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有权那段时间,孙中山在干什么?

那绿如蓝丶

孙中山和袁世凯从来都是两个阵营,互相敌对的存在。

袁世凯一直处于正统在维持一个旧的世界秩序,孙中山一直想要打破这个旧的世界秩序。


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组建兴中会,同盟会等活动,想要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孙中山1895年在香港想要组织广州起义,事情败露,出逃外国。

而1895年从朝鲜回到清政府的袁世凯,受到袁世凯和荣禄等人的推荐在天津小站练兵,打造了中国第一只新式陆军。

在1912年之前,二人应该没有什么交集,但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咸鱼翻身,摇身一变成为民国临时大总统;更大的咸鱼袁世凯已经在家“咸”了三年,临危受命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世凯和孙中山的第一个照面,袁世凯带着北洋新军干翻了南方革命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方革命党拉拢袁世凯,只要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则让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孙中山也表示“虚位以待”。

中华民国期间,袁世凯是大总统,孙中山投身实业,这一段时间应该二人有所交集,孙中山对袁世凯评价极高,在多次场合都称赞袁世凯:“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民国确立,维持北方各部统一,此实惟公一人是赖。语云:英雄造时势。盖谓是也。……新旧交替,万机待举,遗大投坚,非公莫办。”

但是袁世凯对孙中山的评价则不高:“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而已。”后来的孙大炮就是这么来的。



孙中山说要修二十万公里铁路,并且说修路以强国,袁世凯就让他专修铁路,结果孙中山啥也没干。我国现在铁路总长也没有达到20万公里。

后来宋教仁被刺杀,孙中山相继开展了护法,护国运动,都是讨伐袁世凯,袁世凯死后讨伐北洋政府。都以失败告终,历史的玩笑是1925年孙中山死后,蒋介石1926年北伐大获全胜,1928年张作霖不敌,退守东北。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完全全国形势上的统一。


史论纵横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12年2月13日辞任,前后不过逾月,3月袁世凯在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

那么,很多人就有疑问了,在袁世凯初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这段时间,孙中山干嘛去了?

说实话,这段时间孙中山虽然对政治心灰意冷,前前后后十几年,最后却无疾而终,的确心累,但他确实没闲着,而是把一腔热血都投入到了实业当中。

袁世凯投桃报李,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让给他,在政治上抬举他,他在经济方面给了孙中山民国第一任实业部长的位子,虽然从总统到部长有落差,但以孙中山在民国的地位和声望,他真不在乎官职大小,对于他这样一类功高震主的大人物,在乎的只有是不是能干事,干实事。

孙中山当上实业部长,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实业救国的问题上,当时民国初立,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高潮,与孙中山的提倡,可以说有莫大的关系!


在实业一门,孙中山最关心的就是交通建设,其中又以铁路为最,他拿外国人在我国修筑铁路为例:“铁路所延伸之处就是势力范围所到达之地”,力倡大力兴办铁路。

按孙中山的设想,十年内要在中国修筑20万公里铁路,每年获利可在8亿元以上。孙中山之所以如此看中盈利,想必是因为大总统时期,各省军阀亏欠怕了。

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在孙中山的督办下完成的。

孙中山提出修筑铁路的设想,并不是蒙眼狂奔,而是有着切实的现实关怀,比如说他看到英国极力忽悠修筑由西藏到长江中下游的铁路,并进而与印度相连,殖民野心,昭然若揭。

孙中山则建议自主修路,以打消列强觊觎。由此可见孙中山对于发展民国时期的铁路事业,以铁路兴国的情真意切。

当然想法为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就孙中山修筑铁路的想法来说,以外国人的评论:比疯子还缺乏合理性,就足以见孙中山在修筑铁路方面的设想,有多少可行性。

当然,孙中山先生这一系列的构想,则为后人发展铁路事业提供了基本的借鉴,并不能一否了之!


