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激将法的正确使用,让激将法成为你说服人的一种技巧

激将法也是一种说服人的技巧。使用激将法往往能够使被说服者感情冲动,从而去做一件他在平常情况下——比如请求他或同他商量——可能不会去做的事;激将者还可以激起对手的愤怒感、羞耻感、自尊感、嫉妒感或羡慕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激动之中的对象是想不到怎样上了激将者的当的。

鬼谷子,激将法的正确使用,让激将法成为你说服人的一种技巧

唐天枯年间,叛臣朱全忠用计诱骗五路兵马反驻守太原的唐晋王李克。叛军中有一员猛将高思继异常勇猛,且善用飞刀,百步取人,后来被晋王李克的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本意留他在帐前听用,可高思继却执意要回山东老家过“苦身三顷地,付手一张犁”的田园生活,以此改恶从善。

鬼谷子,激将法的正确使用,让激将法成为你说服人的一种技巧

后来,李存孝被奸臣康立君、李存倍所害。朱全忠闻李存孝已死,又发兵来犯,其帐前王彦章不仅勇猛盖世,且智谋过人。晋王将士皆哑然相对,无人请战,晋王见状,痛哭一场。还是长子李嗣源说道:“昔日降将高思继闲居山东郸州,何不请他迎敌?”晋王闻言大喜,遂命李嗣源前往山东求将。

李嗣源来到山东农村,直奔高家庄寻高思继。提起前事,高思继说道:“自勇南公存孝擒我,饶了性命,回到老家,‘苦身三顷地’,与世无争,今已数年,早把兵家争战之事置之身外。今日相见,别谈这些。”李嗣源见高思继已无相从出山之意。心想,自古道:文官言之,武将激之。对高将军好言相求,难以收效,必须巧用激将之法,激其就范。于是,编出一通谎言,说道:“天下王位,各镇诸侯,皆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称羡不已。

鬼谷子,激将法的正确使用,让激将法成为你说服人的一种技巧

我与王彦章交兵被他赶下阵来,我对王彦章说:‘今来赶我,不足为奇,你如是好汉,且暂时停战,我知道山东浑铁枪白马高思继,盖世英杰,有万夫莫当之明。待我请来,与你对敌。’

王彦章见我阵前夸耀将军,愤然大叫:‘就此停战,待你去请他来,不来便罢,若到我这宝鸡山来,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酱!……”高思继经此一说,不禁激得心头起火,口中生烟,大叫家丁:“快备白龙马来,待我去生搞此贼!”遂披挂上马,辞家出山,望宝鸡山飞驰而去。

鬼谷子,激将法的正确使用,让激将法成为你说服人的一种技巧

高思继和李嗣源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唐营,不但唐晋王喜出外望,三军将士亦是异常振奋。第二天,王彦章又来挑战,唐晋王引高思继出马迎战,高思继与王彦章厮杀起来,连斗三百回合,难分胜负,直战到天黑,双方见天色已晚,才鸣金收军。这次战个平手,但却是唐营军民出师以来的第一次,军威大振,信心大增,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来日再战。

鬼谷子,激将法的正确使用,让激将法成为你说服人的一种技巧

高思继本来已经看破沙场红尘,决心弃武从耕,安度田园生活。李家虽对他有再生之恩,但正面动员出山,重返军旅时,他却以“与世无争”相拒。然而,当李嗣源借用谎言激他时,他却毅然披挂上马,重返战场,一斗就是三百回合。可见,激将励志确是游说的一个重要手段。

同学之间,血气方刚,好感情用事,如果求同学办事时,摸透其心理,不妨采用一下激将战法,他可能动用他所有关系,尽力帮你把事办好,以显示其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