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小臣掌王之小命,诏相王之小法仪。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正王之燕服位。王之燕出入,则前驱。大祭祀、朝觐,沃王盥。小祭祀、宾客、飨食、宾射掌事,如大仆之法。掌士大夫之吊劳。凡大事,佐大仆。

【译】小臣负责传达王随时有事要敕问臣下的小命令,告教和协助王有关行走、拱手行揖礼等小礼仪。掌管转达三公及孤、卿的奏事和上书。规正王闲暇时的服装和所处的位置。王闲暇时出入宫门、国门,就为王做前导。举行大祭祀、大朝觐时,浇水供王盥手。举行小祭祀、用飨礼和食礼招待小宾客、举行宾射礼,所掌管的事如同大仆掌事之法。负责奉王命前往吊唁或慰劳士、大夫。凡有大事,协助大仆。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祭仆掌受命于王以眡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纠百官之戒具。既祭,帅群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诛其不敬者。大丧,复于小庙,凡祭祀王之所不与,则赐之禽。都家亦如之,凡祭祀致福者,展而受之。御仆掌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与其吊劳。大祭祀,相盥而登。大丧,持翣,掌王之燕令,以序守路鼓。

【译】祭仆负责奉王命视察祭祀的准备情况,而警诫负有祭祀职责的官吏,检查和记录各官依事前的告诫所当具备的牲物。祭祀之后,率领负有祭祀职责的官吏们向王汇报,奉王命慰劳负有祭祀职责的官吏,责罚那些不严肃认真的人。有大丧,就在诸小庙为死者招魂。凡畿外同姓诸侯祭祀,王不参加的,就以王的名义赐给牺牲。对于畿内同姓采邑主也这样。凡臣下祭祀毕而向王馈送祭肉的,就记录所送的牲体数而接受下来。御仆负责向王转达群臣的上书,以及百姓的奏事,和三对他们的吊唁、慰劳。举行大祭祀时,帮助王盥手并将牲体载于俎上。有大丧时,负责持要。负责传达王闲暇时对外发布的命令。轮流守候在路鼓旁。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隶仆掌王寝之扫、除、粪、洒之事。祭礼,修寝。王行,洗乘石,掌跸宫中之事。大丧,复于小寝大寝。 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纮。诸侯之缫斿九就,瑉玉三采,其余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瑱、玉笄。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王之弁绖,弁而加环绖。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韦弁、皮弁、弁绖,各以其等为之,而掌其禁令。

【译】隶仆掌管五寝打扫卫生的事。将举行祭祀,打扫五寝。王将乘车出行,为王洗登车石。宫中有事负责禁止通行。有大丧,负责在小寝、大寝招魂。弁师掌管王的五冕,五冕的延都是玄表、朱里,武的两侧都有贯笄的纽,冕的前沿都悬有五彩丝绳贯穿玉珠做成的十二旒,每旒都有五彩玉珠十二颗,纽中都贯玉笄,笄两端都系朱纭。诸侯的冕上有彩色丝绳做的九旒,每旒都有三彩的玉珠九颗,其他方面如延纽等与王冕相同。丝线绳做的旒都具备三彩,冕两侧缀有玉填,纽中贯有玉笄。王的皮弁,缝中饰有用五彩的玉珠贯结的瑾,弁下有象骨做的周缘,弁中贯有玉笄。王吊丧戴的弁经,是在弁上面加环经。诸侯及孤、卿、大夫的冕、韦弁、皮弁和弁经,各依他们的爵等来装饰缫旒和玉瑾,而掌管有关的禁令,严禁僭越。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従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及其用兵,亦如之。祭祀,授舞者兵。大丧,廞五兵。军事,建车之五兵。会同,亦如之。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军旅、会同,授贰车戈盾,建乘车之戈盾,授旅贲及虎士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译】司兵掌管五种兵器、五种盾牌,辨别它们的种类和质量等级,以供军事所需。到出兵打仗发授兵器时,遵从司马的法令而颁授。到打完仗接受送还的兵器时,也遵从司马的法令。授给守卫所需的兵器时,也遵从司马的法令颁授。举行祭祀时,授给舞蹈者用作舞具的兵器有大丧时,陈列用作明器的五种兵器。有军事行动,装备战车上的五种兵器;会同时也这样做。司戈盾掌管戈盾之类的兵器而负责颁授。举行祭祀就授给旅贲氏殳和王族故士戈盾以保卫王,并同样授给舞蹈者。安器用作舞具。王出征、会同,就授给副车的车右戈盾,给伍所乘坐的车装备戈盾,并授给担任保卫的旅贲氏和虎士戈盾。到王在外停宿时,就设置盾作为屏藩,起行时就收起来。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与其出入。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及其颁之。王弓、孤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豻侯、乌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其矢箙皆従其弓。凡弩,夹、庚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诸弋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谓之弊弓。凡祭祀,共射牲之弓矢。泽,共射椹质之弓矢。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数并夹。大丧,共明弓矢。凡师役、会同,颁弓弩各以其物従,授兵甲之仪。田弋,充笼箙矢,共矰矢。凡亡矢者,弗用则更。 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掌诏王射,赞王弓矢之事。凡乘车,充其笼箙载其弓弩。既射,则敛之,无会计。 槀人,掌受财于职金,以赍其工。弓六物,为三等;弩四物,亦如之。矢八物,皆三等。箙亦如之。春献素,秋献成,书其等以飨工,乘其事,试其弓弩,以下上其食而诛赏,乃入功于司弓矢及缮人。凡赍财与其出入,皆在槀人,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

