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河東新區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城”——新區自規分局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決策參考報告


近年來,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成渝城市群的人口規模、經濟總量顯著增加,發揮了“領頭羊”的重要作用,成為全國“一盤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踐者和探索者。成渝地區在地理位置上是國家戰略部署上重要節點交匯處,並且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幾大經濟片區互通互聯,在對外開放的區域中都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並在西部地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以成渝城市群為核心的成渝雙城經濟圈,並由國家級城市群向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性跨越,是時代必然趨勢,也是順應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求。

2020年1月3日下午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一信號在全國、在川渝兩地、在地處成渝腹心的遂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研究、親自謀劃、親自部署的重大戰略,對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擺在國家大戰略裡面,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不論從地理位置還是人口經濟等,其成為西部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是同重量、同級別、同重要的“增長極”。遂寧作為成渝兩地的中心節點城市,處於成渝發展主軸以及南遂廣城鎮密集區,戰略地位突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將成為當前遂寧最大現實的歷史機遇。遂寧如何搶抓重大戰略機遇,如何利用現有交通區位、綠色生態、營商環境等方面優勢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值得我們思考研究。而河東新區作為遂寧城市建設主戰場,必然起到關鍵性作用。深入分析河東新區優勢、短板,尋找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路徑措施,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政策解讀】河東新區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城”——新區自規分局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決策參考報告

鍾敏\\攝

一、融入的優勢


(一)區位交通優勢明顯。遂寧市地處成渝城市群主軸中心,與成都、重慶等距128公里,是成渝之間重要的黃金節點城市和次級綜合交通樞紐,具有東西縱橫、南北貫通的樞紐優勢,“層次分明、佈局科學、網絡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並舉的立體交通格局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二)生態環境優美宜居。近年來,河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先造景觀再造城”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一山兩水七分田”的資源稟賦,造就了長三角經濟區內生態自然優美的城市新區,這奠定我們發展綠色經濟的良好基礎。河東新區轄區內森林、河流、湖泊、溼地總面積達18平方公里,綠地率達到65%,森林覆蓋率達到55%,水域面積達14.8平方公里的觀音湖,具備新城與山水交融,山巒與城體在水中共映的絕佳自然條件。新區在做好“水”與“綠”兩篇文章下足功夫,自然生態本底得到永續利用,一座綠色、親和的城市全面展現。

(三)文旅投資多元化優勢。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大浪潮下,大眾旅遊時代的來臨,市場需求日趨多樣化,投資者關注的領域也越來越寬泛,投資方向呈現多元化,特色小鎮、精品民宿、冰雪旅遊、體育賽事、主題公園等領域成為投資熱點。河東新區以項目為載體,不斷拓展投資領域,形成多元化投資空間。

【政策解讀】河東新區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城”——新區自規分局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決策參考報告

鍾敏\\攝

二、融入的短板


(一)產城融合發展不深入。新區城市發展和產業發速度不匹配。一些支撐性大、建設週期長的項目,尚未投產形成效益。產業機構相對單一,新區的經濟支柱產業主要還是房地產開發,缺乏其他現代化產業帶動,比如總部金融、健康養老等產業,產業的集群規模尚未形成。面向成渝地區外向型產業缺乏,目前產業主要服務遂寧市。

(二)城市特色彰顯不夠。新區建築物和城市面貌與其他城市較為相似,出現“千城一面”的現象,城市獨有特色沒有凸顯出來,和其他城市沒有形成比較優勢。主要表現在重點區域、重要節點的建築風貌管控不理想,城市風貌特色缺失;結合遂寧獨有文化特色,具體運用、整合力度不夠深入,城市文化特色有待提升。

(三)學校教育發展不平衡。一是學校數量不足,服務半徑過大。河東一期在快速發展過程,區域教育設施不足的問題日漸突出;公辦、公益性學前教育佔比偏低,公辦學校招生壓力大,居民入學矛盾還未完全化解;學區劃分不合理,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求。二是學校私強公弱現象突出。

(四)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緩慢。目前,先進醫療設備和優秀醫護人才多數集中在中心醫院等公立醫院,大量的常見病、多發病患者一般都往中心醫院跑,病房人滿為患,而其他醫院資源有的閒置,沒有形成分層次有序就診。

