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常常有家长在后天问果仁妈,到底应该如何亲子阅读如何知道亲子阅读有没有效果?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通过两个研究来聊聊三种类型的阅读妈妈,你是哪一型,以及有效的亲子阅读类型,到底如何进行

📖📖📖

每天读五本书,也看不到孩子有什么长进呀?”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个困扰,我们都觉得读书多对孩子是好事,但是究竟好在哪?似乎又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毕竟它不像是成绩单,可以让爸妈清楚地量化孩子的收获。

而且,事实上,亲子阅读阶段,阅读量大并不完全等于收获多——如果亲子阅读互动的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虽然都是在读书,但是,爸爸妈妈们读书的互动方式和方法却截然不同,有的方法可以对孩子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但也有的方法没什么帮助。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1994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De Temple等人做了一个研究,他们邀请了290位有27-63个月孩子的妈妈,让他们给孩子读艾瑞·卡尔的《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然后跟孩子讨论这本书,并从旁记录他们的讨论内容。 结果发现,这些妈妈提问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 有的妈妈只依照故事文本朗读,很少停下来与孩子讨论故事,他们希望孩子能专注地聆听(照本宣科型);
  • 有的妈妈边讲边和孩子讨论(标准互动型);
  • 有的妈妈不照着书上的文字原模原样地读(非读者);

  • 还有一类妈妈,会逐字逐句地念,并要求孩子复诵(复诵型)。

这些方法的使用跟孩子的年龄、阅读的目的有关,也跟妈妈的阅读能力有关:比如,

给低龄(3岁以下)的孩子读书,非读者的情况就比较多,因为这时候我们想要让孩子认识图片上的形状、颜色等等

但是,如果到了孩子三四岁以后,还继续只用这一种策略的妈妈,就会让孩子错过书中的故事情节,多少有点把书当挂图的嫌疑。 当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语言类型之下,妈妈们采用的阅读互动方式也是不大一样的,比如日本的妈妈喜欢根据故事提出问题,让孩子“填空”。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我国学者周兢在“对3-6岁汉语儿童语用交流行为发展”的研究中,将妈妈的阅读互动类型分为了三种,并评价了每种妈妈对于儿童阅读技能的影响: 第一种是行式的亲子阅读 :这类妈妈有点像“照本宣科型”,但是也不完全一样。说的是,在和孩子一起读书时,基本不谈论书里的内容,虽然有时候也会就书里的内容提问,但是主要是自问自答,并不要求孩子作答。她们的阅读除了通读之外,还有可能是这样的:

以《绿绵羊在哪里》为例——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妈妈:这是一只爱荡秋千的绵羊。(书中的内容)妈妈:这只绵羊喜欢什么呀?荡秋千是不是呀!(自问自答)

妈妈倒是很专注,但是,孩子却不一定跟着妈妈的节奏走,时不时走神儿,但是正在阅读的妈妈呢,也不太能敏锐地察觉。

在这种平行式的亲子阅读类型中,妈妈是个好读者,但不是个好的引导者长期只使用这一种策略阅读,孩子的阅读水平很难在亲子阅读阶段,或者亲子阅读活动中得到很大提高,当他们需要独立阅读的时候,阅读能力的发展可能会比较缓慢。 第二种是离式的亲子阅读 :这类妈妈和“非读者”比较像,他们不照着书中的文字读,除此之外,还会随意的联想,时不时跳出书外,但是呢,

拓展的内容又对理解这本书里的知识和情节关系不大。

此类亲子阅读可能是这样的:

以《别烦我》为例——

这是一本讲老婆婆想找个清净的地方织毛衣的故事。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妈妈翻开一页

妈妈:你看这是什么?指着画面里的某个细节,跟故事主线关联不紧密

孩子:外星人(回答提问)

妈妈:上次读的***书好像也有外星人,跟这个好像不一样哦,是吗

孩子:嗯,那个是蓝色的。

妈妈:外星人怎么长得都不一样呢?

