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中國的教育?

us76


有一位同學給我傳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武作者寫的《中國教育體系不轉變將威脅孩子的生命》。

認知層次決定了一個人的階級層次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理念:認知層次決定了一個人的階級層次。

聯繫兩者,我們可以看到:

  • 首先,當你的認知層次比較低的時候,你很容易被別人煽風點火、被帶跑。

  • 其次,教育部和中國的教育問題在中國實際上是最適合被批評的對象,也是最好的替罪羊,但其實,中國的教育問題並不是表面的那麼簡單。

我曾經給很多中小學的校長做過心理諮詢的課程培訓,課程的內容是心理學和教育的完美結合。

在課程的開頭,我就跟學員們探討了中國教育本質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後來我發現,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大多數的心理學工作者不清楚,甚至絕大多數的教育者都不清楚,更遑論大多數的父母們了。

中國教育本質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那麼,中國教育問題的根源在哪裡?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探討清楚,那麼我們只能簡單思維、低層次的去看這個問題。

其實這些年我也做了很多關於高考、關於高三學生的自殺干預。印象特別深的是有一次,在高考前夕,某城市的一個重點高中的校長直接聯繫到我,希望我緊急買飛機票到他們的學校做危機干預,因為學校已經連續性發生兩起高三學生自殺事件了。

所以這些年,我也一直在關注中國教育這個問題。但是我之所以沒有輕而易舉的將問題的根源歸結於應試教育,是因為我知道問題的根源並不簡單。但是事實上,絕大多數人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假相關現象

在心理學裡,有一種現象叫做“假相關”,我們有時候會把兩個存在“假相關”的事情看作是因果關係。比如應試教育與自殺這兩件事,這兩者的確有一定的聯繫,但仔細思考,我們不難發現,這兩者是並沒有很強烈的因果關係的。

後來研究高中生的自殺問題時我發現,一個學生自殺的原因是多維度的,比如有些是學校裡的欺凌問題,有些是家庭關係、家庭教育問題,有些是孩子自身性格里面有易感因素的問題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將學生自殺問題的原因簡單歸咎於應試教育的問題。那樣學生自殺的悲劇並不會真正得到恰當的應對,結果就成了錯誤的心理學對人錯誤的引導。

還有一部分自殺與學生自身的壓力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高考是作為一種競爭形式存在的。而因為競爭帶來的恐懼,或者在競爭過程中產生的不恰當的應對方式,有些學生也會選擇自殺。

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維度的尋找問題的原因。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維度的尋找問題的原因。一方面,學校需要開展多方面的心理教育,以此來緩解學生們在競爭中所面對的壓力;另一方面,對競爭所帶來的的壓力可以做適度的調整。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競爭沒有了,學生就不會自殺了。因為如果大家不在高中階段高考的時候競爭,那最終有一天也會在大學、社會生活中面對競爭。事實上中國的大學競爭壓力遠小於西方大學的競爭壓力。人的一生,競爭是無時不刻的。說句不好聽的話,可能到了臨死的那一天,我們還要競爭一塊地來埋葬。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擁有龐大人口的國家。

如果我們想要降低高考給人帶來的高度競爭性,那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其實現在的教育制度也在改革,比如在初中升高中之前,就將一部分學生分流到職業高中,這部分學生就不需要在面對高考產生的巨大精神壓力了。他們雖然也可以參加高考,但是最主要的是他們必須完成關於未來職業的教育和考試。這種分流,也是緩解壓力的其中一種方法。

一部分學生被分流了,剩下一部分學生仍然要參加高考。這個時候,就要適度降低純粹的應試教育比重了,可以增加一些對學生應試教育之外的考核。事實上,這兩年中國高考改革的方向就是如此,但是很多家長們卻又不樂意了,這是為什麼呢?

素質教育來篩選人才,公平如何兼顧?

而問題就出在這裡。當我們不用一種像高考這樣單一劃線的方式去篩選人才,而是用其他的素質教育或其他的方法,來增加一個人除了高考以外的其他能被大學錄取的條件時。家長們擔心公平如何兼顧?

