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實體經濟應聚焦“高質量”與“可持續”

實體經濟應聚焦“高質量”與“可持續”

實體經濟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根本。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這幾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中亦多次出現“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國家強大要靠實體經濟”“把實體經濟抓上去”等重要論斷。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積極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應該看到,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一方面,實體經濟結構性供求失衡,供給結構嚴重滯後於需求新變化,在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同時,許多產品又供給不足,服務也相對滯後;另一方面,則是金融、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脫實向虛”問題突出,實體經濟受到擠壓,且金融風險隱患在增加。還要看到,當前實體經濟運行成本也偏高,企業面臨著原材料、人力資源等多重價格上漲的影響。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和發展中國家的“低端產品分流”導致製造業國際競爭加劇,給我國實體經濟更好發展帶來了雙重壓力。

更好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就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一是切實發揮創新驅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創新驅動發展,涉及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渠道創新、理念創新和機制創新。其中,以技術創新引領實體經濟發展是一個“必選項”,應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增加科技創新投入,提升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在滿足市場消費需求的同時,著力推動產業升級改造;模式創新則要推動實體經濟在發展模式上的轉變,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做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工作,不斷優化有效供給結構,實現供需動態平衡;渠道創新則重點在於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創新,更多鼓勵社會優質資本進入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資金支持,並通過專業指導幫助企業在資金運用上“物盡其用”。此外,開展創新活動離不開體制機制的保障,機制創新同樣是創新的重要方面。

二是大力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應該看到,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更好發展、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必須防止經濟“脫實向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進一步推進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努力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切實發揮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

三是著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市場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企業成本和進入市場壁壘的高低。要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就要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同時,通過擴大市場開放程度、調整稅收結構、市場監管轉型等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包括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取消或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升級等,鼓勵和引導更多優質生產要素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四是更好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人的因素。企業家就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人物。應該看到,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因此,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是推動實體經濟更好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具體看,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營造的環境營造好,該制定的規則制定好,讓企業家有用武之地。

五是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營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好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堅持擴大開放,繼續依靠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一方面,跨國公司的高標準、新理念、新模式能對我國實體企業產生“示範效應”;另一方面,我國高新制造業和服務業等高附加值行業對外資的吸引力日益增強,這都將加快提升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同時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以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李晉華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