【译】司弓矢掌管六种弓、四种弩、八种矢的[制作的]法式,辨别它们的名称和种类,负责它们的保管,以及它们的颁授收回。仲春献弓和弩,仲秋献矢和菔。到颁授弓的时候,王弓和弧弓颁授给射革甲、椹板以习武的人,夹弓和庾弓授给射犴侯、鸟兽的人,唐弓和大弓授给学射的人、出使之臣以及慰问远方之臣用。所颁授的矢和簸的数量,都依照弓数配给。凡弩,夹弩、庾弩利于进攻和防守,唐弩、大弩利于车战和野战。凡矢,枉矢、絮矢利于结火而射,用于守城或车战。杀矢、铁矢用于近射或田猎。赠矢、茆矢用于弋射飞鸟。恒矢、庳矢用于礼射或习射等散射。天子的弓连接九张弓而成一圆周,诸侯连接七张弓而成一圆周,大夫连接五张弓而成一圆周,士连接三张弓而成一圆周。弯曲弧度过大的弓是劣弓。凡举行祭祀,就供给王射牲所用的弓矢。在泽宫习射,就供给射椹板所用的弓矢。举行大射或燕射,就按参加人数供给弓矢、并供给并夹。有大丧,就供给用作明器的弓矢。凡有巡狩、征伐、会同的事,各依所需颁授弓弩矢菔等,颁授时依从颁授其他兵器和铠甲的仪法。田猎弋射,供给盛有矢的笼箍,并供给赠矢。凡丢失矢的,如果不是用掉的就要赔偿。缮人掌管王所用的弓、弩、矢、菔、赠、弋、抉、拾等射具。负责告教王行射礼,并协助王拿弓矢的事。凡王乘车,就给笼菔盛满矢,为车装备弓弩,射毕车还就收藏起来。不计算用矢的多少。槁人负责从职金那里领取财货,以授给工匠。弓六种分为三等,弩四种也分为三等。矢八种都分为三等,箙也分为三等。春季呈献未经漆饰的矢菔,秋季呈献制作成功的矢菔,记载所献矢菔质量的等级以决定酬劳工匠所备酒肴的厚薄。计算工匠的事功,试验他们所制作的弓弩的好坏,以作为增减发给他们的食粮和进行赏罚的依据。把匠人制造的弓弩矢菔交到司弓矢和缮人那里。凡颁授财货给匠人以及弓弩矢菔的颁发和收进,账册都在稿人那里收藏,以待核计考察,弓弩矢菔消耗丢失的就除去不计。

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车。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齐右掌祭祀。会同、宾客、前齐车,王乘则持马,行则陪乘。凡有牲事,则前马。道右掌前道车。王出入,则持马陪乘,如齐车之仪,自车上谕命于従车,诏王之车仪。王式,则下,前马。王下,则以盖従。

【译】戎右负责在戎车中担任王的兵革使,告教并协助王击鼓,向军阵中传达王的命令。王外出会同,就居处革车左边的位置跟从王车。盟誓时,就用玉敦盛牲血,打开敦盖以供歃血盟誓,传授玉敦给所看当盟誓的人。协助王割牛耳、执牛耳和取牲血,并协助王用桃枝和笤帚拂除不祥。齐右负责在有祭祀、会同、接待宾客等事时站在齐车前等候王乘车,王上车时就扶持驾车的马,车子行进时就担任参乘。凡遇有王在车上向牲行轼礼的事,就下车到马的前边退行而监视马。道右负责站在道车前等候王上车,王出入宫门,就为王扶持驾车的马,并担任参乘,如同齐右侍候王乘齐车的仪法。从车上把王的命令告诉从车。告教王在车上的威仪。王行轼礼时就下车,到马前边监视马。王下车,就取下车盖跟从王。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驭,驭下祝,登,受辔,犯軷,遂驱之。及祭,酌仆,仆左执辔,右祭两轵,祭軓,乃饮。凡驭路,行以肆夏,趋于采荠。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戎仆掌驭戎车,掌王倅车之政,正其服,犯軷,如玉路之仪。凡巡守及兵车之会,亦如之。掌凡戎车之仪。

