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國產、進口、海淘奶粉,誰更適合中國寶寶

  2008年至今十年過去了,回望過去十年,中國哪個行業的沉浮,可能都不如奶粉行業來得牽動人心,曾經我們被一段報道深深刺痛,大意是我們可以讓蛟龍入水,神舟上天,但卻造不出令中國媽媽放心的奶粉!如今國產手機進軍全球,高鐵開往全國,橋樑享譽世界,而中國奶粉行業早已改朝換代今非昔比,但消費者們買進口奶粉已成了習慣,澳洲、香港乃至英美等國,賣奶粉的店裡總是貼著中文標籤;而大陸游客到處哄搶奶粉的新聞,也幾乎成了全世界的笑料,今天嬰商時代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講不同渠道奶粉的區別,也希望為正在選奶粉的媽媽們提供一些參考幫助!

  目前中國消費者手中的奶粉按照渠道來說可以分為三類:海淘奶粉、國行進口奶粉、國產奶粉。

  海淘奶粉:指的就是國外本土生產銷售的奶粉,全外文標籤,符合生產國標準的奶粉,國內消費者通過海淘、海外網購、代購、旅遊等渠道帶回國內的奶粉。

  國行進口奶粉:指國外廠家生產,售往中國的正規渠道奶粉,有中文標籤,符合生產國以及中國標準的奶粉,有中國頒發的配方奶粉註冊號,消費者在超市、母嬰店、藥店等正規渠道購買的奶粉。

  國產奶粉:顧名思義就是中國奶粉生產廠家生產的奶粉,全中文標籤,符合中國奶粉標準並取得嬰幼兒奶粉註冊號,消費者在超市、母嬰店、藥店等正規渠道購買的國產奶粉。

那麼這三種不同渠道流通到中國消費者手中的奶粉到底有什麼區別,那種奶粉更好更適合中國寶寶身體需求呢?

類比國產、進口、海淘奶粉,誰更適合中國寶寶

國外超市中的奶粉代購

奶粉營養標準不同

  目前我國針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主要參照GB10765-2010《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嬰兒配方食品》和GB10767-2010《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較大嬰兒與幼兒配方食品》這兩個標準,在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中國標準”已經成為世界標杆,“在技術上是先進的,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凡在國內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也就是國產奶粉,必須要達到這個生產標準,國行進口奶粉在達到本國生產標準後要進入中國市場也同樣要符合中國的生產標準,而海淘的奶粉只需要符合生產國嬰幼兒配方標準,不用符合中國生產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香料和食品添加劑專家孫寶國在《開講啦》中提到嬰幼兒配方奶粉最早的配方是世界衛生組織按照西方人母乳結構提出來的,它沒有針對東方人,更沒有針對中國人,這個配方與中國母乳有一定差別,所以我國後來對中國媽媽的母乳進行分析研究,以中國母乳特點進行研發更適合中國寶寶營養需求的配方,所以說只有達到中國奶粉生產標準的奶粉配方更適合中國的寶寶。

  而此前也有人送檢了19種海淘奶粉在國內進行檢驗,其中來自美國本土的兩款海淘奶粉鐵元素超出了我國標準的上限,在GB10765-2010《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嬰兒配方食品》中明確規定0-12月齡的嬰兒配方食品中鐵含量應在0.10-0.36mg/100kJ範圍內;專家表示鐵元素超標,輕則有可能會造成嬰兒噁心乾嘔,嚴重一點寶寶可能會腸胃出血,因為每個小寶寶的體質不同,所以出現的症狀也不一樣。正因為這樣在我們中國的奶粉標準中,把鐵元素的含量嚴格限定在每100千焦0.10-0.36毫克範圍以內。另一款日本的海淘奶粉,碘的實測值是2.12µg/100kJ,其含量低於我國標準的最小值,所以說每個國家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不一樣,營養需求不一樣,這就決定了每個國家的奶粉的營養標準不一樣。

