征中国(日本地名)去援救秀吉时,信长这样对他说:“如果你打下中国,就把出云、石见两地给你,不过现在的近江坂本和丹波要收回。”思虑负责的光秀担心领地被收回,重复佐久间信盛的命运。

天皇希望信长接任关白、太政大臣、征夷大将军的官位,开设幕府,信长拒绝了。信长还收了亲王的儿子为养子。朝廷恐慌信长会取代皇室。

仇视信长的人就更多了!

即将被信长攻略的毛利、北条、上彬等大名。

被信长从将军位置上赶下来的足利义昭。

信长挑战宗教势力,镇压一向宗、本愿寺,火烧比睿山,宗教老大天台宗

与信长势不两立。

信长两次攻打伊贺,采取了杀光政策,忍者也对信长恨之入骨。

为了打通西方贸易,促使内部商品流通。信长曾经对控制商业的界等集市残酷镇压。对于界市的商人们来说,信长的存在严重威胁到界市商人的自由,他们也有动机。

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事件的参与者。

谁是事变的受益者呢?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足利义昭


真正的受益者

最直接的受惠者是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以及光秀的重臣斋藤利三和光秀自己。信长原已决定征讨四国,派织田信孝和丹羽长秀做好了军事准备。长宗我部元亲是斋藤利三的妹婿,如果没有事变,四国很快就会被信长攻占了。

至于光秀,在山崎之战中输给秀吉,胜利果实被秀吉摘取。这只能说明光秀的能力和时运不如秀吉,不能以此证明秀吉就是受益者。因为信长对传统势力的无情破坏,信长的死必定导致传统势力间接获益。这些传统势力,包含朝廷、宗教、商人、家臣等几乎所有的传统势力。因此,这里考虑受益者,首要的是考虑直接受益者,即四国的大名和光秀本人。

事件的真相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明智光秀的亲笔信


几年前,一篇被认定为明智光秀的亲笔信件被公开,该信件被认为是本能寺之变十天后,即1582年6月12日,山崎合战头一天,明智光秀给足利义昭的回函。大致内容如下:“能为将军所用,我感到荣幸之至。但是,(将军)入京的事情,我已经作出承诺。”

当时,足利义昭已经被驱逐出京都。光秀作为足利和织田两家的家臣,一直在两家之间骑墙。“明智光秀同足利义昭关系回温,于是首先打倒织田信长,接着静候长宗我部元亲与毛利辉元等反信长势力所支持下的足利义昭的返京,以至复兴幕府。他大概抱持着这样的政治构想。”日本三重大学中近代史教授藤田达生如此说道。

写信后第二天,光秀在山崎之战中败于秀吉,死于逃亡中。

现在可以得出结论,光秀因担心被信长抛弃,联络面临生死关头的毛利和长宗家,又得到对信长不满的朝廷支持,开始了谋反。他唯一没想到的,那么快就败于秀吉之手。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丰臣秀吉


信长的必死之路

如果光秀不发动本能寺之变,信长会不会死?

答案是,即使没有光秀,也会有其他人发动叛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朝廷到家臣,从神权到宗教,从大名到商人,信长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人人都欲置他于死地。

这是因为信长是个彻底的传统颠覆者,一个激进的改革者。为了扫除愚弄百姓的宗教,敢于放火烧佛教圣地比睿山。为了解决商业的流通,敢于向町的商人下手。为了解决领地民生问题,果断收回手下大臣的领地。面对虚伪无能的幕府,敢于放逐大将军。甚至天皇的子孙,也敢于收为自己的儿子。筹划着儿子当天皇,自己当太上皇。在日本的传统文化里,幕府将军就是武士们最大的官职,染指皇位,这是几千年都没有的事。

后面的信长自视为神,拒绝天皇的赐官,想成为“治天之君”,站在天皇之上统领天下。这进一步扩大了众人的恐慌,最信任的光秀带头造反,积聚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后面统一全国的秀吉,也是老老实实地接受关白的职位,德川家康也是按朝廷要求组织的幕府,再没人敢像信长这样逆天而为了。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倾奇者”织田信长遭遇“文明的惯性”

织田信长


结语:根源是文明的惯性

当时的日本,由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原因,可能与欧洲国家的往来较为密切,但总的说来,日本还是一个封建国家,距离近代化还有很远。

通往近代化的道路只有一条,但一个文明之车要想切换方向却不容易。文明是有惯性的。有时候一些先进分子想“悬崖勒马”,却不一定能刹住文明之车。

文明的惯性:处于任一文明形态的国家乃至大陆,总是趋向于保持原有的文明形态不变。而一旦有人通过革命、改革、变法等进行社会转型,总会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

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也是希腊罗马文明千年积淀的结果。

信长是孤独的,在后人眼里,他也许是个革命家。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恐怕更多的是不解,惧怕,甚至憎恶。

信长之死,偶然之中也有必然,他触动了迂腐者的利益,当时的日本就是容不下他这样的人!就是躲过了本能寺事变,信长也只能活成德川家康那样的老乌龟,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文明的惯性,不是个人努力就能力挽狂澜的!

信长的悲剧,是必然的。这就是刹不住车的文明惯性的可恨之处!

回首日本的脱亚入欧之旅,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开化过程是多么的艰难而痛苦!

信长的牺牲,并不简单的是对自身性格和立场的坚持,更是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对之后前赴后继的日本改革者的激励。

正是受他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学习先进文明的开拓意识的影响,才有了日本的脱亚入欧之旅和明治维新,才有了亚洲唯一一个没有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国家。


日本史

信长公记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