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文·段宏剛

保存文化、傳播信息、記錄歷史,是文字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國的文字,主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形意文字”,也叫象形文字、表意文字、筆畫文字,主要代表有漢字。形意文字在本質上是一種圖畫符號,依靠筆畫符號在平面上的有序排列來記錄信息,能體現出豐富而抽象的文化含義,表達語音只是次要作用。

看到一個漢字即使不認識,也不曉得讀音,但是,根據字體結構和偏旁部首,完全能推斷出這個字表達的意思,甚至猜出讀音,這是漢字最大的優勢。

另一種是“字母文字”,也叫拼音文字,主要代表有拉丁文和阿拉伯文。字母文字是在“形意文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筆畫符號被簡化成標準化的字母符號,記錄信息和文化的作用被大幅度弱化,僅僅用來表達音節,無法表達文字本身的內涵。

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甲骨文

面對一個由字母組成的陌生單詞,根據語法容易拼讀出讀音,但不容易搞清楚它的意思。

漢字是5000多年前根據“六書”法創造而成的表意文字,是目前全球使用人數最多,使用歷史最悠久,唯一一個傳承有序的文字符號。漢字在造字之初,就確定了以“表意”為主的方向,一直保持著記錄信息、表達“字外之意”的優勢,這些優勢是字母文字無法比肩的。

漢字從繁到簡的演變,主要經歷了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字體形態,發展歷史十分漫長,每一個字承載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神采奕奕的生命力,不僅是一種記錄符號,也是一種藝術符號。漢字可以作為書法藝術的載體,可以當作抽象繪畫來創作,世上其他文字則不能。

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利瑪竇和徐光啟

隨著15世紀末期,西方強國開啟“大航海時代”以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西方人為了更多地瞭解東方大國,學習複雜的漢語文化,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方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人瑪竇(1552年——1660年),他不僅是傳教士,還是一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精通數學、天文、地理、哲學,是歷史上溝通中西文化的第一人。

利瑪竇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主要作用體現在三點。

一是他給晚明帶來了《幾何原本》,跟明末大學者徐光啟(1562年——1633年)共同翻譯成漢語譯本,讓中國學者首次瞭解了先進的古希臘數學知識和哲學思想。

二是他給明朝製作了一幅名叫《坤輿萬國全圖》的世界地圖,讓中國人首次明白,原來世界那麼大,強中自有強中手。

三是在1605年(明朝萬曆三十三年),他在明朝都城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一書,內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在這些文章裡,他首次提出並制定了用拉丁字母標註漢字的方案,為漢字在將來完成拼音標註做出了巨大貢獻。

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大篆

利瑪竇提出漢字拼音方案,主要目的是覺得漢字和中文晦澀難懂,對外國人來說,學起來異常困難,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方式,就像我們學習外文單詞用中文給注音一樣,有利於快速搞清讀音,便於學習。

自“鴉片戰爭”之後,我國積貧積弱,被西方列強不斷魚肉,國民自信心深受打擊。在國家危亡的關口,一些知識分子不斷反思,開始懷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質疑傳統文化的正確性與合理性,認為文字、藝術、風俗、禮教、服飾等方面跟西方存在著顯著差異,才是導致中國不如西方的根本原因,於是,在一批知識分子的倡導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改革熱潮,史稱“新文化運動”。

在文字領域,以“漢字拉丁化”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這些學者認為漢字過於繁瑣複雜,很難被國際化,不利於我國教育的普及。其中,大文豪魯迅(1881年——1936年)和大學者劉半農(1891年——1934年)是強有力的支持者。

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魯迅

魯迅1934年曾在《關於新文字——答問》一文裡說了一句驚世駭俗的話: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其中,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這句話後來被一些學者簡化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八個字,影響很大。

除過魯迅之外,劉半農、陳獨秀等文化界名流同樣公開發表了類似的言論,對“漢字拉丁化”極力支持。

“漢字拉丁化”的核心是: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所有漢字,標註漢語的聲調,讓漢字跟世界上絕大多數拼音文字保持同步。

可以看出,採取這種方式把漢字強行改變成拼音文字後,唯一優點是利於快速書寫,但缺點非常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楷書

其一,漢字中因為有許多讀音相同的異體字,如果把漢字全用拼音標註出來,會造成在閱讀和理解上非常困難,每當讀完一個拼音,需要聯想相對應的漢字,這樣無疑會讓閱讀速度大幅度下降。

其二,漢字拼音化後,會自動喪失表意文字的所有優勢,無法再體現出文字符號自帶的含義。

其三,中國書法一直以漢字作為母體,如果漢字被拼音化,會直接讓書法喪失存活的本體,導致書法藝術消失。

另一方面,反對“漢字拉丁化”的聲音也很強烈,其中,以大學者趙元任(1892年——1982年)最有代表性。

趙元任出生於天津一個書香門第,早年跟隨父母學習傳統國學,青年時期留學歐美,是學貫中西的大學者,在語言學和音樂領域的成就最高,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被稱作清華“四大導師”,擁有“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和“中國現代音樂學先驅”的美譽。

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趙元任

當同時期許多著名學者支持漢字改革時,趙元任則冷靜地認為:“漢字拼音化”的提法很荒謬,面對同音異字的文章,如果沒有古文基礎,完全讀不懂,如同看天書。

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趙元任在1930年左右,以文言文的形式,相繼創作了兩篇奇特的“同音文”,一篇是《季姬擊雞記》,另一篇是《施氏食獅史》,其中,以後來創作的《施氏食獅史》的影響更為深遠,連一向挑剔的《大英百科全書》也把這篇文章當作語言學典範,收錄其中。

《施氏食獅史》全文103字,講述了一個頗具哲理的故事,如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趙元任曾用同音奇文反對漢字拼音化,讓其他學者無話可說

清華五大導師,左起: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翻譯成普通話為:石頭屋子裡住著一名姓施的詩人,喜歡吃獅子,發誓要吃掉十頭獅子。他經常去市場尋找獅子。某天10點正好有十頭獅子送到市場。他正好也走到市場。於是,他注視著十頭獅子,憑藉十把石頭弓箭殺死十頭獅子。然後,他扛起獅子的屍體回到自己的石頭屋子。石屋很潮溼,他讓僕人擦拭。石屋擦好以後,他開始吃十頭獅子。猛然發現,這十頭獅子屍體並非真的獅子屍體,而是用十塊石頭做成的石獅子。他這才意識到這就是事情的真相。並嘗試解釋這件事情。

倘若把這篇《施氏食獅史》全用拼音標註出來,會發現,通篇是“shi”的讀音,不論一個人多麼有學問,也不可能把全文對應的漢字都想象出來,導致認知上的混亂,將會讓這篇文言文變得毫無實用價值,甚至會讓讀者產生反感。

可見,漢字因為具有獨特的形成環境和演化歷史,具備了其他文字無法取代的文化內涵,“漢字拼音化”是文化自信心受挫後表現出的一種偏激思潮,當上世紀80年代初期,漢字的電腦輸入法被徹底解決好,我們的文化自信心不斷增強以後,這個思潮就自動消失在歷史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