有著這樣認知的人有沒有想過這樣思考過:為什麼非要去設計這麼一個單一劃線的高考來篩選人才?

中國是一個擁有巨大精英群體的大國,據不完全統計,僅是篩選出的精英的數量和高智商人群的數量,可能都會超過某些國家的全部人口。這也說明我們國家不缺少聰明人,也不缺少精英,那為什麼我們要設計像高考這樣的應試教育制度呢?

這樣設計的背後,必定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

至此,相信有一部分聰明的讀者已經意識到,我們選擇高考這樣的應試教育制度一定有其必然性,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愚蠢的行為。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趙小明心理團隊


孫光友

岳陽市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教育領域創作者

一、我支持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職稱工資。

一是評定職稱的標準設置很難做到科學公平,也很難掌握。標準有人事部門的,有教育部門的,有各個學校的,五花八門,良莠不齊。

二是評定職稱的過程很難監控,貓膩太多。各種拉關係、走後門的事情太多太多,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不找關係肯定被刷,所以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找人幫忙,烏煙瘴氣。

三是評定職稱限制指標,晉升太慢,尤其是高級職稱,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機會評上,嚴重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

二、我支持用增加工齡工資的辦法代替職稱工資。

其一、從大面上來講,大幅度增加工齡工資,這是提高教師待遇、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

其二、這樣不分彼此、不分等級、對所有教師一視同仁的做法,最公平、最公正,最符合廣大教師的心意。

三、我支持完善績效工資。

完善績效工資,就可以打破大鍋飯體制。

目前教師績效工資發放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學校缺乏足夠的自主權。很多地方財政直接掌握績效工資的大頭,筆者所在地方是70%,名曰基礎績效工資,按職稱等級發放。學校只掌控績效工資的小頭,筆者所在地方是30%,按教師承擔的的課時任務發放。

財政發放的部分完全體現不了績效,學校發放的部分只體現了部分績效,都需要改革,真正體現績效工資的本質意義。

專注美好教育,共創美好生活。感謝關注《光哥說教育》!感謝點贊、分享、留言!

創建於2019.6.16


今天空氣流通暢


崇洋媚外不等於跪舔,但人家好的東西為什麼不能學習,全世界發達國家,都是個性化教育,而我們的灌輸式早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了,雖然國情不同,不能照本宣科,但也應該借鑑一下能夠落地執行的東西,教育改革已經刻不容緩,現在這樣的模式,只能培養乖孩子,書呆子和利己主義者,讓國家的未來堪憂。動不動就有人打著重視教育的旗號呼籲還要給教師漲工資,這麼多問題不解決,沒完沒了的漲工資到底能解決什麼?另外,對教師隊伍的考核,應該充分考慮家長及整個社會的意見,不能只由教育部門自己說了算,教師崗位,必須能上能下(其他任何崗位都應該一樣),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淘汰那些尸位素餐的垃圾,整個國家才能充滿活力。


純真的傑


我詬病的主要有三點。

第1個是填鴨式教育。

沒有好奇心,啟發和引導,只有背背記記。

第2是過度教育

中國真的需要這麼多本科生研究生嗎?

月嫂月入一兩萬說明了什麼?

第3是 大而全的教育,基礎教育時間過長。

我認為初中以上就可以進行專業職業方向的教學

補充第4.是教師素質隊伍之低

除了專業知識不足之外,更缺乏心理上修養,社會上閱歷見識。我認為教師的聘用首先要考核和評估心裡是否健康。。。

現在的教師,尤其是小學老師,自己的心小的像個火柴盒。根本容不下孩子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力。。超出自己的認知,便打壓你,讓你碰個頭破血流。。。教師的自尊心和權威大於一切。。

