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宗旨是推翻專制王朝,為什麼拿破崙還要稱帝!

前言: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想要提高平民階級的稅收。他聯合了貴族、教士階級,要在“三級”會議上面通過這個決議,不料平民階級在面對不利局面時,直接宣佈脫離三級會議,組建新國民議會與路易十六抗爭。隨後,路易十六動用軍隊,想強制解散國民議會,激起平民階級的武裝反抗,革命爆發。

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專制王朝,建立了共和制的政府,此後法國就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而除了反法聯盟這個禍患之外,法國內部還有一個隱憂,就是政府合法性的問題。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宗旨是推翻專制王朝,為什麼拿破崙還要稱帝!

路易十六是波旁王朝的王室,而波旁王朝在法蘭西的統治已經持續了幾百年時間。“大革命”雖然推翻了波旁王朝,但在法國人心中,波旁王朝的正統性和合法性還是最高的。所以,即使拿破崙拯救了法國,控制了權力,但他的地位在很多法國人心中並不具有很強合法性:他與波旁王朝的國王不同,無法從家族血統和神聖性上證明統治的正當性。所以在很多人心目中,波旁王室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即使路易十六被處死,掌權者也應該是波旁王室的其他成員,而不是革命黨或者拿破崙。這是拿破崙的一個困境,但是也並非沒有解決辦法,因為他知道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有賴於他自己的榮耀和他給法蘭西帶來的榮耀。榮耀換來的支持,比血統更為廣泛。於是,拿破崙選擇稱帝。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宗旨是推翻專制王朝,為什麼拿破崙還要稱帝!


讀到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拿破崙稱帝與他地位合法性有什麼關係?

我們前面說過,之前國王、皇帝的合法性來源於自身的血統,不僅法國如此,整個歐洲都是如此。比如,奧地利皇帝必須來自哈布斯堡家族,普魯士國王必須來自霍亨索倫家族。而拿破崙稱帝的目的,就是為了顛覆這種模式。從他開始,皇帝合法性的來源,不再是血統而是人民。

所以,拿破崙執政之後就廢除了貴族制,所有人身份一律平等,沒有血統的高下,終止了血統觀念。然後,他修改憲法,規定法蘭西可以有皇帝,但皇帝必須通過民選。這就是剛才說的,皇帝的合法性的來源,不是血統,而是人民。最終,拿破崙在選舉中獲得350萬贊成票,成功當選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你看,徹底改變皇帝合法性的來源,才是拿破崙稱帝的終極目的。所以,他才在加冕儀式中說:我是全民公投的皇帝,我為自己加冕。同時,他也發誓:只為法蘭西人民的利益、幸福與榮耀而統治。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宗旨是推翻專制王朝,為什麼拿破崙還要稱帝!


也正是因為有這個轉變,拿破崙被認為:“是現代法國的奠基人”。在此之前,法國是波旁王朝的法國,甚至是國王個人的法國。路易十四就曾經說過:法蘭西完全屬於國王本人。但從此以後,法國是法蘭西人的法國。所以,在拿破崙的理解中,共和與專制的區別,不在於是否有皇帝,而在於究竟為了誰而統治。為血統和家族統治就是專制,為人民而統治就是共和。因此,拿破崙才會說:帝國政府是另一種類型的共和國。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宗旨是推翻專制王朝,為什麼拿破崙還要稱帝!


而最能證明拿破崙誓言的,就是他頒佈的《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法典》是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即以保護人民利益為核心的法律,所以也叫《民法典》。法典的具體內容雖然有很多,但核心原則只有三條:自由平等、財產所有權保護和契約自治。這部法典不是拿破崙的政治作秀,因為在他正式稱帝之前,這部法典已經頒佈實施了。

其中很多現代民法的原則和規範都是由《拿破崙法典》確立的。比如,法典中有將近1/3的條款都在強調和確保個人財產的不可侵犯性。這部法典不但在法國沿用至今,還成為很多國家的民法範本。對於這部法典,拿破崙非常自豪,他甚至說:我最偉大的事業,不是打贏了幾十場勝仗,而是這部法典。

儘管有反對者認為,這部法典的內容並不是拿破崙撰寫的,因此不應該把功績算在拿破崙頭上。但如果沒有拿破崙的推動,這部法典就不可能問世。而且,儘管拿破崙不是內容的制定者,但他是完全認可法典內容和精神的。

不過,既然拿破崙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野心家,而是一個為法國人民統治的政治家,那他為什麼那麼熱衷於擴張呢?他對外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法國人民的利益,還是為了自己的個人野心?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宗旨是推翻專制王朝,為什麼拿破崙還要稱帝!


客觀來說,拿破崙對外擴張的行為,確實是因為個人的野心。但“野心”和“野心”還不一樣,有些人的野心,是為了征服和掠奪,但拿破崙的野心不是為了征服其他國家,然後統治其人民,他想要的是重建歐洲的秩序。

自從西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歐洲就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中途雖然短暫的恢復統一,但很快又四分五裂。拿破崙的理想,是終止歐洲群雄割據,紛爭不斷的狀態,建立起一套以法國為中心的新秩序。

所以,拿破崙的對外擴張有兩個特點:第一,他很少真的進行徹底征服,大多數戰敗國都保持相對獨立,只是在某種程度上服從於法國而已。第二,拿破崙基本不會壓迫服從國,而是對其推廣法國的改革和理念。比如,荷蘭、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都接受了《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的最終理想,不是徹底統一歐洲,而是建立歐羅巴合眾國,一個國家組成的聯合體。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歐洲應該以美利堅合眾國或者希臘城邦為模板創建歐羅巴合眾國。歐洲應該成為一個民族,每個人都會覺得是在自己的祖國內部旅遊。這是大勢所趨,或遲或早,這樣的聯合終將到來。”也就是說,拿破崙並不想成為歐洲的統治者,他是想讓歐洲形成一個聯盟,法國是聯盟的核心。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宗旨是推翻專制王朝,為什麼拿破崙還要稱帝!

通過以上分析拿破崙的政治理念和行為邏輯,我們可以得出三個結論:首先,儘管拿破崙成立了一個帝國政府,自己當了皇帝,但在他的理念中:帝國只是另一種共和國。其次,拿破崙頒佈的《民法典》,證明了他真的是在為人民的利益而統治。最後,拿破崙的對外擴張,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建立一個歐羅巴合眾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