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Curran:遠離完美主義的陷阱

完美主義,或者追求完美,通常被認為是優點,但過於追求完美其實是違反人性的,會導致很多心理問題,比如抑鬱、焦慮、厭食症、暴食症、甚至會產生自殺的想法,追求完美的人通常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反而更多時候感受到的是失落和不滿,陷入自我挫敗的循環。


Thomas Curran:遠離完美主義的陷阱


社會心理學家托馬斯·柯倫(Thomas Curran)探索了完美的壓力在我們的社交媒體、學校、工作中如何推動精神疾病的增加,尤其是在年輕人中。人無完人,請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以下是演講實錄:

來源|TED

作者|Thomas Curran


01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你們聽過這話多少次了呢?也許是在和朋友一起喝酒時,也許是和家人一起過感恩節時。


這是人人鍾愛的小缺點,在求職面試中,人們現在對於最後一個,也是最難的問題,往往有共同的回應:「我最大的缺點是?我是完美主義者。」


像這樣會阻礙我們進步的東西,很明顯,有如此多的人非常樂意舉起手承認我們是完美主義者。但一個有趣和嚴肅的觀點是,因為我們對完美的豔羨是如此普遍,以致我們從沒真正停下來質疑這個觀點本身。


我們和我們的社會存在頌揚完美的現象說明了什麼?我們傾向於把完美主義作為價值的象徵,成功的象徵。


然而,在我研究完美主義的過程中,我很少看到有證據表明,完美主義者會更加成功。恰恰相反——他們感到失落和不滿,處於一種揮之不去的不完美感覺之中。


我們從臨床病例報告中得知,完美主義掩蓋了許多心理上的問題,包括抑鬱,焦慮,厭食症,暴食症甚至是自殺的想法。

更讓人擔憂的是在過去 25 年中,我們看到完美主義出現的頻率以驚人的速度上升。


同時,我們在年輕人中看到的精神疾病病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僅是美國的自殺率在過去 20 年間就上升了 25%。我們在加拿大和英國也看到了類似的趨勢。


02

我們的研究顯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完美主義的現象也層出不窮。社會的變化反映了個人認同感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年輕人之間,以及他們與周圍環境互動方式的差異。


我們這個卓越的、以市場為基礎的社會有一些獨特的特徵,包括不受限制的選擇和個人自由,我們認為這些特徵導致了這個問題的流行程度。


讓我給你們舉個例子。今天的年輕人更專注於追求完美的生活和生活方式,也就是個人形象,地位和財富方面的影響力。皮尤數據顯示,出生於 1980 年代晚期的美國年輕人認為物質富裕是他們最重要的人生目標的人數比例比他們的父輩和祖輩高出了 20%。


年輕人也比老一代人借貸更多,他們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花在形象商品和身份財產上。這些財產,他們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如今非常生動地展示在無處不在的Instagram、Facebook 和 SnapChat 等社交媒體上。


在這個新的視覺文化中,完美的外表遠比現實重要。如果我們為年輕人提供的現代景觀的一面是如此的奢華,即有一種完美的生活,有一種完美的生活方式,那麼另一面就肯定是工作。對於那些迫切需要它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是遙不可及的。至少人們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這是美國夢的核心思想。機遇、任人唯賢、自力更生、努力工作。天道酬勤的觀念。最重要的是我們對自己命運的主宰。這些觀念將我們的財富、地位和形象與我們與生俱來的個人價值聯繫起來。


當然,這完全是夢幻泡影。因為即便有平等的機會,我們有主宰自己命運的想法仍然為年輕人掩蓋了一個更為黑暗的事實,那就是他們受制於一個幾乎正在進行的經濟評判。


指標、排名、排名表已經成為衡量學生成績的標準,並被用來將年輕人在校園中劃分等級。教育是第一競技場,在那裡測驗是如此的公開,度量指標被用來當作工具去提升標準和表現。


人們小小年紀就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在美國大城市的高中生,從學前班到 12 年級結束,總共要參加 112 次強制性標準化考試。


難怪年輕人報告說,在現代生活的中心有一種強烈的奮鬥、表現和成就的需要。他們習慣於用嚴格而狹隘的分數、百分位數和排名表來定義自己。


這是一個以他們的不安全感為犧牲品的社會。他們對自己的表現以及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缺乏安全感。這是一個放大他們不完美的社會。


每一個缺點,每一個意想不到的挫折,都增加了下一次要表現更完美的需要,否則,坦率地說,你就是一個失敗者。這種缺陷和不足的感受尤其明顯——只需要跟年輕人聊聊就知道。「我該怎麼看,我該怎麼做?」「我應該像那個模特,我的粉絲應該像那個 Instagram 上的意見領袖一樣多,我必須在學校做得更好。」


03

在為很多年輕人做導師的角色中,我親眼看到了完美主義這些活生生的影響。有一個學生我仍然記憶猶新。約翰(不是真名)是個雄心勃勃,勤奮好學的人,並且從表面上看,他有非常高的成就,常常成績排名第一。


然而,不管約翰取得了多大的成績,他似乎總是把自己的成就視為可悲的失敗,在與我交談時,他會公開談論他是如何令自己和他人失望的。約翰的理由很簡單:他比別人努力那麼多,卻只獲得同樣的成績,這怎麼能叫成功呢?


