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等部門聯合發佈:《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2018)》白皮書,報告顯示中國小微企業狀況不容樂觀,同時指出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難、融資成本加劇等系列重大問題。雖然近年來,小微企業融資有了邊際改善,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政府徵信系統性缺失仍然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系統問題。


小微企業利潤率整體下滑

單戶授信小微貸款不良率最高達5.9%


根據報告披露:

截止2018年末

a)小微企業法人貸款不良率為3.16%;

b)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為5.5%;

截止2019年5月末

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達5.9%,

短短5個月,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比大型企業足足高出4.5個百分點,比中型企業高出3.3個百分點。

在2018年3月末,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貸款不良率為2.75%;到了2018年末,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貸款不良率已高達6.2%;2019年以來小微貸款不良略有下降,到2019年5月末,該不良率降0.3個百分點,至5.9%。

除此,央行白皮書還提及,目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和企業營商環境不完善是制約持續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包括:一是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亟待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難在缺信息、缺信用,目前全國範圍的信息共享機制尚未建立,銀行獲取信息的難度和成本還比較高

同時,小微企業自有其發展週期。據白皮書指出,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在3年左右,成立3年後的小微企業持續正常經營的約佔三分之一;而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8年左右,日本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為12年。我國金融機構在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中面臨著更高的風險成本。

中小企業融資死路一條?

也許大數據是唯一有效解決方向!


由於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缺乏抵押物和相應擔保條件的傳統頑疾,在投資運作中存在較高風險,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潛在的投資者出於自身贏利水平的驅動,一般不願意資助這類投資。

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國家高度重視中小企業融資工作,推出多項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各地方政府金融辦積極開展中小企業風險補償貸款業務。

但企業上報數據存在隱瞞、遺漏甚至造假情況,為規避信貸風險,金融辦需要協調工商、稅務、環保、社保等多部門提供涉企數據,整體工作效率不高,影響了風險補償貸款企業申請貸款的整體進度,也提高了銀行貸款風險。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九宮格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結合九宮格自有數據資源和地方金融大數據聯盟載體搭建了跨域性、跨部門大數據服務平臺,整合融資服務流程,實現以滿足企業快速、低成本融資為中心的資源聚合和需求交互,通過政府各局辦和金融機構的對接和使用實現服務價值的輸出。

九宮格大數據金融服務平臺具備五大特性:

1.整合數據資源,打通數據孤島;

2.提供合理的風控維度避免審核風險;

3.提供貸後持續追蹤與監控,實時瞭解企業動態;

4.以統一的數據服務建立銀行與政府的溝通途徑;

5.靈活購買服務,降低數據使用成本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在大數據金融服務平臺中,提供了中小企業風險補償貸款企業審核數據服務,企業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由銀行向金融辦發出審核需求,金融辦收到企業名稱後,通過調用本服務,可即時獲得企業數據服務報告或數據查詢結果,金融辦依據數據報告和數據查詢結果,確認是否為企業貸款做風險補償服務並將結果反饋給銀行。

該服務以國家各有關部委對外公開和需要企業授權可獲取的部分未公開數據為基礎,從數據準確性上杜絕了企業自行提供數據的不準確性,覆蓋了政府審核所需的數據維度。通過該服務加快了政府金融辦和有關部門的審核速度,保障了數據的準確性,幫助其屏蔽風險,避免企業造假信息。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目前九宮格已和多地政府合作建設大數據金融平臺,併為當地金融辦提供中小企業風險補償貸款企業審核數據服務,獲得了良好效果。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大數據金融服務平臺報告樣例↓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重磅」中小企業壽命平均三年,貸款不良率已達驚人的5.9%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