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讀懂這4條,不要買重疾險

關注探險君說保,教你買保險

沒讀懂這4條,不要買重疾險


很多人想到買保險時,第一反應就是購買重大疾病保險,主要源於對重大疾病的恐懼,但是真正能理解重疾險,區分重疾險分類,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的真不多。

我們都知道重疾險保障核心即重大疾病,那麼什麼樣的疾病才是屬於重大疾病?重疾險都分哪些種類?該如何挑選重疾險?重疾險新增中症責任重要嗎?

今天我們通過這一篇文章,給大家深度講解,同樣內容枯燥,但是絕對實用哦。。

01

如何理解重大疾病保險?

重大疾病保險,是以罹患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為給付理賠金的保險產品。只要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某種疾病,並符合合同的理賠條件,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都可獲得保險公司的定額補償。

那麼什麼樣的疾病才是屬於重大疾病的範疇的呢?

一是我們擔心的治療花費,比如惡性腫瘤,需要進行復雜的手術治療,花費昂貴的醫療費用。

二是病情嚴重,長時間內嚴重影響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導致收入損失或中斷。

三是不易治癒,治療後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康復,甚至是造成永久性的傷殘。

沒讀懂這4條,不要買重疾險

因此,重大疾病帶來的不僅僅是高昂的治療費用,收入中斷損失和後期的康復費用才是隱藏在海平面下看不見的一座冰山。

而重大疾病保險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決收入損失和後期的康復費用,又被稱為“收入損失險”。

02

該如何選擇重疾險?

很多人在選擇重疾險時會不知如何選擇,尤其是對保險一知半解的時候,"大公司的知名度高,產品的性價比低;小公司性價比高,好像又不太放心。想買終身儲蓄型的,太貴買不到合適的保額;定期消費型的便宜,沒出事保費卻打了水漂",因為拿不定主意,只好一再耽擱,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種想法。

探險君從幾個方面展開為大家講解:

1、產品形態解讀。

2、保障責任之重疾解讀。

3、保障責任之輕症解讀

4、保障責任之中症解讀


產品形態解讀

重疾險根據大的產品形態可分為:消費型純重疾險、儲蓄型重疾險和返本型重疾險

消費型純重疾險

只保障疾病責任,包括重疾和輕症,部分產品含有中症,只有在發生合同約定的輕症或重疾時,保險公司才賠付相應的保額,如果是死亡,保險公司只退回合同的現金價值。

通俗點講,就是如果在保障期間內,沒有發生重疾的情況下死亡,保險公司只退回合同的現金價值,而現金價值遠遠低於合同的保額;

如果合同到期沒有發生重疾、也沒有死亡,則合同終止,並不退還保費,因此又被稱為"消費型重疾險"。

探險君建議:消費型的重疾險保費便宜,保額高,建議大部分的朋友購買此類險種,如果是家庭經濟支柱,可以再附加購買定期壽險,這樣重疾險+定期壽險,重疾、身故賠2次,不留保障空缺。

儲蓄型重疾險

傳統保險公司的終身型重疾險,除了保障重大疾病責任,也都會帶有身故責任,即便不符合重疾險的理賠條件下死亡,保險公司也會賠付保額。

而死亡對於人來講是早晚會發生的,因此保險合同的收益人一定會拿到理賠款,只是時間早晚得問題,所以又被稱為“儲蓄型的重疾險”。

探險君再次強調一下,儲蓄型重疾險同樣也是消費型、保障型的產品,只是增加了終身壽險的責任,與銀行的"存款、儲蓄"沒有任何的關係。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帶身故的重疾險,重疾和身故只賠一次,比如先得了重疾,獲得理賠後,合同就終止了,身故責任也沒有了。

探險君建議:在沒有發生重疾的情況下,儲蓄型的重疾險可以給孩子留下一筆款,但是需要增加保障成本,適合小部分預算充足的朋友。

返本型重疾險

返本型的重疾險是在儲蓄型重疾險基礎上,增加了生存返還的功能,一般約定被保險人生存至60歲/70歲時,將所交的保險費返還給投保人。

探險君建議:返本型重疾險保費高,實際上帶有了理財的性質,降低了保險的槓桿作用,我認為,保障歸保障,理財歸理財,不建議購買。


保障責任之重疾解讀

一、保障病種的數量並非越多越好

在我國的重疾險,行業監管規定,任何一款重疾險都必須包括6種核心重疾和25種高發重疾,而且,據各大保險公司的實際理賠案例,25種高發重疾佔到了實際理賠的95%以上。

