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Curran:远离完美主义的陷阱

完美主义,或者追求完美,通常被认为是优点,但过于追求完美其实是违反人性的,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厌食症、暴食症、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追求完美的人通常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更多时候感受到的是失落和不满,陷入自我挫败的循环。


Thomas Curran:远离完美主义的陷阱


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柯伦(Thomas Curran)探索了完美的压力在我们的社交媒体、学校、工作中如何推动精神疾病的增加,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人无完人,请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以下是演讲实录:

来源|TED

作者|Thomas Curran


01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你们听过这话多少次了呢?也许是在和朋友一起喝酒时,也许是和家人一起过感恩节时。


这是人人钟爱的小缺点,在求职面试中,人们现在对于最后一个,也是最难的问题,往往有共同的回应:「我最大的缺点是?我是完美主义者。」


像这样会阻碍我们进步的东西,很明显,有如此多的人非常乐意举起手承认我们是完美主义者。但一个有趣和严肃的观点是,因为我们对完美的艳羡是如此普遍,以致我们从没真正停下来质疑这个观点本身。


我们和我们的社会存在颂扬完美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倾向于把完美主义作为价值的象征,成功的象征。


然而,在我研究完美主义的过程中,我很少看到有证据表明,完美主义者会更加成功。恰恰相反——他们感到失落和不满,处于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完美感觉之中。


我们从临床病例报告中得知,完美主义掩盖了许多心理上的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厌食症,暴食症甚至是自杀的想法。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过去 25 年中,我们看到完美主义出现的频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同时,我们在年轻人中看到的精神疾病病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仅是美国的自杀率在过去 20 年间就上升了 25%。我们在加拿大和英国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


02

我们的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完美主义的现象也层出不穷。社会的变化反映了个人认同感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年轻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互动方式的差异。


我们这个卓越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包括不受限制的选择和个人自由,我们认为这些特征导致了这个问题的流行程度。


让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今天的年轻人更专注于追求完美的生活和生活方式,也就是个人形象,地位和财富方面的影响力。皮尤数据显示,出生于 1980 年代晚期的美国年轻人认为物质富裕是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的人数比例比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高出了 20%。


年轻人也比老一代人借贷更多,他们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花在形象商品和身份财产上。这些财产,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如今非常生动地展示在无处不在的Instagram、Facebook 和 SnapChat 等社交媒体上。


在这个新的视觉文化中,完美的外表远比现实重要。如果我们为年轻人提供的现代景观的一面是如此的奢华,即有一种完美的生活,有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那么另一面就肯定是工作。对于那些迫切需要它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遥不可及的。至少人们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这是美国梦的核心思想。机遇、任人唯贤、自力更生、努力工作。天道酬勤的观念。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命运的主宰。这些观念将我们的财富、地位和形象与我们与生俱来的个人价值联系起来。


当然,这完全是梦幻泡影。因为即便有平等的机会,我们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想法仍然为年轻人掩盖了一个更为黑暗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受制于一个几乎正在进行的经济评判。


指标、排名、排名表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并被用来将年轻人在校园中划分等级。教育是第一竞技场,在那里测验是如此的公开,度量指标被用来当作工具去提升标准和表现。


人们小小年纪就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美国大城市的高中生,从学前班到 12 年级结束,总共要参加 112 次强制性标准化考试。


难怪年轻人报告说,在现代生活的中心有一种强烈的奋斗、表现和成就的需要。他们习惯于用严格而狭隘的分数、百分位数和排名表来定义自己。


这是一个以他们的不安全感为牺牲品的社会。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以及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缺乏安全感。这是一个放大他们不完美的社会。


每一个缺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挫折,都增加了下一次要表现更完美的需要,否则,坦率地说,你就是一个失败者。这种缺陷和不足的感受尤其明显——只需要跟年轻人聊聊就知道。「我该怎么看,我该怎么做?」「我应该像那个模特,我的粉丝应该像那个 Instagram 上的意见领袖一样多,我必须在学校做得更好。」


03

在为很多年轻人做导师的角色中,我亲眼看到了完美主义这些活生生的影响。有一个学生我仍然记忆犹新。约翰(不是真名)是个雄心勃勃,勤奋好学的人,并且从表面上看,他有非常高的成就,常常成绩排名第一。


然而,不管约翰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他似乎总是把自己的成就视为可悲的失败,在与我交谈时,他会公开谈论他是如何令自己和他人失望的。约翰的理由很简单:他比别人努力那么多,却只获得同样的成绩,这怎么能叫成功呢?