這種教育,將天賦不同的孩子逼上同一個賽道。

要求不同的花,按照同一時間同一個標準開放。

這不是在培養中國的花朵,是在摧殘,坑殺

在比自己智力體力弱小的孩子面前當幾年老師,再被家長慣著,便有了一種錯覺,忽然偉光正起來,忘了自己上學時也是一個挺不濟一個人。


Ray的日常


我是不太喜歡現在的教育情況

我們家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所以經常向周邊的朋友去了解上小學的情況,說真的現在的小學生真的很累,也可能是我們這個城市的原因,我不知道別的地區怎麼樣,我身邊上小學的孩子,每天基本沒有玩的時間,好多家長都說孩子寫作業到很晚,這才是小學生啊,比我那時候上中學都累⊙﹏⊙。

除了在學校裡學習,還一個就是課外的補習,朋友們告訴我,英語,數奧是必須要報的,特長班還得包,因為考試的時候考的不只是在學校學的,而是你報班學的東西,孩子要不學的話根本不會,你說能不報嗎,還有特長班,我們算是少的了,現在只報了兩個,一個美術,和一門樂器,覺得對她以後有幫助才學的,別的都沒有上,我時常告訴孩子,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會的,每個人和每個人不同,他會的不一定你會,你會的別人也不一定會,只要把自己的學好就行了。

現在的社會,現在的家長造就了現在的教育狀態。我不是一個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人,但是朋友的一句話讓我不知怎辦才好,我說“我就喜歡讓孩子多玩玩,幹什麼報那麼多班,多累啊。”朋友卻說“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感受,別人的孩子都會,為什麼我不會,是我不夠好嗎?”我的心很亂,我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對不對,我相信有很多的人和朋友的想法差不多,所以才造就了現在的教育狀態,我並不是不讓孩子學習,而是不喜歡為了成績而學習,我會教會孩子如何去努力,如何去堅持,去教會孩子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奮鬥,而不是隻看中學習成績,沒有了自己的思想,成為學習的機器。

希望能為孩子真正的減負,不是說說而已,而不是隻為了學習成績而學習。


獨角獸童年




大家都知道從字面來說教育就是教書育人。把孩子往學校一送,任由學校來管理!而誰又知道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它的定義是什麼?今天呢,我就我作為老師職業的角度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何為教育的意義

就像我剛才說的,教育他的本身就是一場生命的開始,具有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義。他並不是單純的從書本中對知識的研讀,而是從中間開啟心智,通過不斷的學習,把學識涵養能與社會融合並發展,最後促成一種精神的昇華。

人們對教育定義的認知

教育的本身就是有目的性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進行的活動。以現在我們所擁有的經驗啊,學識卻探索,去推敲,解釋出社會上各種現象,問題自己行為的發生!說白了,就是讓我們用一種相對成熟或者理性的思維來進行認知對待,讓事物的本身更接近它本身的存在!

教育呢!本身就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這個期間可能會有自己對知識主觀或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從而樹立人作為個體單獨存在在社會上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的來源

古有孔孟之道,諸子百家。無論他們弘揚的理念是什麼!但是他們有一點是非常正確的,就是在現有社會上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傳授知識,以達到應有的規則,應有的社會秩序!這也就是教育一詞的來由,源自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也就是教育來源的根本意義!

教育的發展


由於現在社會的多元化發展,而教育又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教育類別。

一,社會教育。就是一切有目的去影響人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學校教育。在古時候的受教育的條件很苛刻。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的起學。而現在不僅僅有全日制的學校教育,還有半日制,業餘學校教育,函授教育,自學,成人教育,更有現在也比較認可的網絡教育!

教育發展中的不公平性及解決方案



任何事情都是兩面性,有他的存在,必然會有他的矛盾。教育也一樣。

一,城鄉教育的不公平,以及區域教育之間的不公平,還有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教育的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所面臨的教育問題。

二,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普及,但是很多地方還沒有完全落實。但是中共中央為了扶持教育的失衡,啟動了西部計劃。這也是我們朝著更好的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總結

所以說,知識就像是蒲公英,而教育就像是那風。只要吹起來,種子就會隨風飄散。而我們要解除教育上的問題,需得持之以恆,任重而道遠!加油!中國教育!


