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为何没有宦官干政

封建社会朝堂之上有四大股势利存在,相互制衡,又相互依存,蛋糕就那么大,此消彼长!四大势利分别是皇权,文臣集团,外戚势利,太监集团!无论任何一个朝代,

这几种势利一般都是皇权伴随着某两种势利共同存在,这样的此起彼伏的三角关系是维持朝政平衡的利器!

比如汉朝是外戚与太监势利并存,而文臣只是外戚势利的附庸,而唐前期也是外戚与文臣的较量,及至武则天消灭关陇集团之后,唐以后的朝堂变为太监与文臣乃至藩镇之间的较量等等!

满清为何没有宦官干政

明朝由于朱元璋的选秀政策以及制度约束,成功遏制了外戚势利,终明一朝,始终没有外戚干政!因此围绕明代朝堂的是皇权文臣太监三股势力!

朱元璋穷苦出生,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勤勤恳恳,对他自己而言驾驭群臣没有任何问题,他也有足够的精力去跟文臣周旋,而后世之君则不同了,他们深宫长大,不可能像太祖一样勤政。

满清为何没有宦官干政

朱棣北平起兵而登基,朱棣成功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利用太监集团做谍报工作,因此朱棣继位之后,大胆启用太监,成立东厂直接对皇帝负责,一个独立的部门,因此明代的太监专权是寄生在皇权之下的,他们只是皇帝与文臣集团平衡的工具,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之后,文臣集团权利猛增,皇帝无法遏制,只能依靠太监集团制衡!终明一朝,太监集团始终被皇帝控制着,比如刘瑾魏忠贤之死,皇帝一句话的事!他们并不像汉唐那样可以废立皇帝甚至左右皇帝的生死!

满清为何没有宦官干政

明代朝堂皇帝文臣太监三角关系之间,皇帝始终在太监与文臣之间搞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后果就会很严重,嘉靖皇帝政治水平极高,他们把文臣与太监玩的团团转,因此他不上朝也能维持朝政正常运转,而万历则不行,一生被文官集团左右,索性文臣内部起了党争,也算暂时性的平衡!及至嬉宗利用魏忠贤打压文臣,平衡朝局,相对比较稳定,崇祯上台杀魏忠贤,灭太监集团,导致文臣集团一家独大,众正盈朝,而朝堂倾覆,大明灭亡!

满清据有天下,鉴于明代内阁制与太监集团对国家的危害,在结束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后,搞了个军机处,而军机处与内阁制不同,内阁制前期是作为皇帝的秘书存在,后面有了蓝批权,即可以代行批阅奏章,最终拿给皇帝拍板,这就为文臣做大提供了条件。而军机处不同,他们没有一点权利,只是皇帝完全的秘书班子,是皇帝的奴才,朝廷政策的搬运工,因此他们不可能做大,既然文官,外戚在满清被压制,那么皇帝就不需要利用太监来搞平衡,因此太监在满清也是奴才一样的存在了

满清为何没有宦官干政

中国历史是连续性的,前朝的灭亡总会给后世王朝提供某种借鉴,从而规避一些东西,因此中国的历史,封建制度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查漏补缺而为皇权服务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