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黑龍江饒河縣,是共和國最早迎來太陽昇起的地方之一。位於烏蘇里江之濱的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傳承著黑土文化和赫哲族文化的悠遠神韻,展現著青山綠水的旖旎風光。與此同時,這裡還是歌曲《烏蘇裡船歌》的家鄉,歌唱家郭頌在歌裡唱的“烏蘇里江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族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倉……”唱的就是這裡的豐饒和美麗。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赫哲族是我國的“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人就生活在饒河縣的四排赫哲族鄉以及同江的街津口和八岔赫哲族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赫哲人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赫哲文化。經過一代又一代赫哲人的傳承和發揚,赫哲文化綻放出了奪目的光彩。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在傳承赫哲族文化的人群中,一位叫葛玉霞的赫哲族婦女格外引人矚目。如今,葛玉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伊瑪堪講唱的國家級傳承人;還是黑龍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薩滿舞的省級傳承人。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葛玉霞在傳承赫哲族文化中,既注重實踐,又下功夫,在理論上總結昇華,她發表的《薩滿舞的神韻》、《淺談饒河縣赫哲族人口與發展》等論文具有很高的價值;赫哲族薩滿舞2007年入選黑龍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葛玉霞作為主要傳承人,在傳承的基礎上創作出了《神鼓舞》、《求天賜福》廣受好評。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葛玉霞出生在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她的父親叫葛德勝。有誰能知道?就是這位優秀的赫哲族文化的女傳承人葛玉霞,年少時想向父親,赫哲族伊瑪堪大師葛德勝學習說唱伊瑪堪和跳薩滿舞時,曾經遭到了喜愛她的父親的拒絕。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眾所周知,赫哲族因有語言而無文字,所以特別盛行說唱藝術,其流傳方式為口耳相傳。說唱藝術的基本形式有四種:伊瑪堪、嫁令闊、說胡力、特倫固。說唱的曲調有伊瑪堪、嫁令闊、白本初、博布力四大類曲調。在饒河縣縣域裡,赫哲人會唱伊瑪堪著名的有葛德勝(1911.10.10-1998.10.18)、葛長勝、傅萬金等。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葛玉霞的父親葛德勝曾經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黑龍江分會組織的民間文學調查組工作,講唱了《香叟莫日根》、《滿鬥莫日根》、《阿哥弟莫日根》、《牟都裡莫日根》、《西爾達魯莫日根》、《烏呼薩莫日根》、《沙倫莫日根》七個作品。葛德勝演唱的伊瑪堪《滿鬥莫日根》獲1979年至1981年全國民間文學作品三等獎。1984年4月21日,黑龍江省省民間文藝研究分會授予葛德勝“民間說唱家”稱號。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父親葛德勝為什麼要拒絕葛玉霞呢?原來,在赫哲族的傳統習慣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這就是傳藝“傳男不傳女”。赫哲族過去“結繩記事”,他們與漢民族在混居過程中,受到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加之赫哲族以家族為單位,所以就有了傳藝“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傳統。加之薩滿舞對跳舞者要求苛刻,跳起來又十分耗費體力,因此父親拒絕了女兒葛玉霞學藝的要求。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葛玉霞從小看著父親說唱伊瑪堪、跳薩滿舞,因此她就對這些民族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逢赫哲族開江捕魚、封江祭祀時,她都像過節一樣喜悅,帶著漁村的赫哲族小姐妹們去觀看,一起隨著音樂的旋律跳舞,說唱。久而久之,跳起薩滿舞、說唱起伊瑪堪來就有模有樣了。遭到了父親的拒絕後,葛玉霞沒有氣餒,相反她習練伊瑪堪唱詞更刻苦了。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看著女兒一天天在進步,葛德勝臉上雖然嚴肅,但是心裡卻十分歡喜。葛德勝知道,耳濡目染,以使女兒有了很好的跳薩滿舞、講唱伊瑪堪的基礎,如果稍加培養指點,那麼女兒葛玉霞將來一定會成為赫哲族文化的好傳承人。

葛玉霞的母親看到葛玉霞的爸爸對女兒學習伊瑪堪和薩滿舞有了認可,便勸說葛德勝教授女兒。葛德勝認真地對葛玉霞的媽媽說,先讓玉霞多瞭解薩滿舞的肢體語言,多背誦伊瑪堪唱詞,然後我就教她……