历史三日谈

1912年4月,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

他先到上海,会见铁杆支持者上海都督陈其美。陈其美是一个很有大局观的人,能独当一面而忠心耿耿。

孙中山随后去了武汉。他见了副总统兼湖北都督黎元洪。黎元洪比孙中山大两岁。

从武汉回到上海,拜访老朋友宋嘉树,遇见19的宋庆龄。

由上海到广州。力推心腹胡汉民回任广东都督。

由广州回香山县老家,现在的中山市。

袁世凯当总统也是很烦心的。

宋教仁联合唐绍仪以及同盟会诸人,要架空袁世凯。又搞了个集体辞职。

黎元洪想杀张振武,自己不杀而发电报给袁世凯,袁世凯照办后,受到多方指责。

在这个时候,孙中山决定力挺袁世凯。

二人一见如故,相见甚晚,交谈甚欢。每天从下午四点谈到晚上十一二点,最晚到凌晨两点。会谈有13次之多。

两人都是精力旺盛不知疲倦之人,谈到高兴处,孙中山说国家强盛在于军事与经济,袁大总统可在10年内练兵100万。要想富先修路,他要修铁路20万里。

2017年底,我国铁路总里程25.4万里。还没有包括外蒙和唐努乌梁海。

袁世凯很高兴,委任孙中山督办全国铁路事宜。

孙中山在北京期间。宋教仁扩大同盟会规模,改名国民党。

孙中山参加了国民党成立大会。并绝对高票当选理事长。

但是孙中山不愿意以政党来制约袁世凯。他说如果对选举的领导人不信任,那么选他干什么?对领导人过度制约,如何开展工作。

孙中山把理事长一职交给宋教仁代理。然后开始全国考察、勘探。这为他这《建国方略》打下了基础。

他一路还会见了山西都督阎锡山等青年才俊。



1913年初,孙中山到日本,联络亲中人士。




突然传来噩耗,宋教仁被刺杀了。

孙中山立即回国,召集黄兴等人,欲兴兵讨伐袁世凯。他表示有两师人马足够。但是黄兴等人不同意。于是此时搁置了,等待法律解决。

袁世凯杀机已露,一不做二不休,他调兵进长江一线,然后国民党四都督全部撤职。即广东胡汉民、安徽柏文蔚、江西李烈钧、湖南谭延闿。

孙中山主张暂时忍耐,然而国民党受不了了。黄兴、李烈钧打响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

孙中山被通缉,逃亡日本。

他批评党员不执行他的指令。若早起兵,不至于失败。若晚忍耐,也不至于逃亡。

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宣誓服从领袖。黄兴、李烈钧自觉被批评得很没有面子,去了欧洲。

陈其美、胡汉民、汪精卫、许崇智、张静江、邓铿、居正、朱执信、于右任、蒋介石、胡景翼等人加入中华革命党。以此为基础,在国内成立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革命军。

孙中山流亡在外,其夫人卢慕贞乃传统女性,不愿意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于是二人协议离婚。

宋庆龄则为爱情离家出走日本。1915 年初,孙中山、宋庆龄结婚。



1916年,袁世凯死了。对孙中山及国民党的通缉令也解除了。孙中山回到上海,他解散了中华革命党和中华革命军。专心著书立说,写《建国方略》。


草墨之家

题主说的“袁世凯有权那段时间”指向比较模糊,为了解答题主的问题,我暂且将题主所指的时间,定义为在袁世凯当总统到袁世凯去世的这段时间。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当选为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正式担任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直到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为称帝遭到众人反对而绝望去世。

那么,这段时间之内,孙中山在干什么呢?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颁布临时约法

袁世凯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职,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但是孙中山却也不会让袁世凯的总统位子坐的安稳,在3月11日就颁布了《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全称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临时约法中,孙中山将原本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从法律层面上极大的削弱了袁世凯的权力,引起了袁世凯的极大不满。


积极倡导实业

孙中山在1912年4月1日正式从大总统任上解职,袁世凯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大总统,这个时候的孙中山觉得中国的政局基本稳定了,所以就投身于实业运动。

此时的孙中山到处宣传自己的三民主义,而且倡导发展实业,大力褒奖一些杰出的实业家。并且,孙中山还向袁世凯要了全国铁路督办的官职,想要在中国大修10英里的铁路。


发动二次革命

1913年3月,根据临时约法的相关规定,第一节国会选举即将举行,可以就在国会选举前夕,国民党的宪政大佬,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人刺杀,此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孙中山直指是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此时的舆论也对袁世凯大加指责,孙中山便借此机会发动二次革命,主张武力讨伐袁世凯,护卫共和制度。可以由于实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就宣告失败了。


发动护国战争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流亡日本,但是也在一直准备着讨袁行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要复辟帝制,自己要当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

此时的孙中山抓住了机会,便号召全国人民再次讨伐袁世凯,捍卫共和制度。在孙中山的号召下,云南的唐继尧、蔡锷、李烈钧三人首先发难,成立护国军,攻打袁世凯。

后来,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对原始复辟帝制的高潮,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在绝望中去世,而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恩怨也就此终结。


我的结语

孙中山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一点还是非常恰当的,他为中国的革命披肝沥胆,不懈奋斗,还是非常值得人尊敬的。

但是很多人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看法,认为孙中山是正义的,那么与之对立的袁世凯就一定十恶不赦。然而,仔细探究历史,你就会发现,其实袁世凯也并没有我们口诛笔伐中的那样坏。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老魏聊历史

发动了两次护法运动,一次护国运动。大部分时间都在钻研实业,后提出“交通乃实业之母,铁路乃交通之母”的论断。再往后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提出新三民主义,口号“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开始了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并把民国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摧毁了北洋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