6種核心重疾:惡性腫瘤、急性心梗、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重大器官移植、急性腎衰竭。

25種高發重疾:包括6種核心重疾在內的25種高發重疾


沒讀懂這4條,不要買重疾險

關於重疾險的疾病定義,前25種高發的重疾監管有要求,並不存在哪家定義嚴格,哪家定義寬鬆的,更不存在市場上謠傳的所謂1公分以下甲狀腺癌A公司賠,B公司不賠的問題

探險君建議,不要盲目的根據病種的數量和片面的對比重疾險的疾病定義來選擇重疾險,25種和50種其實差別並不大,某一類非高發疾病的定義寬鬆也並不能證明這款重疾險多麼優秀,還是要根據產品定價、保障內容等綜合對比。

二、賠付的次數並非越多越好

重疾險根據賠付的次數可以分為:單次賠付和多次賠付。

探險君對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並不主推,無他,只因貴,但是並不代表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沒有意義。

首先,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疾病的早診早治,重疾的治癒率也逐漸的增高。其次,疾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相關性,比如重疾險中6種核心重疾的急性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後遺症,同屬於心腦血管類疾病,都是因為血管堵塞或破裂導致,有很強的關聯性。

因此重疾的多次賠付也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前提條件是你有錢購買到足夠的保額。

針對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探險君建議從以下方面篩選。

1)重疾險的疾病分組情況。

重疾種類的分組情況是選擇一款多次賠付重疾險重要參考因素,比如惡性腫瘤和重大器官移植,重大器官移植是惡性腫瘤的治療方式之一,如果將二者分到一組,則只能賠付1次,如果不分組或分到2組,則可以獲賠2次。

其他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優先選擇不分組的產品。

探險君建議,我們重點關注高發的6種核心重疾的分組情況,不分組優先考慮,其次是惡性腫瘤單獨分組,最後是混合分組。


沒讀懂這4條,不要買重疾險

我梳理了市場上常見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分組情況,供大家參考,因為不是產品測評,所以不提出購買意見,如果有需求的小夥伴可以給探險君留言。

2)惡性腫瘤新發、復發、轉移多次賠付。

惡性腫瘤多次賠付指得是首次理賠後,在一定的間隔期以後,如果因為新發、復發、轉移等原因二次確診,還能得到賠付。

所有重疾病種中,癌症一家獨大,不管是發病率還是理賠率,能佔到所有疾病的70%左右。這個從保險產品和定價也能看出,保險公司在重疾險之外,也單獨推出防癌險,且防癌險的費率是重疾險的70%-80%之間。

探險君總結了癌症的3大特點,發病率高,治癒率低,治癒後轉移複發率高。

因此,如果有重疾險在癌症賠完一次後,轉移復發還能再賠第二次,還是很值得擁有的。

三、保障時間並非越長越好

根據保障期限的區別,可以分為一年期重疾險、定期重疾險、終身重疾險。

一年期的定期險

通常為自然費率,年輕的時候保費便宜,隨著年齡的增加保費會逐漸遞增,作為一年期的產品,因為有停售和不保證續保等因素,不推薦作為主要保障,只可以作為臨時性保障或者補充保額使用。

定期重疾險

通常為定期到70或80週歲,大部分定期險種為不帶身故責任的純重疾險,保費便宜、槓槓比高,對於預算不足的家庭非常的合適,既能覆蓋關鍵的家庭責任期,又能買到相對充足的保額。

終身型重疾險

是現在的主流產品,產品的類型也比較豐富,即包括不帶身故的消費型純重疾,也包括單次賠、多次賠付的帶身故責任的儲蓄型重疾險重疾險,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終身型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或者搭配定期也可以。

探險君建議,關於保障期限的選擇,除了一年期的定期險不建議購買外,定期型和終身型的都可以,主是要結合預算和個人的偏好來選擇,但是畢竟終身型的會比定期型的貴,還是先考慮保額充足,其次再考慮保障時間長短。


保障責任之輕症解讀

什麼是輕症,輕症責任重要嗎?

