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说起孔尚任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他却是清初文坛上著名的剧作家,他和洪昇并称为南洪北孔,孔尚任也凭借一部《桃花扇》成为清初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孔尚任出生于清朝初年,虽说清军入关,但是明朝遗臣仍旧在抗击清军,东南沿海郑成功,川鄂交界李定国仍旧在和清军做殊死搏斗,仍旧是一个动荡的社会,而孔尚任恰恰出生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他生活的时代是在"康乾盛世"的康熙时代,康熙继位以后,为了维护统治也施行了一些比较便民的举措,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虽然如此,也是在明朝刚刚灭亡时期,老百姓,明朝遗民全都是在怀念前朝的日子里度过的,而康熙自己也说过"朕临御多年",而最难缠的当然莫过于那些前朝为官的知识分子,而康熙为了收买人心对汉族的地主官僚知识分子大加笼络,未能奏效,于是乎就开始大兴文字狱,产生了很多的冤假错案。在思想文化上他实行的文化政策也是崇奉程朱理学,尊奉孔子,八股取士制度扼杀了人们的思想,很多知识分子为了走向仕途,只读四书五经,当然也是为了控制人的思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康熙制定的那些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使很多的知识分子走进了仕途,也使他们可以心甘情愿,死心塌地为清政府效力。

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但是也有很多怀有初心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爱国的情怀,有政治理想而不愿意为清政府卖命,孔尚任就是个这样的人,他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其父是崇祯时期的进士,眀亡以后,他没有再入仕,而孔尚任也在父亲的教育之下逐渐有了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因为在明末时期清军的骚扰也导致民不聊生。所以孔尚任自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孔尚任买下了石门山,开始了他的半隐生活,这里他可以约上好友谈文赋诗,寄情于山水之间。

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但是孔尚任的身份决定了他不会像一个平凡的人一样,孔尚任是大圣人孔子的后代,而当时的社会正是尊孔崇儒的时代,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却不像自己的同乡蒲松龄一般困顿一生,而是得益于自己孔子后代的身份,在康熙面前讲经,破格被康熙所用,进入了官场任国子监博士,升任户部主事等官职,对于孔尚任的任用体现的也是康熙对孔子尊重的一种表现,而康熙的尊孔几乎是从头至尾的,他每年都会拜祭孔子,甚至会给孔子像行三跪九叩之礼。

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在1686年黄河决堤,康熙派他去解决这件事,孔尚任在淮扬一带三年的经历为《桃花扇》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在这里的三年他深刻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自己本来想终于从国子监博士这个闲职上退下来,治理黄河有一番作为,造福一方百姓,可是没想到当地的官吏贪污腐败,当地民不聊生,下至朝廷小官上至朝廷大员无不贪污,治理黄河的工程也因为贪污的问题一拖再拖,洪水泛滥,当地的百姓甚至卖儿鬻女维持自己的生活,孔尚任对这官场也有了清醒的认识,在这样的朝廷里是没有办法为百姓谋福利的,为这样的朝廷效力也是不值得的,这个朝廷和当时的南明有什么不同,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自己也对这个政权而失望。

唯一有点收获的是他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南明遗民,通过他们的口述,孔尚任也了解了关于南明的一些事情,也实地参观过明末的战场,史可法的衣冠冢,去过明孝陵,这引起了孔尚任对前朝的关注,对于故国的向往,这里的一切几乎都有南明的影子,从名胜遗迹,人文风情,让他知道了眀亡的一些事实,他也开始着手关于《桃花扇》的创作。

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三年以后的孔尚任回到了北京,依旧在国子监博士这个位子上,但是此时他已经不是那个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人了,经过这三年的外出治洪,孔尚任对这个朝廷贪污腐败有了深刻的认识,也通过自己的考察对早已经灭亡的弘光小朝廷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桃花扇》的创作有了更深的社会认识。

《桃花扇》的创作是从他隐居于石门山的时候开始着手写着,三易其稿而成,目的就是"借离合之事,抒兴亡之感"借文士侯方域和名妓李香君的爱情为线索,写的就是南明时期复社文人和阉党奸佞阮大铖和马士英的斗争,所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也不同于其他的才子佳人的剧,其他才子佳人的戏剧诸如《牡丹亭》等其主线都是在歌颂爱情抨击封建制度,而侯李之间的爱情是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发生的,没有什么浪漫的故事,没有大团圆的结局,他们的爱情随着南明的灭亡而结束,而换一种说法就是南明的灭亡,国家的灭亡注定了爱情不可能是大团圆的,面对国破家亡,他们隔断了自己的情根当了道士。从他们爱情的悲剧使人们看到一个政权的灭亡,看到南明的更替。

南明的灭亡也是必然的,因为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争权夺利,北京沦陷之后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为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弘光皇帝,他也是个荒诞淫乐的家伙,官僚也是趁机搜刮钱财,被阉党所控,处处打压复社爱国文人,在有二十万兵力,足以抵挡清军的情况下,阮大铖和马士英却要和清议和,这样的政权即使手握重兵,也被清军以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被灭了,南明的灭亡也代表着清政府完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这部作品完成以后反响巨大,甚至相互传抄,这样大火的作品也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后好像孔尚任无论在文坛还是在官场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很快就被升为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但是仅仅在升官十天之后就被贬,所以孔尚任的经历可以说是成也《桃花扇》败也《桃花扇》。也说明君心难测。

孔尚任:仕途不顺,凭借圣裔地位入仕,一部作品结束了官场生涯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桃花扇》所引起的反响其实不是康熙所想要的那个结果,孔尚任虽然写了南明灭亡,批判了当时朝廷的腐败,阉党奸佞误国,但是这始终是处在清朝初年,很容易让前朝的人怀念之前的政权,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康熙所想要的效果却是这个作品的问世应该是让大家都痛恨前朝而对清朝有无限的拥护,跟随这个政权有无限曙光。,所以可能这个原因导致康熙皇帝的不满吧。加上当初正是大兴文字狱,在这个节骨眼写前朝的事,也是一个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