吳老師戲說韓語


目前,中國的教育提倡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中國的教育一直處於不斷向前發展之中,雖然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是整體上還是很健康的。


目前,中國的教育覆蓋幼兒、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高等教育,可以說能夠滿足一個人一輩子的教育需求。現在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給予兒童的受教育權予以法律保護,讓所有中國兒童都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很大,而國家為了保障數以億計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的教育,可謂是投入了巨大的財政支持的,這也是國家送給老百姓一項偉大的社會公共福利,減輕了中國家庭的教育負擔。


目前,中國還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多樣性的發展平臺,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為各行各業培養和儲備人才。由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技術需要人才的推動,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促進教育的發展,同時也推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教育成就了個人的發展,而個人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發展。


中國的教育還處於發展之中,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髮展中,而且與其他發達國家的教育合作也在不斷髮展和豐富之中。未來,由於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的教育一定會在國際中產生更大的影響。


驍蒙


正月十六,這個日子是衡水高三老師在放假前“許諾”給學生們開學的日子,毫無徵兆的提前開學,點燃了高三學子心中一把怒火,揭竿起義,反抗不公,史稱“二二四”運動。

“二二四”在網上引起不小的波浪,大家對這一件事議論紛紛。有人說,孩子們“不領情”,辜負了老師們的一番心意。有人說,這事學校做的不對,既然已經許諾,為何違約,學校要教給學生不守誠信嗎?等等。網上說法褒貶不一,有人讚許有人貶低。歸根到底,小編認為是“中國式教育”的鍋。

鄰居家大姐每天定時播放莫扎特的《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的《月光交響曲》等作為腹中胎兒的胎教音樂。有的準媽媽則準備英文名著等作為胎教素材。不知腹中胎兒能否聽懂,反正小編我是聽不懂的。準媽媽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從胎教做起。當孩子到了一定歲數,就給孩子報名珠心算班、英文興趣班、繪畫班、樂器班等等。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學,總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幼兒園要雙語教學,小學初中要貴族學校,名牌學校,再到高中,更是要上好學校。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校老師教,在家請家教補習,家中開銷最大的不在衣食住行,而是孩子的教育。不僅家長關心孩子的教育,老師也很關心自己教學水平,雖然每位老師留下的作業不多,可幾科老師留的作業加起來,讓孩子及孩子家長倍感壓力:從放學到家,刨除吃飯的時間,其餘時間都在寫作業,寫到夜裡十二點也寫不完,第二天還要早起上學、上班。部分家長坐不住了,這樣下去孩子的身體是吃不消的,家長也吃不消。對此,某省下令:“做作業超過十點,只需家長簽字便不用再寫”,聽著很好,就是不知道實行起來效果怎麼樣。

前些日子,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馬化騰遊戲毀了中國下一代。在今年春節回老家拜訪親友們,弟弟妹妹們(大多15歲左右)不是“王者榮耀”就是“大吉大利”(騰訊遊戲),小編表示他們的圈子我進不去,只能跟家人打打麻將。不難看出騰訊遊戲對青少年有很大的影響,網上搜索相關新聞也是很多,因此才有了“馬化騰遊戲毀了中國下一代”的說法。對此說法,網上亦是議論紛紛,在此不做評價。

少年強則國強,小編認為不少家長可能做得有點過火,過分的期待只會得到失望,揠苗助長會導致顆粒無收。孩子就是祖國的花朵,他們需要快樂的成長。


雜談紀要柳吹風


中國教育是典型的應試教育。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教出“書呆子”,小小年紀戴上眼鏡,除了,作業,補課沒有別的社會活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不能等應試教育毀掉了一代又一代我們才覺醒。九零後,已經長大了零零後也上高中了,教育還是從前教育,人已經換了好多茬,是不是能探索出寓教於樂的新方法,改變現狀呢?

書本浪費又是新課題。能不能推行全國書本五年一換,然後上一年的孩子留給下一年級,練習冊,習題冊,加上筆記用於終考(小學,初中,)這樣的話一年能省下多少錢?我不敢想象,但是一定能減輕每一個家庭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