(五)文旅融合不夠充分。文化和旅遊是相互影響,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新區幾大景區每年吸引遊客數量並不多,文旅產業未能成為經濟支柱產業。如果能將它們的文化內涵貫穿到吃、穿、住、行、娛、遊、購等環節,用歷史文化、觀音文化、民俗文化、碼頭文化等獨特的文化魅力詮釋旅遊,這樣才能使旅遊更具吸引力。

【政策解讀】河東新區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城”——新區自規分局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決策參考報告

鍾敏\\攝

三、實施路徑


(一)在城市提質上精準發力。高起點規劃,堅持國際視野、國內一流,借鑑國際知名濱水城市規劃建設經驗,採用國際競標優化城市設計、大師擔綱設計標誌性建築等方式提升規劃科學性、前瞻性、落地性。高標準建設,本著對城市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仔細打磨,打造精品。高水平管理,統籌考慮規劃、建設、管理,把精細化思維貫穿到城市管理各方面,使河東城市管理成為全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示範。

(二)打造全域海綿的生態環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合理確定新區建設規模,完善生態功能,統籌綠色廊道和景觀建設,全域建設海綿城市,構建“一心三帶四廊”特色城市生態格局,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及時啟動東山森林公園規劃,加快建設五彩北延溼地公園、聯盟河景觀帶。大規模植樹造林,確保新區生態系統完整,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60%左右。構建由大型郊野生態公園、濱水溼地公園及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組成的宜人便民公園體系,實現森林環城、溼地入城,3公里進森林,300米見水300米見綠,街道100%林蔭化,綠化覆蓋率達到50%。

(三)塑造開合有致的城市風貌。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以小尺度街區為單位,打造複合高效、功能混合的國土空間功能結構,構建“島狀發展、藍綠交織”的城市形態,逐步形成“水城相融、產城一體”的水都風貌、加強城市設計管控,建立舒緩有序的城市高度秩序,塑造富有韻律的城市天際線。重點塑造環永盛湖、臨涪江金融商務區段的天際線,打造錯落有致、局部簇群式的天際線。嚴格管控臨聯盟河、清湯河濱水天際線及仁裡古鎮片區的天際線,合理控制建築面寬及連續等高建築數量,並留出通河、觀山等景觀視廊和生態走廊。加強城市第五立面管控,統籌考慮城市肌理、建築高度和建築輪廓,塑造錯落有致的城市第五立面。推出島居、灣居、旅居、第四代建築等新型人居產品。依託清湯湖項目,打造“蜀風橫溢、曠幽清雅”的西蜀園林,樹立西蜀園林典範。實施引水入城河湖連通工程,加快建設永盛湖、清湯湖、鶴鳴湖及“一橋一景,一橋一故事”的33座橋樑,全面呈現“東方威尼斯”的水都盛景。

(四)營造舒適宜人的公共生活場景。未來的城市建設中舒適性和人性化越來越得到重視,公共空間、慢行交通、街道活力、步行空間趣味性將是衡量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標準。河東未來的城市空間與生態空間將有機融合,塑造“城市級、社區級、街道級”多層次活動場所,豐富日常活動場地,促進人群集聚交流。通過設置尺度、規模不等的綠地、廣場和人行活動空間,形成宜人、複合的活動場所。環永盛湖區域定位由傳統的中心商務區(CBD)向更多元、更人文、更活力的中央活力區(CAZ)轉變。街道將是公共生活的重要載體,街道將由關注交通通行的“道路”向關注公共生活的“街道”轉變。打造超級街區,營造快慢分離的愉悅空間。在保障街道安全性的前提下,通過適當的規劃手段,設計出適合步行、停車、購物、自行車、工作和開車可以安全穿過道路的街道。打造綠色街道,營造舒適的慢行體驗空間。構建“安全舒適的步行交通+友好的自行車交通+便捷的公共交通+多元化的公共停車”多層級的慢行系統。打造活力街道,營造高品質的戶外空間。鼓勵步行通行區、設施帶與建築退界區風貌一體化設計,臨街建築底層提供積極功能時應合理設置建築退界空間邊界全天候分時段服務,賦予街道一種開放、輕鬆有魅力的城市面貌。