這就是約翰的完美主義,他堅持不懈的工作理念只是在向自己和他人暴露他內心的弱點。像約翰這樣的例子說明了完美主義作為一種生存方式的危害性。


與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完美主義從來不是關於完善事物或完成任務。這跟追求卓越無關。約翰的案例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根源上講,完美主義在於完善自我。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完善不完美的自己。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座成就的大山,完美主義讓我們想象自己在擴張。我們對自己說,「一旦我抵達巔峰,那麼人們就會認為我是完美的,我是有價值的。」


但完美主義不會告訴我的是,一旦我們抵達那個巔峰,我們將再次被召喚到不安全與恥辱的新低地,只得再次攀登那個高峰。這就是自我挫敗的循環。在追求無法達到的完美時,完美主義者就是走不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很難治療。


04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幾十年了,完美主義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但從來沒有一個好方法能衡量它。直到 1980 年代晚期,當時有兩個加拿大人,保羅·休伊特和戈登·弗雷特,發明了一種自我報告的完美主義評估方法。


沒錯,各位,完美主義是可以評估的,它本質上是抓住了完美主義的三個核心要素。


第一個是自我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追求完美的非理性慾望:「我要努力做到儘可能完美。」


第二種是社會定向型完美主義,對社會環境對他們要求過高的感覺:「我感到其他人對我要求太高了。」


第三種是其他導向型的完美主義,不切實際的標準強加於人:「假如我讓人做事情,我期待結果是完美的。」


研究顯示這三種完美主義要素與精神健康受損相關,包括高度抑鬱,高度焦慮和自殺意願。


但是,到目前為止,完美主義最成問題的要素是社會定向型的完美主義。那種每個人都期待我完美的感覺。這種完美主義要素與嚴重的精神疾病有很大的關係。


今天我把對完美的強調放在了首位,我很好奇這些完美主義的要素是否在改變。


迄今為止,這一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系親屬關係方面,但我們想在更廣泛的層面看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收集了自保羅和戈登提出完美主義測量方法以來的 27 年裡的所有數據,並且單獨分析了大學生的數據。


結果發現有超過 4 萬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大學的年輕人,有這麼多數據在手,我們開始觀察是否存在趨勢。我們總共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去收集,批量處理這些數據,並撰寫我們的報告。


但這是值得的,因為我們的分析揭開了一些讓人警醒的事情。所有這三個完美主義要素都在隨著時間增長。但目前看,社會定向型的完美主義增長最快。


在 1989 年,只有 9% 的年輕人報告達到臨床程度的社會定向型完美主義。這些水平在臨床人群中非常常見。到 2017 年,這個數據翻倍到 18%。


到 2050 年,基於我們測試的模型預估,幾乎 3 個年輕人中就有 1 個人會報告臨床水平相關的社會定向型完美主義。記住,這種要素的完美主義跟嚴重的精神疾病有最大的相關性,而且這是有原因的。


Thomas Curran:遠離完美主義的陷阱


社會定向型完美主義者感到一種無休止的滿足其他人期望的需求。即便他們達到了滿足昨天對完美的期望,他們也會把標準提到更高的程度,因為這些人相信他們做得越好,他們就被期望做得更好。這孕育了深深的無助感,甚至更糟糕,絕望感。


還有希望嗎?當然存在希望。完美主義能夠,也應該堅持特定的事情——通常是聰明、有抱負、認真、勤奮。


是的,治療是複雜的。但要有一點自我寬慰,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對自己寬容一點,可以把這些品質更多地轉化為個人平靜和成功。我們作為護理人員也可以有所行動。


05

完美主義是在我們性格形成階段形成的,所以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傷害。

當他們努力過但卻失敗時,父母可以無條件地支持他們的孩子。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父母們可以儘量避免成為望子成龍的直升機父母,當父母把孩子的成敗當作自己的事情時,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焦慮。


但最終,我們的研究提出了我們如何構建社會和我們的社會過度強調競爭,評估和測試是否有利於年輕人這個重要的問題。


公眾人物常說,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新壓力,年輕人需要更強的適應力。但我認為,這恰恰表明了我們在逃避核心問題,因為我們首先有共同的責任去創造一個年輕人不需要感覺必須那麼完美的社會和文化。


別自欺欺人了。創造這樣一個世界對一代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們生活在無時無刻不在的指標,排名表和社交媒體的聚光燈下,完美主義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他們在生活中缺乏比他們的外表或在他人面前的表現更重要的目標。


他們能做什麼呢?每次當他們從巔峰跌落,他們看不到其他選項,只得努力再次攀登那個高峰。古希臘人知道,在同一座山上上上下下不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他們對地獄的想象是一個叫西西弗斯的人,註定要永遠把同一塊巨石推上山,只能眼睜睜看著它一次次滾下來,並不得不重新再來。只要我們教年輕人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什麼比這種無望的追求完美更真實或更有意義的事情,那麼我們將使後代遭受同樣的徒勞和絕望。


這樣我們還要面對一個問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無限的完美本質上是違反人性的?人無完人。如果我們想要幫助我們的年輕人逃出完美主義的陷阱,那麼就要告訴他們,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遭遇挫折,但沒關係。


Thomas Curran:遠離完美主義的陷阱


失敗不是軟弱。如果我們想幫助我們的年輕人擺脫這種不可能完美的自我挫敗的陷阱,我們就需要在一個不再抱有同樣幻想的社會中撫養他們。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想要年輕人享受精神上,情感上心理健康上的快樂,那麼我們就要邀請他們去讚美和接納不完美,把它作為日常生活和關愛中正常而自然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