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唐代的人物畫也很發達,各種類型的人物都在畫家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展現著姿容。閻立本就是畫人物的高手,吳道子既擅長畫山水,也擅長畫人物,他們在表現帝王將相和宗教人物方面都各有絕招。而還有些畫家則特別擅長於“仕女畫”。

那什麼是仕女畫呢?簡單地說,就是以表現上層貴族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種人物畫。唐代的時候,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武則天做了皇帝之後,女性受重視的程度也就更高了,因此,女性題材的繪畫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發展到後來還成為了一個專門的繪畫種類。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在唐太宗時代,國勢日益強盛,宮廷畫家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用畫筆再現具有政治意義的歷史場面,以弘揚國威,閻立本所畫的《步輦圖》和《職貢圖》就是這類繪畫的代表作品,你還記得嗎?

而到了唐玄宗時代,特別是安史之亂以後,國勢逐漸衰落,宮廷畫家們的創作方向也漸漸發生了改變,他們的首要任務已不再是粉飾太平和為帝王歌功頌德了,他們把目光瞄準了宮廷當中的女人們在唐代繪畫中,仕女畫佔據著顯著的位置,欣賞女性之美也成了一種時代的審美時尚。在以往的繪畫當中我們也見到過許多婦女形象,但她們並不是純粹作為審美對象存在的,而只是某一事件或情境當中的人物符號而已。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比如,顧愷之《女史箴圖》當中的女性人物,就是為了圖解一種女性規範的倫理道德而創作出的特殊形象。唐代人物畫家筆下的女性形象跟顧愷之所描繪的女性形象也很不一樣。我們應該不會忘記,顧愷之時代人們崇尚的是一種清秀的女性美,被稱為“秀骨清相”。而唐代的女性形象則以健康豐滿為美,在繪畫風格上被稱為“濃麗豐肥”。所以我們看到唐代仕女圖當中的女性都是白白胖胖雍容華貴的樣子。

唐代善畫仕女畫的畫家有很多,而最有成就的當屬張萱。我們常把張萱稱為仕女畫家,並不意味著張萱只會表現仕女生活,其實,他多才多藝,還很善於描繪樹木、花鳥和亭臺樓閣、嬰兒、鞍馬等題材。只是因為他在仕女畫方面成就尤其突出,所以,後世常將他稱為仕女畫家。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又因為他筆下的女性形象往往雲髻高盤,輕羅薄紗,豐腴而豔麗,富貴又嫻雅,神形兼備,尤有風致,所以被稱為“綺羅人物”。這些“綺羅人物”都過著富貴而閒散的日子,她們遊春、梳妝、鼓琴,對弈、賞雪…這些都進入了張萱的視野,他細緻地觀察,用心地揣摩,最終用濃麗鮮亮的色彩和精準逸的線條將她們的美麗姿容一一展現在素絹之上。

《虢國夫人遊春圖》是公認的最能代表張萱風格的作品。虢國夫人是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姐姐,因為楊貴妃受到唐玄宗的寵愛,她也跟著沾了光。她很有權勢,生活奢靡。這幅畫表現的就是她在眾人的簇擁之下騎馬遊春的情景。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虢國夫人被安排在了畫面的中央位置,前後都有侍從,陣容顯得十分豪華。她體態豐滿,面龐圓潤,眉如柳葉,唇若櫻桃,使人想起杜甫《麗人行》中“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的句子來,是典型的唐代貴族美女的形象。

由於張萱畫中的女子多以這種面貌出現,形成了一種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曲眉豐頰”的仕女形象,不僅在當時受到人們的喜愛,唐代以後,還有許多畫家不斷地模仿。我們看到的這幅《虢國夫人遊春圖》其實並不是張萱原作,而是宋人的摹本。可見他的仕女畫成就極高,因而作品成為了後來的人物畫家學習的範本。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在這幅“遊春圖”中,張萱只畫了人物,完全沒有交代出田園郊野的環境,但我們卻一樣能夠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我們可以從人物輕薄微透的春衫裡感受春天的暖意和陽光的馨香;可以從輕快的馬蹄中感知春草的碧綠;可以從人物怡然的表情中體會到春意的絢爛與浩蕩。這就是張萱高明之處。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張萱另一幅傳世之作《搗練圖》也值得說。和《號國夫人遊春圖》一樣,這是一幅工筆重彩畫,色彩濃豔而不俗,用筆細膩工巧卻不果板,很有一股富麗雅緻的韻味。這幅畫表現的是貴族婦女搗練、縫紉和熨燙的工作場面。

那什麼是“練”呢?“練”就是一種白色的絲絹。而“搗”則是指製作絲絹的工藝過程。我們知道,製作絲絹的原料是從蠶繭中抽出來的繭絲,繭絲要經過煮沸、春搗等工藝才能變得潔白和柔軟,然後還要經過熨燙等工序才能成為縫製衣物的材料,也就是所謂的“練”了。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我們說過,唐代貴族婦女的日子過得十分悠閒,但並不意味著她們就什麼事情也不幹,有時也會懷著消磨時光和娛樂的心態乾點諸如“搗練”一類的活計。

張萱用了三組畫面來展示她們從事這項工作時的不同姿態和表情。在最右邊的第一組畫面中有四個女子正握著長長的木杵在搗練。第二組畫面是兩個人,人坐在地氈上理線,一人坐在凳子上縫紉。第三組一共有六個人,其中一個小女孩正在用扇子扇火,這個爐子是用來燒炭的,炭火燒旺以後放到熨斗裡熨燙絲絹。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三組畫面內容各異,高低錯落,既獨立成篇,又相互關聯,隔而不斷,首尾呼應,謀篇佈局極有章法。這種在一幅長卷上表現多個場面的畫法,我們在中國畫中可以經常見到,術語叫做“散點透視法”。這種畫法往往在一幅畫中有多個視點,適合表現空間跨度比較大的場面,我們很熟悉的《清明上河圖》就是採用的這種畫法。

“搗練”的一系列勞動程序也在這樣一幅由多個場景組成的長卷中得到了充分展現。但張萱並不只是完整地展示了一個搗練的工藝流程,而是經過細緻的觀察和藝術的提煉,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美感的勞動場面。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這幅畫在構圖上也很有講究。人物的不同年齡、身份、性格和心理,以及許多生動的細節都被畫家描繪得生動傳神,極富生活氣息。

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出張萱在人物造型、色彩運用和神情刻畫、細節描繪等方面的過人之處。他因此成為開啟唐代仕女畫新風的一代大師,他所開創的風格被稱為“張家樣”,這種樣式的仕女畫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搗練圖》就是宋代那位酷愛藝術的皇帝宋徽宗趙佶所作的摹本。儘管不是真跡,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張萱的筆意和神采。

曲眉豐頰,肌理細膩:如何看懂仕女畫家張萱的“貴婦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