(五)建立綠色智慧的城市系統。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或創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河東新區主要從信息基礎設施智慧化和公共基礎設施智慧化兩方面實現基礎設施智慧化。從智慧出行、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旅遊、智慧社區服務、智慧文化傳播服務等六大方面實現公共服務智慧化;通過以公安“天網”系統為主體集成整合綜治中心、數字城管、應急管理等各行業部門平臺資源,建設河東智慧中心,構建包含政務共享服務、政府數據開放、政府決策支持、應急管理、城市治安管理等為一體的政府公共事務管理平臺,實現社會管理智慧化;通過構建城市環境、安全監控體系,保障城市的綠色生態環境以及綜合防災預警功能實現環境、安全智慧化監控。適時推進建築、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設,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風險和成本。依託智慧城市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對標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九大場景,實施“互聯網+社區”行動計劃,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打造10一20個智慧小區、智慧社區示範點。結合5G技術應用,部署智慧監控、監測和管理設施,使交通管理部門作出更好的決策和規劃。推廣無人駕駛汽車,未來對接高端商務人群,進行短途專項接駁應用。建設智能充電樁,結合智能泊車系統,打造便捷的靜態交通。結合社會停車場佈局2處乘用車充電站,滿足私家車及出租車的充電需求,按服務半徑2km測算,能覆蓋規劃範圍。新建民用建築停車場電動汽車停車位按20%設置,電動車停車位集中佈置成電動停車區,集中的充電停車位不得多於50個。大型停車庫(場)內,要設置多個分散的電動汽車停車區。

推動綠色節能發展,開展節水、節能及廢棄物處理。推廣綠色建築,發展低碳交通,大力推進中水回用、高效節水裝置、熱電共生系統、太陽能熱水、地熱交換系統、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等先進技術,營造生態綠色的城市中心,讓綠色走進生活,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綠色發展轉型。

(六)構建快捷高效的綠色交通體系。採用小地塊密路網的用地佈局模式,打造綠色智能交通系統,提高綠色交通的出行比例,構建“公交+自行車+步行+船行”的出行模式。規劃建設運行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以快速公交為主,預留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在東平幹道、香林路、永興大道等城市幹道建立城市快速巴士系統,在全區規劃建設城市旅遊巴士,在河東新區二期範圍內形成環線,滿足該區域遊覽需求。依託河東二期豐富的水系,沿清湯河、東湖及主幹水系設立遊船遊覽線路,開通遊船及公交船,形成連接各個功能組團的線路,作為對陸上交通方式的一種補充。結合主航道設置五處水運碼頭,並與綠道驛站及公交服務設施無縫銜接。在永盛湖及水寨門設置兩處水陸換乘綜合體,集商業、旅遊、文化休閒、交通換乘等功能於一體,實現公交、遊船、公共自行車等多種交通工具的零距離換乘。“水上巴士+濱水棧道+自行車環道”共同構建核心組團慢行愉悅、親水見綠的綠色交通系統。私人地下停車空間分期實施連通,地下車庫以通道連通,分期、分時、靈活開發;在門戶區、公園及島區設置公共地下停車場,條件允許建議其周邊私人地下停車場與公共停車場連接,以減少地面出入口數量。構建內外銜接的市級、區級、組團級三級綠道系統,串聯遊船碼頭、公共綠地等公共場所,形成可步行、可騎遊的慢行遊線體系。

(七)建設彈性安全的城市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彈性是指城市基礎設施對災害的應對和恢復能力,如基礎設施和生命線的保障能力等。轉變“重地上、輕地下”的傳統城市建設思維,未來應以適度超前為原則擴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配置。全面保障給水、電力、通信等關鍵性基礎設施的安全,基礎設施能提供多樣性的資產和服務,滿足交通、能源、水和垃圾處理等應急需求,加強日常維護管養,確保關鍵業務的連續性,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關鍵基礎設施儲備充足,能夠多元和靈活地應對危機。基於冗餘性的特徵,需要儲備一批標準化的模塊設施,同時進行分佈式佈局,以分散風險,減少損失。積極推廣節能節水技術,如綠色建築、新能源汽車、中水回用等,較少對資源、能源的消耗。

推行大型基礎設施的統籌佈局,避免引起鄰避效應;各類型小型市政設施之間進行整合以及將小型設施與城市公共空間(道路交通、地下空間)、綠地廣場等開放空間以及商業開發項目進行整合,減少佔用建設用地。建立完善的城市防災減災系統,優化調整城市綠地、廣場、學校等公共空間,使之具備平災轉換的能力。適度提高各類市政設施特別是生命線系統的設防標準,確保災後能迅速恢復運營。運用多智能體系統(Multi-Agent System,MA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城市災害應急及恢復系統佈局進行模擬驗證,模擬不同設施和網絡冗餘水平下城市應急設施的可達性,提高基礎設施的智慧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