【译】大驭负责驾驭王的玉路而前往祭祀。到行辕祭时,王由车左边的位置控驭着车马不使行进,由大驭下车向较神祝告,祝告完毕而后登车,从王手中接过马缰绳,驾车碾过祭辕神的土山,于是驱车前进。祭祀辕神时,王使人酌酒献给大驭,大驭左手握马缰,右手用酒祭车的两轵,又祭车轨,祭毕才次酒。凡驾驭王的五路,从路寝到路门缓行时以《肆夏》为节奏,从路门到应门疾行时以《采荠》为节奏。凡驾五路的仪法,以鸾和二铃的鸣声为节奏。戎仆负责为王驾驭戎车。掌管有关王的戎车的副车的政令,规正乘副车者的服装。为王驾驭戎车举行辕祭碾土山而过,如同大驭驾玉路的礼仪。如果王外出巡守或参加兵车之会,也这样行軷祭。负责规正所有兵车的仪法。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齐仆掌驭金路,以宾。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其法仪,各以其等为车送逆之节。道仆掌驭象路以朝、夕、燕出入,其法仪如齐车。掌贰车之政令。田仆掌驭田路,以田以鄙,掌佐车之政。设驱逆之车,令获者植旌。及献,比禽。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驭夫掌驭贰车従车使车,分公马而驾治之。

【译】

齐仆负责为王驾驭金路以接待宾客。诸侯春朝、秋觐、夏宗、冬遇而王用飨礼和食礼款待诸侯时,都乘金路迎送诸侯,迎送的仪法是,各依诸侯等级的高低,作为迎送远近的节度。道仆负责为王驾驭象路而早晚上朝,或燕游时进出,其仪法同齐车一样。掌管有关象路的副车的政令。田仆负责为王驾驭田路,用以田猎,用以巡视野地。掌管有关田路的副车的政令。设置驱赶野兽的车和拦击野兽的车。树立旌旗令猎获禽兽的人献兽。到献禽兽的时候,将禽兽分类清点。凡田猎,为王驾车就控制着马而缓慢地跑,为诸侯驾车就抑制着马不使快跑,为大夫驾车就放马奔驰。驭夫负责驾驭王车的副车、群臣的从车和使者之车。分类调习公马。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皂一趣马;三皂为系,系一驭夫;六系为厩,厩一仆夫;六厩成校,校有左右;驽马三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师,八师一趣马,八趣马一驭夫。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凡马,特居四之一,春祭马祖,执驹;夏祭先牧,颁马,攻特;秋祭马社,臧仆;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饰币马,执扑而従之。凡宾客,受其币马。大丧,饰遣车之马。及葬,埋之。田猎,则帅驱逆之车。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凡国之使者,共其币马,凡军事,物马而颁之,等驭夫乙禄,宫中之稍食。

【译】校人掌管有关王马的事务。辨别六种马的类别:种马为一类,戎马为一类,齐马为一类,道马为一类,田马为一类,驽马为一类。凡把良马分配给养马官喂养:每乘四匹马设一名圉师,设四名圉;每三乘十二匹马为一皂,每皂设一趣马;每三皂三十六匹马为一系,每系设一驭夫;每六系二百一十六匹马为一厩,每厩设一仆夫;六厩为一校,有左右二校。驽马数是每厩良马数的三倍,每丽两匹驽马设一圉,八丽十六匹驽马设一圉师,八圉师[一百二十八匹驽马]设一趣马,八趣马一千零二十四匹驽马设一驭夫。天子有马十二闲,马有六种。诸侯每国有马六闲,马有四种。卿大夫每家邑有马四闲,马有二种。凡养马,雄性的马居四分之一。春季祭祀马祖,举行执驹礼。夏季祭祀先牧,将公马与母马分开饲养,阉割公马。秋季祭祀马社,挑选优秀的驾车人。冬季祭祀马步,献马给王,挑选和训练驭夫。凡举行大祭祀、大朝觐、大会同,选择毛色相同的马以供驾王车,并分授给乘马的人。洗刷币马以备王赠赐,赠赐时拿着马鞭跟在马后。凡前来朝聘的宾客,接受他们献给王的币马。有大丧,洗刷驾遣车的马;葬后,埋掉草扎的马。举行田猎,就率领驱赶和拦击野兽的车。凡王巡守途中将祭祀四方山川,就洗刷用于祭祀的黄马。凡王国派出的使者,供给将赠赐诸侯的币马。凡有军事行动,挑选毛色和力量符合要求的马而加以分配。 区别驭夫等养马官俸禄的等差,以及他们的属吏的食粮。

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二十二讲:夏官司马·小臣/大驭/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