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圖讓你瞭解風光片拍攝時機的重要性

什麼是一張優秀的風光圖片,在我的理解:風景+光線=風光片,既要有合適的風景,也要有足夠精彩的光線輔助而成的。

而我們在網上會經常看到許多的大咖們拍攝的風光圖片,會讓我們覺得震撼不已。可是很多時候,我們來到了拍攝的機位,卻怎麼也拍出來那樣的效果。

當然一方面是因為風光攝影的精緻的後期部分,而我覺得更為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時間。沒有合適的時間,圖片只是形似,也只能是一張“風景片”。這裡的時間包含了兩個方面:季節屬性和時間屬性。

【季節屬性】: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風景,因此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會說某地什麼季節去風景最美,最適合拍照。

【時間屬性】:而在一整天的時間裡,同樣的景色卻會有著不一樣的風光。尤其是每天的日出與日落的時間,不但差異最大也是持續時間最短的,造成了成片有著巨大的差異。

筆者最近拍攝了一整組從樓頂俯瞰步行街的圖片,起初是準備拍攝一段延時素材的,但是天氣並不是很理想(城市裡的天氣,大家應該能明白,太難了)但素材中正好包含了畫面從亮轉暗的過程,通過時間的變化正好可以驗證這個屬性,於是就拿出來作為例圖,給大家分析一下時間對於風光的影響。拿出其中的五張圖,分別標註拍攝時間,供大家理解。

器材方面:佳能EOS R轉接EF 70-200 F2.8L,三腳架

參數設置:光圈優先檔,平均測光,曝光補償減0.7,感光度固定在1600,白平衡自動,未使用外置濾鏡。

拍攝時間持續一個半小時,例圖使用機器原生JPG,未做後期。

下面先從第一張圖開始:

一組圖讓你瞭解風光片拍攝時機的重要性

拍攝時間:17:23

說實話,當時霧濛濛的天,幾乎都不準備再拍下去了。這個時候,整個畫面都是一種灰,城市的燈光也還沒有亮起來,所以基本上是沒什麼吸引力的。

一組圖讓你瞭解風光片拍攝時機的重要性

拍攝時間:18:32

這個時間,步行街上的燈逐步亮了起來,可以看到天空部分已經開始有一點點藍色。畫面上開始有了一些色彩,也開始變的有意思了。

一組圖讓你瞭解風光片拍攝時機的重要性

拍攝時間:18:43

十分鐘後,會發現路燈全部都亮了,而城市上的天空變的更藍了,也更符合我們日常對於夜景城市的感覺。

一組圖讓你瞭解風光片拍攝時機的重要性

拍攝時間:18:49

這個時間,城市的暗部已經變的太暗了,幾乎看不到了,而天空也開始從藍色變的有了一些紫色。這個時間段的夜景,也會有一些很特殊的味道,但是在拍攝時應該儘量迴避那些一片死黑的暗部。

一組圖讓你瞭解風光片拍攝時機的重要性

拍攝時間:18:56

此時整個天空都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也沒有了任何的色彩,暗部的死黑也越來越嚴重了,很多部分完全都看不見了,到這個時間段已經很難拍攝出合適的作品了,所以就此收工拍攝完畢。

從上面的五張圖,可以看的出真正適合拍攝的時間只是短短的半小時不到的時間,那個時間段的“光比”正好,色彩飽滿,基本上都能得到很滿意的效果。所以我最終得到了一段不算太好看的延時短片(視頻在文末),以及下面這張成片:

一組圖讓你瞭解風光片拍攝時機的重要性

拍攝時間:18:43,後期微調即可出片

通過上面一系列的對比,我相信大家可以對光線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因為戶外拍攝時,大多數都是完全依賴於自然光,這個時候光線的角度、強弱、色彩對於照片來說影響就會很大,這個時候如何沒有準備就去拍攝,能夠得到各方面都滿意的作品就顯得很艱難。這也是經常說拍攝風光片的人都很辛苦,而且還需要了解許多各方面的知識(氣象、環境、節奏、視角等等)。

也希望大家在遇到合適的光線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對於器材的操作不熟練,拍攝構圖的不熟練等等,浪費大好的機會。所以一點一滴練起來,讓我們一起用相機定格“美好”的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