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這部《老師好美》,揭露了那些畸形的愛背後的祕密

嚴歌苓是享譽文壇的華人女作家。她的作品語言剛柔並濟,塑造的人物可圈可點,且始終有人性的思考貫穿其中,所以受歡迎度極高。

其中不少還被搬上了屏幕,如《天浴》、《媽閣是座城》、《歸來》以及《芳華》等等。

可是有一部作品《老師好美》,卻讓很多嚴歌苓迷紛紛表示“失望”。

《老師好美》的故事情節不復雜:單身離異的熟齡女教師丁佳心,和自己的兩位學生因牽扯不清的曖昧和畸形的三角愛戀,導致了一場兇殺悲劇:窮人家孩子邵天一被刺死,富家公子哥兒劉暢入獄,而丁佳心老師最終也隨了邵天一而去。

作品的風格也是一如既往嚴歌苓式:感情細膩豐富,心裡描寫入木三分。

那失望在哪裡?我想角色不討喜是很大的原因。

而“不討喜”的背後,或者說這場畸形的愛背後又有哪些秘密呢?


嚴歌苓這部《老師好美》,揭露了那些畸形的愛背後的秘密

1.“雌性怪物”丁佳心

丁佳心是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班主任。

她把該用在自己女兒身上的時間都給了學生,留他們座談,給他們打食堂飯菜,聽他們傾訴煩惱……

她每週開車往返四五十公里帶患有失眠症的邵天一去做針灸,她給他付診費,帶他回家吃飯,甚至給了他一把自己家裡的鑰匙。

對學生好能理解,但超出界限的好只會引起誤解和麻煩。有多年任教經驗的丁佳心難道不懂十七八歲青少年的心理?

還是僅僅因為自己是一位離異的單身中年女人,內心深處也對那種隱秘的愛意和示好有難以捉摸的渴望?不然一個36歲的老師,怎麼能心安理得接受學生稱呼自己“心兒”?怎麼能縱容學生一次次試探自己,又怎麼能縱容自己一次次回應那些試探?

這些回應某種程度上就是撩撥,就是引誘。

丁佳心老師自己的剖白是,她起初只是想填補這兩個孩子感情和親情的空缺。他們缺,她就補。殊不知她補進去的是一份似是不倫不類、有毒的愛。

她眼睜睜看著兩個學生為自己爭風吃醋,其中一個說想她,她便說“我也是”。另一個說“愛你”,她也回覆“我也愛你。”

已經到了這樣的局面,她自己還委屈,還能為自己的默許、周旋以及撩撥找到藉口:他倆是紙,我是火。哪邊火大,我就朝哪邊撲一下,我只是想息事寧人,我只是想把現狀將就到高考那一天……

師生戀不是洪水猛獸,從古到今,美好的師生戀數不勝數。但一個有職業素養的老師應該知道如何理智地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而不是反馳道而行之,用他們來投放自己內心的渴望。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出事後,丁佳心終於正確地定義了自己:雌性怪物。

她說:

雌性怪物綜合著濫情的戀人,無原則的母親,不負責任的姐妹,不懂營養而一位塞糖果的老祖母。世上沒有人比這雌性怪物更不吝嗇愛,但是多麼廉價的愛,比幾毛錢一大捧的棉花糖還廉價。

丁佳心老師的結局是悽慘的。她承受不住流言蜚語,承受不住媒體的長槍短炮、騷擾電話,她逃離去貧困的山區支教以糾錯。

但就連這,也沒能得到成全。她教的學生認出她就是那個網民們呼籲捉拿的女老師。

她再次從那裡逃離。

天下之大,無她容身之處。


嚴歌苓這部《老師好美》,揭露了那些畸形的愛背後的秘密

2.虛榮敏感的邵天一

邵天一是一個在簡易平房裡長大的孩子。他父親下崗,終日在輸贏幾毛幾塊的牌裡過自己的悲喜人生。而文化程度只有村小二年級水平的母親,則靠做一些幫忙遛狗、照顧痴呆老人的臨時工作來勉強餬口。

這樣家庭里長大的孩子難免敏感,邵天一還虛榮。

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說:

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邵天一滿足虛榮心的手段是隱瞞、撒謊。

他把他居住的地方當成一塊醜陋、不能示人的疤。他把父親包裝成“曾開豐田皇冠,現在剛換了別克”的人。

他憎惡家庭的貧窮,又清高地認為母親的工作是出賣自尊,母親的錢是屈辱錢。

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用力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邵天一可以努力,可以奮鬥,可以讓實力在將來的某一天配得上自己的虛榮。

他卻只想逃離。

他全然討厭父親,對母親則一半鄙夷,一半惻隱。

邵天一被丁佳心吸引,正是她聽到他失眠那一刻的憂愁,和他的母親一模一樣。

“這年頭做孩子都做成了這樣……”丁佳心老師用搖頭來表達她要說的話,這多像他的母親!

只是他母親的搖頭是愛莫能助,是表達不出,是不懂他的世界。她只會一遍遍問,“吃過飯沒?”“真吃過了?”“吃飽了嗎?”“沒吃飽我再給你熱點。”

而丁佳心的搖頭則是懂,懂裡帶著憐惜。

在丁佳心老師那裡,他才有存在感,他才被溫柔對待。

十七歲的邵天一,生出了似是而非的情愫。

然後一步一步,陷入了不可自拔。


嚴歌苓這部《老師好美》,揭露了那些畸形的愛背後的秘密

3.任性衝動冷血的劉暢

少年之一劉暢的母親是一家廣告公司董事長,非常繁忙。家中大小事件,從兒子的生活起居,到學校裡和老師的溝通事宜全由劉暢父親代勞。

而父親只是宣揚母親勞苦功高的“傳話筒”:媽媽為你創造那麼好的生活環境,要什麼有什麼,你不好好讀書,對得起她嗎?

母親以為,好的條件就是給兒子最無私慷慨的愛了。她從不問兒子真正缺的是什麼,她連打拼也要以“為了他將來幸福”的名義。她不在家吃,不在家睡……

俄國偉大作家契訶夫說過這樣一句話:

母親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外人代替,就是因為她能夠跟孩子同感覺、同哭、同笑。

一個把回家當“省親”的母親拿什麼愛孩子?

一個沒和母親同笑同哭過,沒被愛滋養過的孩子,內心深處必然有一個慾求不滿、極度缺愛的黑洞。

所以劉暢才會在一個對自己關愛有加、風韻猶存的女老師面前迷失自己。

當他發現自己喜歡的人被“捷足先登”後,嫉妒的情緒日漸堆積,最後失去理智。

諷刺的是,在劉暢殺了人、處理完作案工具回到家後,家裡還是空無一人。

父母良好的情感,家庭和睦的氛圍,親人之間良性的溝通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環境基礎。一個只有高級電器和高檔傢俱的空房子,只會把孩子變成人格不健全的人。

劉暢那位“氣質華貴、身穿黑色dior連衣裙,戴dior墨鏡”的母親最後在法庭上出現了,她全面崩潰,嚎啕大哭:“你們救救我的孩子!求求你們,他才十八歲啊!”

可惜一切都晚了。毀了孩子的正是一直缺席的她。

嚴歌苓這部《老師好美》,揭露了那些畸形的愛背後的秘密

這場讓人扼腕嘆息的悲劇毀掉的不僅僅是三個人,而是三個大家庭。

而造成這出悲慘劇的除了老師和孩子,還有父母。

正所謂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為人父母,有責任和義務承擔家庭教育的任務,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而老師,當以“為人師表”為第一要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