……

这类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讨论,可能存在误读,而且实际上已经脱离故事,已经谈不上是在阅读一个故事了。

长期只使用这一种阅读策略的妈妈,阅读过程支离破碎,可能会导致孩子对阅读产生错误的印象,孩子不仅学不到阅读策略,还可能会因为阅读的无趣和乏味而远离阅读。第三种是合作式的亲子阅读 :这类妈妈大致上应当属于“标准互动型

”,他们在阅读中能恰当、适时地提问,能用自己读书的方法引导孩子思考,比如:

  • 鼓励孩子预测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读完之后,帮助孩子来回忆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事件;
  • 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喜欢谁,为什么;
  • 等等。

不仅如此,合作式阅读的妈妈对孩子的观察也很敏锐,孩子对书中内容产生的疑问都能给予关注。

此类亲子阅读可能是这样的:

以《三个和尚》为例——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妈妈:雨来了!雨来了!帮忙灭火来了!(阅读内容)妈妈:如果这时候没有下雨会怎么样呢?适时的提问,引导孩子预测)孩子:小庙就被烧光了。孩子的预测

这类妈妈即是好的阅读者,也是好的引导者,他们采用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孩子形成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合作式的亲子阅读应当属于“标准互动型”,但是也不完全等同,标准互动型有两种提问的方式—— 一种是“高要求策略”的提问,比如:

  • 评论故事的内容、情节发展、分析故事人物的动机、说明和解释与故事相关的知识;
  • 将孩子生活的经验和故事之中的人、事、物进行联结,在讲完故事后进一步引导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另一种是“低要求策略”的提问,包括:认东西、数数,认识颜色等困难度比较低的问题。比如,“这是什么?”“这里有几个?”“这是什么颜色?” 在这两种提问的方式中,“高程度/高要求策略”的提问,是对儿童提升阅读能力更有帮助的一类——在日常的阅读中,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互1.和孩子讨论书中的角色,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的细节

比如在《斯凯瑞金色童书·轱辘轱辘转》的故事中,皮皮狗开着撞翻了所有的停车计时器,毛美丽警官用了“一本书”的时间来追赶他。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皮皮狗有时候被车挡住,有时候又不见了,我们引导孩子除了听故事,同时也在画面里找找这两个人,观察一下他们的关系。

读绘本非常适合这类活动。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等内容提问

比如《十四只老鼠·吃早餐》,有一页老六一直伸着手指头,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他要举着手指呢?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往前翻一页找一找会发现,原来,他在树上被扎了一根刺!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那么手被扎破了怎么办呢?吃早饭的时候,妈妈帮他涂药水。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3.儿童读物里,常常有反复出现的语言结构,我们可以和孩子合作把它读下来。

比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们说重复的半句,让孩子把后半句说出来。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4.引导孩子猜测故事会怎么发展

比如,读《这不是我的帽子》,小鱼戴着从大鱼那里偷来的帽子,进入水草丛,他以为没人看到它,但是,大鱼紧跟着过来,然后……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我们可以问问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当大鱼戴着帽子悠闲地游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猜猜小鱼去哪了?

5.

当孩子到了可以表达自己想法的年龄后,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让孩子假设自己是主人公

比如读《菲菲生气了》,我们可以让孩子说说,如果是你是菲菲,被兄弟姐妹或者好朋友抢了玩具,你会生气吗?生气了你会怎么办呢?

如果亲子阅读互动质量不高,书可能就真的白读了

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可以知道,原来生气的时候“广大的世界”可以安慰自己。

除此了这些问题之外,

爸爸妈妈也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调整总结……学会阅读的本质是学会与书交流在亲子阅读中,爸爸妈妈扮演着传授者的角色,通过合理、适度、恰当地讨论、提问,给孩子做示范,便可以“与书交流”的能力传授给孩子。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不会只用某一种阅读策略,在读同一本书的过程中,每次用到的策略可能也不一样,某些情况下只是通读,或者“偏离”也不用纠结。

只不过,在了解了这些不同类型的亲子阅读方式之后,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家的亲子阅读,及时调整策略,提升家庭的亲子阅读的质量。

每日话题

你是哪种类型的阅读妈妈呢?

留言区聊聊吧!

- END -作者 |朱新娜,儿童科学阅读达人。编辑 | 章鱼妈,一个两岁男孩的妈妈。参考文献丨周兢 主编《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De Temple, Jeanne M. (1994) Styles of Interaction During a Book ReadingTask: Implications for Literacy Intervention with Low-Income Families. Paper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Annual Meeting, San Diego, CA.

专栏丨儿童阅读指南

  • 0-2岁的儿童阅读指南

  • 2-5岁的儿童阅读指南;

  • 5-7岁的儿童阅读指

  • 7-9岁的儿童阅读指南

  • 9-12岁的儿童阅读指南

  • 千万不要小看非虚构阅读,它是孩子阅读能力的分水岭

  • 孩子不爱阅读?那是你犯了“战略上的懒”!

  • 一二年级是自主阅读的黄金时间,怎样准备?怎样实践?

  • 当孩子不停让你讲同一本书时别嫌烦!

    孩子因此受益...

  • 晴天霹雳:老师说孩子数学差,是因为语文没学好..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