類比國產、進口、海淘奶粉,誰更適合中國寶寶

礦物質指標

奶粉分段不同

  我國市場上奶粉目前統一劃分3個段位:0-6個月嬰兒1段奶粉、6-12個月的較大嬰幼兒2段奶粉、1-3歲的幼兒3段奶粉;國產奶粉和取得國行進口奶粉都符合這樣的分段方式,而海淘進口奶粉的分類段數往往更多,大多數有0-3個月嬰兒PRE段奶粉、0-6個月嬰兒1段奶粉,6-10個月較大嬰兒2段奶粉,10-12個月較大嬰兒3段奶粉,12-24個月幼兒1+段奶粉,2+段24-36個月幼兒奶粉。

國家監管力度不同

  國產奶粉在出廠前必須經過國家要求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中所有66個項目的全項檢測,另外還需開展抗生素、農藥殘留、塑化劑等風險監測項目,有一個項目不合格就不允許出廠,進行復檢,複檢繼續不合格本批次奶粉將面臨全面銷燬。而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由季度檢改為“月月抽檢,月月公開”後,近年來抽檢國產奶粉合格率已經位居全球最高,抽檢合格率高達99.5%.是目前所有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產品,這個沒有之一。

  國行進口奶粉在進入我國前必須經過生產地國家強制性檢驗無問題後才能開具“輸華乳製品證書”允許出口,進入中國海關時還須經過中國進出口檢驗檢疫局接受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添加劑、礦物質、汙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等近60多項指標的嚴格檢驗,有1項不合格就不能出關,必須檢測合格後才能開具“衛生證書”後通關放行。

  海淘奶粉大多以個人攜帶、海淘郵寄和跨境電商貿易等方式進入我國市場,沒有進口奶粉嚴格監管的環節,缺乏市場監管。

類比國產、進口、海淘奶粉,誰更適合中國寶寶

進口奶粉加貼中文標籤

奶粉包裝、價格不同

  目前國產奶粉包裝均符合《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規定,採用全中文標籤並標準配方註冊號,同時杜絕含有指向性誘導性的功能性表述,消費者看的明白,吃的放心。而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第九十六條規定,進口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且應載明食品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內容,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籤、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消費者同樣可以從中文標籤中看懂國行進口奶粉的基本信息,海淘奶粉採用的全外文標籤、說明,對於我們大多數家長來說,閱讀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比如什麼注意事項、使用說明這些因為我們不認識字而忽略了一些重要信息可怎麼辦?

  國產奶粉一般價格適中,相對於國行進口奶粉來說比較便宜,在中國大多數消費者接受範圍之內,而國行進口奶粉在國內價格屬於高端產品,一般銷售價格較高,不在普通消費者接受範圍之內,海淘奶粉價格在國產奶粉與國行進口奶粉之間,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

進貨渠道、售後服務不同

  國產奶粉屬於國內生產企業生產,每罐奶粉基本都實現安全追溯系統,從奶源,加工,儲存,銷售等各環節都做到全程追溯,產品來源保障、產品質量保障、售後服務保障,消費者遇到任何的奶粉餵養問題都可以直接找到生產企業得到有效快速的解決!正規進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來源正規可靠,都是貿易商直接與國外生產企業簽訂銷售代理,一般在國內都設有代理銷售企業,消費者同樣可以快速有效的解決售後服務問題,但是海淘的貨源渠道不明確,無法保證質量,甚至還可能會出現貨物造假的風險,特別是對於代購這種途徑的海淘是最不能保障奶粉質量的,因為你無法確定他們的進貨來源,也不能全部的認識包裝上的標籤標註,直接造成的後果就是售後無門,不知道找誰!海淘有風險,代購需謹慎。

  近年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的實施,月月抽檢的監督管理,並在政府扶持行業整合以及二胎政策鬆綁等利好因素下,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正在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市場監管日漸趨嚴,乳品質量持續提升,在食品中保持領先,《2018中國奶業質量報告》數據顯示,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99.5%,可以說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整體技術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所以毫不誇張的說目前國產奶粉質量已經是全球最好的奶粉,綜上所述國產奶粉才是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