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褐斑病屬於獼猴桃生產管理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害,很多才接觸種植獼猴桃的果農朋友不以為然,認為損傷一點葉片沒有什麼影響,最後受害情況加重、面積擴大,待到第二年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什麼花,這個時候就出現了無花無產的情況,然後就開始慌了,到處尋找專家諮詢原因。

為什麼我這麼熟悉這種情況呢,就是之前一位種植了三年獼猴桃的好朋友帶著這樣的疑問來找我,問我是什麼原因?當然這種情況也不一定就是這個病害出現的,但是在經過他的詳細回憶之後我才給他確定了原因,就是頭一年的時候被危害了葉片導致提前掉落,而影響了樹體的花芽分化,也就是導致次年沒有花苞出現產量低的原因。

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危害獼猴桃葉片的病害包括蟲害也有很多,為什麼能確定是褐斑病呢?確定病因的方法就要從病害的症狀、規律、病原等多方面來綜合觀察了。那麼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獼猴桃褐斑病的發病症狀以及發病規律等詳細情況吧。

一、獼猴桃褐斑病的發病症狀是怎樣的?

根據多年觀察發現,獼猴桃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感病最初階段,葉片會形成黃褐色、水漬狀的小斑點。比如天氣潮溼的環境下,病斑會迅速發展,主要在葉片背面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並且病斑上有一層黃灰色黴層,中間散生許多小黑點,就是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獼猴桃褐斑病感染前期


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獼猴桃褐斑病感染後期

隨著病害的加重,受害葉片上的多個病斑相互融合就會形成不規則形的大病斑,然後使得葉片捲曲破裂,乾枯且易脫落,最後導致秋季早期落葉,影響次年的花芽分化。

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褐斑病嚴重導致的葉片乾枯掉落

二、獼猴桃褐斑病發生病原有哪些特點?發病時有什麼規律?

獼猴桃褐斑病屬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無性世代為一種半知菌亞門球殼孢目球殼科葉點黴屬葉點黴菌,以分生孢子器隨殘體遺落在地表上越冬,為來年的初侵染源。

次年春季氣溫回升後,在降雨條件下病葉上的分生孢子器釋放出分生孢子,借雨水飛濺,隨風傳播侵染葉片,侵入後新產生的病斑,繼續反覆侵染蔓延。四川於5~6月份開始發病,7~8月高溫25℃以上,高溼75%以上進入發病高峰期。秋季病情發展緩慢,但若9~10月份遇到高溫多雨天氣,病害仍然發生很重,就會導致早期落葉,基本要到11月份以後病害才會停止發展。

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褐斑病大量感染階段

雨水是誘發病害的重要條件。降雨早,降雨次數多,降雨量大,一般發病早且嚴重;雨季來臨較晚,或降雨少的年份,發病較晚或較輕;土壤瘠薄、排水條件差,栽培管理粗放的果園,發病亦很重。

所以結合褐斑病的發病規律來看,生長環境還是影響病害發生傳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可結合硬件條件進行改良,比如採用避雨設施,平時多增施有機肥等,都對預防病害發生有著一定的作用。

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大棚避雨種植獼猴桃

三、獼猴桃褐斑病該採用哪些防治方法才有效?

1.加強果園日常管理

改善園區環境,適當疏減枝葉,增加通風透光;多雨季節,清溝排水,降低園田溼度。增施有機肥料,特別是土壤瘠薄或缺肥的果園,更應施足有機肥,多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冬季清園

冬季樹體落葉後,及時開展園區的清理工作,使用石硫合劑或礦物油等進行園區殺菌消毒處理,並進行園內病殘體清除,隨時揀拾落地病葉帶出園區集中燒燬,以減少越冬菌源。

此病主要危害獼猴桃葉片,受害後葉片變褐乾枯,嚴重影響次年產量

獼猴桃冬季清園

3.藥劑防治

根據當地發病規律,在發病初期,採取藥劑防治。在掛果之前,通常用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8月份噴1~2次5%井崗黴素水溶性粉劑800倍液。

總結

結合獼猴桃褐斑病的發生規律與防治方法來看,病害前期的預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病蟲害的菌源往往都是從頭一年傳遞下來的,因此,冬季時候的園區消毒殺菌工作必須要進行,而且應該全面進行。同時平常時候的管理也不能忽視,多增施有機肥、鉀肥等增強樹體長勢,也對樹體增加抗病性有著很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