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勸企業撤出中國,趁機想“擺脫”中國製造

國外疫情依舊在持續,由於疫情的影響,美國群眾正在面臨“失業潮”。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經濟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於是市場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為了能夠讓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美國政府甚至不計成本為企業迴流費用“買單”。

美日勸企業撤出中國,趁機想“擺脫”中國製造

當地時間4月9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表示,一種可能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的方案是,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對於從中國搬回企業所需的成本,會全額支付。這也向市場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中國可能會面臨全球“去中國化”的局面。

美日勸企業撤出中國,趁機想“擺脫”中國製造

對於美國企業“搬家”的費用,廠房、設備、基建以及裝修等一系列費用全包。除此之外日本也發佈了類似消息,表示出資2435億日元,摺合成人民幣達到158億元,用於資助日本企業將生產線轉移至日本本土。對此不少人好奇,如果日本和美國兩國眾多企業撤離,對於中國會產生影響嗎?

不得不說兩大資本主義國家的想法都是很美好的,想要藉此機會“擺脫”中國製造。但是事實可沒有理想這麼豐滿,企業不一定會“買賬”。因為一旦撤出中國市場,就意味著放棄國內14億人口這一巨大的潛力市場,相信很多美企和日企是不願意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想法,也是因為美國國內疫情形勢比較嚴峻,由於疫情導致眾多美國人失業。源源不斷的人申領失業金,這對於美國經濟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此美國政府自然希望吸引美企重回國內,以此來應對美國經濟受挫的局面。而庫德洛提出的為企業迴流成本報銷,其實未必能夠直接解決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局面。

根據美國網友的看法來看,部分網友對此是持有開放態度的,不過也有人表示質疑,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企業原本搬至中國就是為了節省成本,現在企業迴流成本政府報銷,豈不是增加了政府在經濟上的壓力?其實在此次疫情面前,反而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製造”的厲害之處。

國外疫情突然爆發,導致不少國家在口罩等醫療物資方面十分緊缺。加上本國生產無法滿足需求,大量口罩、呼吸機都依賴進口,這樣的局面也讓他們清醒。在關鍵時候金融業、樓市的火熱都只是“假象”,只有製造業才是根本,也是應對突發事件最基礎的保障。因此很多國家開始重視製造業這方面,也就出現了美國和日本希望企業重回本土的原因。縱觀中國在製造業這方面的表現,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稀缺,中國加大產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滿足了供應,這一點全球沒有幾個國家能做到。

美日勸企業撤出中國,趁機想“擺脫”中國製造

就連美國因為缺乏口罩,還出現漲價的局面,就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歐美沒有口罩產業鏈,不少醫護人員自己踩著縫紉機,拿著尺子製作口罩。醫療物資這方面基本依賴從中國進口,包括手套、消毒溼紙巾都是在中國生產,美國、日本以及韓國都需要從中國進口。

美日勸企業撤出中國,趁機想“擺脫”中國製造

在製造產業鏈這一塊,中國可以說是全球製造業最齊全的國家。這時候很多國家“清醒”了,認為不能將製造業這麼關鍵的行業留在中國,所以開始呼籲企業回國發展。正是因為中國是全球第一個能夠控制住疫情的國家,因此也成為了全球的“避風港”。

不過美國政府的想法也是不切實際的,搬離製造業可沒有那麼簡單,美國各方面生產要素都比國內昂貴,在人工成本這方面就更不用說了。而國內製造業憑藉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合理的人工成本,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這些企業在中國嚐到了“甜頭”,怎麼可能說搬就搬。

有人說疫情結束之後,一些大國就會開始爭奪製造業資源。對於中國來說,也應該想辦法降低製造業這方面的成本,因為製造業才是國家的重中之重,也具備持續競爭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來製造業在國內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樓市的地位反而被“削弱”了。美日勸企業撤出中國,趁機想“擺脫”中國製造

由於疫情的原因,國內不少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很多門店客流量都少了一半之多。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不過出行率以及到店就餐率相比以往,還是下降了不少。有些人是因為疫情收入受到了影響,因此經濟這方面有所下行,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消費。

有些人則是存在擔憂心理,害怕外出人群密集,因此也就不敢到店就餐了。消費降低的同時,地方政府也積極採取了措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發放消費券的形式,來促進群眾的消費。對此有人好奇,消費券真的能夠起到促進消費的作用嗎?

答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消費券給群眾帶來了實惠。反正都要消費,有了消費券消費更便宜了,自然也就起到了刺激消費的作用。2020年一季度雖然給服務業帶來了影響,不過卻給方便食品的業績增長,起到了“助攻”作用。不少群眾出於囤貨的心理,買了不少的方便麵,有些口味的方便麵一度還出現了斷貨的情況。

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市場也出現了“報復性消費”的聲音。從短期來看,“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就算不會迎來“報復性消費”,市場逐漸走向利好的一面也是毋庸置疑的。至於美國日本呼籲企業回國的情況,大概率來說這些企業是不願意的。畢竟企業也需要盈利,與中國相比,還有哪個國家能有這麼龐大的消費需求呢?而中國在容納這些企業的同時,也豐富了自身製造業這一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