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大唐王朝崩潰前夕的一場狂歡盛筵

《虢國夫人遊春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畫作 。張萱,生卒年不詳,京兆(長安)人,開元年間(713年-741年)曾任史館畫職。擅畫人物、仕女,有時也畫“貴公子、鞍馬屏障”。張萱的真跡罕見,現只有摹本的《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武后行從圖》等作品流傳於世。

這幅遊春圖描畫的是楊貴妃的兩位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於三月初三在眾女官的護衛下,一行八騎九人揮鞭策馬,外出踏青遊春的情景。紅裙,青襖,白巾,綠鞍,騎鞍上金縷銀絲精細的繡織,都十分華麗。夫人的體態丰姿綽約,雍容華貴,臉龐豐潤,體現了自信、張揚且具有活力的人物形象。這是盛唐繁華的一個極小的剪影,畫中不僅體現了盛世之下貴族婦女真實生活寫照,也是盛唐文化的一個完美詮釋。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大唐王朝崩潰前夕的一場狂歡盛筵


《虢國夫人遊春圖》描繪了唐代上層社會婦女閒散享樂的生活,折射出來的則是大國崩潰前夕的一場狂歡盛筵,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一曲前奏,王朝由裡向外的奢侈、驕縱、腐敗之風帶給王朝的是必然衰敗。唐王朝看似繁榮昌盛一片詳和,實則內裡早已腐爛墮落、千瘡百孔、不堪一擊。

且先來看畫,遊春圖中人物神態從容,乘騎步伐輕鬆自如,人物服飾輕薄鮮明。一行人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如花團錦簇。畫中人物體態豐腴,面容豐滿,與我們所周知的唐朝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念相符,衣著服飾華麗鮮豔,彰顯了唐朝性格張揚又明媚的一面。此畫圍繞著"遊春"而展開,但整個畫面既沒有青草綠水,也沒有鮮花綠葉,只在人物的悠閒歡愉神情和駿馬輕舉緩行的英姿中,讓人們感受到了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春天氣息。

看到這幅畫,讓人不禁想起杜甫那首著名的《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同樣,杜甫此詩所寫也是三月初三,也還是楊氏兄妹(楊國忠和韓、虢、秦三夫人)春遊時的華麗場景,詩中“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意思是說雖有名貴的菜餚,但吃膩了山珍海味的人們卻提不起食慾,讓那些精工細作的廚師們空忙了一場。太監們騎馬回宮飛快地報信卻揚不起一點塵土,御廚們絡繹不絕地送來海味山珍。豪華的排場,精緻的器皿,精美的佳餚,名貴的食材,無不彰顯出楊氏一族的赫赫權勢及意氣驕橫。

此詩與“遊春圖”相呼應,不僅反映了當時楊氏一家勢傾天下的奢侈生活,驕奢、淫逸的惡行,也反映了唐玄宗的昏庸和朝廷的腐敗。有這樣一群只注重物質享受的貴族階級在治理國家,又怎能不衰敗呢?

此畫的主角是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她們是什麼來頭呢?前面已有說到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是楊玉環楊貴妃的姐姐。楊貴妃有三位姐姐,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時,分封了她三位姐姐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據說楊貴妃一人得寵而滿門皆貴的事實,巔覆了當時百姓重男輕女的觀念,以至民間歌謠紛紛傳唱:“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五》)。

那麼,這件事情又是在怎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發生的呢?我們且來看看。

開元年間,唐玄宗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賢納諫,興利除弊,君臣通過十幾年的努力,使得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累歲豐稔”“年穀屢登”,開創了“開元盛世”。

據唐人鄭綮在《開天傳信記》中稱,唐玄宗封禪泰山前後,大唐王朝是: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諸國,悉平為郡縣。自開遠門西行,亙地萬餘里,入河湟之賦稅。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四方豐稔,百姓殷富,管戶一千餘萬,米一斗三四文,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


由此可見,此時的大唐帝國確實呈現出一派繁榮富庶的盛世景象。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大唐王朝崩潰前夕的一場狂歡盛筵

這個時候的唐玄宗可以說是成就感爆棚,炫耀感爆表,特別是在泰山封禪時,當他登上泰山頂峰,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情懷油然而生,天下子民盡在他的掌握之中。玄宗認為屬於他的盛世繁華已經來到,此時大唐國力雄厚,他的國庫、私庫也越裝越滿,於是炫耀武功、縱於玩樂、驕奢放逸的慾望也慢慢地膨脹起來。一句話概括就是:飽暖思淫慾。