这就是约翰的完美主义,他坚持不懈的工作理念只是在向自己和他人暴露他内心的弱点。像约翰这样的例子说明了完美主义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的危害性。


与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完美主义从来不是关于完善事物或完成任务。这跟追求卓越无关。约翰的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根源上讲,完美主义在于完善自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完善不完美的自己。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座成就的大山,完美主义让我们想象自己在扩张。我们对自己说,「一旦我抵达巅峰,那么人们就会认为我是完美的,我是有价值的。」


但完美主义不会告诉我的是,一旦我们抵达那个巅峰,我们将再次被召唤到不安全与耻辱的新低地,只得再次攀登那个高峰。这就是自我挫败的循环。在追求无法达到的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就是走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难治疗。


04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几十年了,完美主义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但从来没有一个好方法能衡量它。直到 1980 年代晚期,当时有两个加拿大人,保罗·休伊特和戈登·弗雷特,发明了一种自我报告的完美主义评估方法。


没错,各位,完美主义是可以评估的,它本质上是抓住了完美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


第一个是自我导向型的完美主义,追求完美的非理性欲望:「我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完美。」


第二种是社会定向型完美主义,对社会环境对他们要求过高的感觉:「我感到其他人对我要求太高了。」


第三种是其他导向型的完美主义,不切实际的标准强加于人:「假如我让人做事情,我期待结果是完美的。」


研究显示这三种完美主义要素与精神健康受损相关,包括高度抑郁,高度焦虑和自杀意愿。


但是,到目前为止,完美主义最成问题的要素是社会定向型的完美主义。那种每个人都期待我完美的感觉。这种完美主义要素与严重的精神疾病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我把对完美的强调放在了首位,我很好奇这些完美主义的要素是否在改变。


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系亲属关系方面,但我们想在更广泛的层面看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收集了自保罗和戈登提出完美主义测量方法以来的 27 年里的所有数据,并且单独分析了大学生的数据。


结果发现有超过 4 万位来自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大学的年轻人,有这么多数据在手,我们开始观察是否存在趋势。我们总共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去收集,批量处理这些数据,并撰写我们的报告。


但这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分析揭开了一些让人警醒的事情。所有这三个完美主义要素都在随着时间增长。但目前看,社会定向型的完美主义增长最快。


在 1989 年,只有 9% 的年轻人报告达到临床程度的社会定向型完美主义。这些水平在临床人群中非常常见。到 2017 年,这个数据翻倍到 18%。


到 2050 年,基于我们测试的模型预估,几乎 3 个年轻人中就有 1 个人会报告临床水平相关的社会定向型完美主义。记住,这种要素的完美主义跟严重的精神疾病有最大的相关性,而且这是有原因的。


Thomas Curran:远离完美主义的陷阱


社会定向型完美主义者感到一种无休止的满足其他人期望的需求。即便他们达到了满足昨天对完美的期望,他们也会把标准提到更高的程度,因为这些人相信他们做得越好,他们就被期望做得更好。这孕育了深深的无助感,甚至更糟糕,绝望感。


还有希望吗?当然存在希望。完美主义能够,也应该坚持特定的事情——通常是聪明、有抱负、认真、勤奋。


是的,治疗是复杂的。但要有一点自我宽慰,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对自己宽容一点,可以把这些品质更多地转化为个人平静和成功。我们作为护理人员也可以有所行动。


05

完美主义是在我们性格形成阶段形成的,所以年轻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当他们努力过但却失败时,父母可以无条件地支持他们的孩子。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父母们可以尽量避免成为望子成龙的直升机父母,当父母把孩子的成败当作自己的事情时,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焦虑。


但最终,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我们如何构建社会和我们的社会过度强调竞争,评估和测试是否有利于年轻人这个重要的问题。


公众人物常说,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压力,年轻人需要更强的适应力。但我认为,这恰恰表明了我们在逃避核心问题,因为我们首先有共同的责任去创造一个年轻人不需要感觉必须那么完美的社会和文化。


别自欺欺人了。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对一代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生活在无时无刻不在的指标,排名表和社交媒体的聚光灯下,完美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他们在生活中缺乏比他们的外表或在他人面前的表现更重要的目标。


他们能做什么呢?每次当他们从巅峰跌落,他们看不到其他选项,只得努力再次攀登那个高峰。古希腊人知道,在同一座山上上上下下不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他们对地狱的想象是一个叫西西弗斯的人,注定要永远把同一块巨石推上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次次滚下来,并不得不重新再来。只要我们教年轻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比这种无望的追求完美更真实或更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使后代遭受同样的徒劳和绝望。


这样我们还要面对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无限的完美本质上是违反人性的?人无完人。如果我们想要帮助我们的年轻人逃出完美主义的陷阱,那么就要告诉他们,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我们常常会遭遇挫折,但没关系。


Thomas Curran:远离完美主义的陷阱


失败不是软弱。如果我们想帮助我们的年轻人摆脱这种不可能完美的自我挫败的陷阱,我们就需要在一个不再抱有同样幻想的社会中抚养他们。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要年轻人享受精神上,情感上心理健康上的快乐,那么我们就要邀请他们去赞美和接纳不完美,把它作为日常生活和关爱中正常而自然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