在葛玉霞7歲的時候,父親終於把他掌握的薩滿舞和伊瑪堪的唱詞教給了女兒。那些日子裡,葛玉霞別提多興奮了,它既是在夢裡也在默誦伊瑪堪唱詞。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赫哲族的原始舞蹈“薩滿舞”和民間說唱藝術“伊瑪堪”蘊藏豐富文化內涵,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被好學的葛玉霞所掌握,為她日後傳承赫哲族文化奠定了基礎。

薩滿舞俗稱“跳神”,源自於赫哲族原始宗教薩滿教,這個教信奉萬物有靈,而薩滿則為通古斯語“巫神”的意思,據說具溝通人神的能力。薩滿在祭祀、請神、為人驅邪治病、祈求全族興旺漁獵豐收時會跳薩滿舞,屬於圖騰崇拜、宗教儀式的原始舞蹈。赫哲族薩滿舞作為薩滿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宗教功能在現代社會中因理性精神和現代社會制度而逐漸喪失,但其作為民族傳統和藝術的積澱卻在現代社會中通過教育、文藝創作、表演、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形式而獲得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葛玉霞學習薩滿舞刻苦認真,在烏蘇里江畔,她的嗓子啞了,鞋子跳破了,葛玉霞堅持著……終於有一天,她被邀請參加了為文化部調研組說唱伊瑪堪的活動中,聽到喜訊的葛玉霞淚水奪眶而出,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肯定。從那時起,她就把伊瑪堪,薩滿舞漸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葛玉霞跳薩滿舞神魂兼備,讓人看了如醉如痴。1991年,在赫哲族烏日貢的演出中,葛玉霞帶領饒河縣赫哲族的20多人的表演隊,將從父親那裡學來的薩滿舞在大會上完美呈現,最後獲得大獎。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父親葛德勝看到女兒獲獎十分高興,當晚參加慶祝篝火晚會時,老人家和大家一起盡興地跳了起來,葛玉霞跟著父親的舞步繼續學習。那次烏日貢大會結束後,葛德勝很鄭重地跟說女兒說,我給你起了一個赫哲族名字,就叫葛依克勒胡薩吧!原來,在赫哲族語言中,葛依克勒胡薩,就是飛翔的天鵝的意思,足見父親對女兒葛玉霞的期待。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赫哲族由於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赫哲族文化傳承面臨挑戰。赫哲族伊瑪堪是赫哲族的曲藝說書形式,2011年11月23日,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葛玉霞作為伊瑪堪傳承人,她的伊瑪堪講唱內容豐富多彩,大多是敘述古代氏族社會時期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征戰與聯盟、氏族之間的血親復仇、民族興衰、維護民族尊嚴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也有一些降妖伏魔、追求自由和歌唱愛情的,還有講述薩滿求神、漁獵生活、及風土人情的,講唱起來繪聲繪色,深受人們歡迎。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葛玉霞成為薩滿舞和伊瑪堪“雙料”傳承人後,從2011年開始,就辦起了伊瑪堪傳承學習所和薩滿舞學習班,義務向赫哲族同胞傳授民族文化,目前已開課1萬多堂,學員從6歲到70歲的都有。

如今,葛玉霞不僅在內地演出過伊瑪堪、薩滿舞,更把這兩種民間藝術帶到俄羅斯、美國等地演出。讓她最感自豪的,是參加由國家民委經濟司主辦“2011多彩中華民族服飾展演”,赴美國演出14天,深受美國民眾歡迎,交流了文化,擴大了赫哲族的影響力。

幾十年來,葛玉霞與薩滿舞和伊瑪堪形影不離,她在美麗的烏蘇里江畔講唱著,舞蹈著。葛玉霞把一個赫哲族女兒對民族的摯愛,化作了飄灑的舞姿和優美的唱詞,讓赫哲族的魅力接續,獨特的文化更加豐滿動人。

她破了傳藝傳男不傳女的規矩,跳薩滿唱伊瑪堪,都是赫哲文化經典


江畔飄魅的民族文化,她用生命傳承,一個赫哲女兒的文化傳承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