話又說回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不倫之變是怎麼發生的?時至今日,我們無從得知,但我們不妨大膽猜測,或許唐玄宗在楊玉環成為壽王妃時就已經留意到了她的美貌,只因當時玄宗有武惠妃,並沒有過於關注這個成為自己兒媳的女子。武惠妃死後,有人在玄宗面前提起這個兒媳婦才貌雙全天下無雙,他一見果然絕代風華,一見而傾心,於是千方百計地將楊玉環佔為已有。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五》有云:

初,武惠妃甍,上悼念不已,後宮數千,無當意者。或言壽王妃楊氏之美,絕世無雙。上見而悅之。

原來,武惠妃死後,唐玄宗的感情生活便成混亂起來,最寵愛的妃子去世,精神受到沉重打擊,一下子變得頹廢起來,為了發洩這種情感上的苦悶,他變得越發的放縱和淫亂。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一、生理需求;二、安全需求;三、感情需求;四、尊重需求;五、自我實現需求。對於此時的唐玄宗來說,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都已實現了,感情需求卻成空白,他急需尋找一個人去填補這份空白。在這個時候,唐玄宗遇上楊玉環,無疑是枯木逢春,久旱逢甘露。

楊玉環即楊貴妃,是世家大族弘農楊氏的後裔。楊玉環原是壽王李瑁的王妃,即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史稱她“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

美麗可人的楊玉環很快取得帝王的歡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楊家父子全都高官厚祿,父親楊玄琰被追贈兵部尚書;叔父楊玄珪任光祿卿,堂兄楊銛任殿中少監,楊錡為駙馬都尉,娶武惠妃之女太華公主。三個姐姐均獲玄宗寵幸,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四個姐妹“出入宮掖,並承恩澤,勢傾天下”(《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

楊貴妃有多受寵呢?我們來感受一下以下一段文字:

楊貴妃方有寵,每乘馬則同力士執轡授鞭,織繡之工專供貴妃院者七百人,中外爭獻器服珍玩。嶺南經略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以所獻精美,九章加三品,翼入為戶部侍郎;天下從風而靡。

妃欲得生荔支,歲命嶺南馳驛致之。比至長安,色味不變。——《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五》

這裡說到荔枝,就聯想到杜牧那首著名的《過華清宮》,寫的就是飛騎千里送荔枝的故事: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大唐王朝崩潰前夕的一場狂歡盛筵

楊玉環封貴妃後,楊氏一族迅速成為大唐帝國最有權勢、最為顯赫的家族。韓、虢、秦三夫人及楊銛、楊錡五家“每有請託”,天下各級官員必傾盡全力辦理,比皇帝所下的制敕還要嚴厲。五家府邸總是“四方賂遺,輻湊其門,惟恐居後,朝夕如市”(《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

楊氏五家還在京城中競相修建豪宅,“甲第洞開,僭擬宮掖,車馬僕御,照耀京邑”。每建一宅,往往耗費千萬,並且相互攀比,奢侈成風,如果發現別家宅第比自家的更豪華,當即把新宅推倒重建,“土木之工,不捨晝夜”(《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 其中虢國夫人最為奢侈,一日,她帶領著一幫工匠闖入韋嗣立的家中,拆掉了他家的房子,在原地為自己建造了新的宅第。如此的鋪張浪費令人咂舌不已!

然而,玄宗為了討得美人歡心,對楊氏一族的行為視而不見,不但不懲罰,還採取了縱容的態度,使得楊氏上下更加膽大包天、恣意妄為。那麼,他們鉅額的花費又是從哪裡來的?無論是皇帝賞的,還是下屬官員孝敬的,歸根到底都是從老百姓那裡搜刮而來的。

天寶年間,百姓的徭役其實是非常繁重的。唐初期主要是採用均田制來徵收稅的,均田制是按照勞動力的數量分配田地並以此為標準徵收徭役。由於開元年間土地兼併導致了均田制的逐漸瓦解,這樣能交稅的農戶越來越少了,但朝廷所需的錢財卻越來越多,於是朝廷官員想方設法地設立各種名目從百姓那邊搜刮錢財,窮苦百姓今天交了這稅,明天要徵那稅,天天徵稅名目煩多,有時一年就徵收好幾年的稅賦,百姓苦不堪言。

《舊唐書.楊炎傳》書雲:

開元中,不為版籍。人戶寖溢,提防不禁。丁口轉死,非舊名矣;田畝移換,非舊額矣;貧富升降,非舊第矣;戶部徒以空文總其故事,蓋非得當時之實。……故科斂之名數百,廢者不削,重者不去,新舊仍積,不知其涯。百姓愛命而供之,瀝膏血,鬻(yu)親愛,旬輸月送無休息。吏因其苛,蠶食於人。


然而,玄宗並不在意底下的百姓交了多少的賦稅,他只看到收繳上來的錢財裝滿了國庫。玄宗私以為國家富有,百姓富足,國庫的錢財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盡的,更是視金帛為糞土。

上以國用豐衍,故視金帛如糞壤,賞賜貴寵之家,無有限極。(《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

沉重的賦稅、連年的邊關開拓、藩鎮軍官的權力日益增大、朝廷上下縱情享樂不幹實事……如此種種,一步一步由裡到外腐蝕著唐王朝的根基。這個時候的朝廷內外早已腐朽不堪,皇權亦搖搖欲墜,可安於享樂的皇室與貴族們感覺不到威脅的到來,還沉浸在吃喝玩樂之中。所以當大難來臨時,王朝才潰敗的如此迅速。

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安史之亂”爆發了。當時的唐玄宗正與他心愛的貴妃在華清宮泡著溫泉。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大唐王朝崩潰前夕的一場狂歡盛筵


當安祿山攻下潼關時進軍京城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以及太子、皇子、公主,還有楊國忠等幾個大臣逃亡了。到達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馬嵬鎮),禁軍將士殺了楊國忠,楊貴妃被迫上吊自殺,韓、虢、秦三位夫人等之後也死於非命。

一代美人就此落下帷幕,楊國忠外戚專權的時代到此嘎然而止。與其說這一場災難是美人禍害了江山,不如說是玄宗沒能經受住歷史的考驗。

玄宗中晚年任用李林甫為宰相後,認為國家無大事,深居簡出,貪圖享樂,昏庸糊塗,他早已喪失了早年的銳意進取,不再勤勉,不再克已自律,反而沉溺於兒女情長中。特別是李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擔任宰相後,隻手遮天,好大喜功,官吏貪汙,民怨沸騰。從而導致了安祿山發動了以征討楊國忠為名,實則試圖奪取皇位的叛亂。生生毀掉了玄宗奮鬥了大半生的大好江山。

呂思勉在《隋唐五代史》中評論李隆基說他並不是一個拔亂反正之人,他在即位之初是因太亂而不得不加以整頓,一旦有所好轉,終究還是會往縱淫享樂的方向走去。請看記載:

開元、天寶,世皆以為有唐盛衰治亂之界,其實非也。傳曰:撥亂世,反之正。欲言撥亂,則必舉致亂之原而盡去之,玄宗則安能?彼其放縱淫亂之習,一切無異於前人,特即位之初,承極亂之後,不得不稍事整頓耳。積習既深,終難自撥,則閱時不久,復蹈前人之覆轍矣。——呂思勉《隋唐五代史》

確實如此,“開元盛世”在我們後世的人看來只不過是唐玄宗為他自己晚年的享樂揮霍做的一個前期積累。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大唐王朝崩潰前夕的一場狂歡盛筵

一場戰爭毀所有,《虢國夫人遊春圖》中的閒情愜意早已蕩然無存,“安史之亂”就如同蝴蝶效應那般,輕輕扇動了下翅膀,卻給唐後期帶來了百年的災難和混亂,從此“大唐盛世”只存在傳說中,李家的王朝再也無力恢復從前的繁榮昌盛。也許扇動小小翅膀的並不是“安史之亂”,那麼是誰?是楊玉環四姐妹?還是楊國忠?亦或是李林甫?還是唐玄宗他自己?或許以上之人皆有出力。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到達頂峰就意味著往後的路都是下坡的走勢,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李隆基的開元盛世如此,大唐王朝亦如是。從燦爛到腐敗,從勤勉到墮落,只需邁出一小步,而正是這一小步,歷史終將被改寫。

《虢國夫人遊春圖》表現出的閒適、華貴、從容,與大國崩潰前夕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作出了強烈的對比,這一場狂歡,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一曲前奏。

對於這一段歷史,帶給我們的只有一聲聲沉重的嘆息。

《資治通鑑》

《隋唐五代史》呂思勉

《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