輕症保障指的是保險公司把達不到重疾標準的部分疾病設為輕症,按照重疾保額一定的比例,通常為20%或30%進行賠付。

輕症的推出有較為重要的意義,既降低了重疾險的理賠標準,減少了理賠的糾紛,打破了重疾險“保死不保生”的謠言,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患的經濟壓力,對於行業的發展非常的有利。

如何評價一款產品的輕症責任?

一、是否包括高發輕症?

輕症的我們在選擇產品的時候,是否包括高發的輕症尤為重要。

輕症疾病的設定,國家並沒有統一的要求,因此各家保險公司對輕症的數量和病種的設定不盡相同,我們根據高發的重疾和保險公司的實際理賠案例,總結了幾種高發輕症疾病。

我們通過上圖中不同公司產品的高發輕症對比,可以看到,不同公司的輕症設計還是差別很大的,尤其是某知名品牌的重疾險,幾種高發的輕症都不涵蓋,在此也引申出一點,並不是廣告多、大品牌就保障好,具體的還是要看合同的約定。

二、是否包括輕症豁免責任?

輕症豁免指的是輕症賠付後豁免重疾險的後續未交保費,而重疾合同繼續有效,對於消費者來講在獲得輕症理賠款的同時,減免重疾的應交保費,雪中送炭,非常有利。

這個已經是大部分重疾險的標配了,不過對於某些大公司的重疾險,輕症責任還是缺失的,大家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多注意。

三、輕症的賠付次數

上文中我們提到了,重疾可以多次賠付,輕症同樣,現在也做到的多次賠付,肯定是賠付次數越多越好,不過這不是考慮的重點。

四、輕症的賠付額度,是否佔用重疾保額

一般輕症的賠付額度是重疾保額20%-30%左右,比如50萬的重疾險,輕症保額為10-15萬。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輕症賠付後,重疾保額等額減少,有的輕症賠付後,重疾保額不變。

比如50萬的重疾險,輕症賠15萬後,等額減少的,重疾險保額還賠35萬。重疾保額不變的,還賠50萬。這一點,一定要注意,一個不起眼的條款,可能就會對我們的保障利益有重要的影響。


保障責任之中症解讀

中症是最近剛推出的概念,什麼是中症呢?

中症其實並沒有什麼新奇,實際上是保險公司選取部分輕症疾病的賠付比例由30%提高到50%,也就是提高了部分輕症疾病的理賠的額度,有的朋友會覺得,既然是多賠錢,肯定是好啊。

不過探險君想說,好不好,要看兩個方面:

1、選取的部分輕症疾病是否屬於高發疾病。

2、中症責任的增加是否會導致保費的增加。

我們以同一家公司的兩款類型一樣的產品對比:

沒讀懂這4條,不要買重疾險

總結如下:

1、在高發的輕症中,只有輕微腦中風後遺症由輕症升級為中症

2、中症責任的增加不僅沒有增加保費,旗艦版的保費卻比老版的康惠保整體上降低了15%,所以中症並沒有增加保障的成本,換句話說,中症增加的20%保額賠付概率非常低,所以中症責任並不是我們選擇重疾險的重點。

3、當然,在保費不變,甚至保費有所降低的情況下,保障還是越全面越好。

03

保險公司的大小

關於保險公司的大小,選擇重疾險並非考慮的重點,因為探險君多次強調,像重疾險、定期壽險這種一輩子只賠一次險種,只要看好合同就行了,如果擔心保險公司的安全性,那就參考一下償付能力,而非只聽保險公司的名聲買保險,否則不坑你坑誰?

總起來講,你口袋的預算,確定了選擇重疾險的方向,首先保證的是充足的保額,

探險君通常建議一線城市保額50萬起步,二三線城市30萬起步。買保險就是買保額,探險君建議:預算不足,就選擇定期、單次賠付的消費型純重疾險,有多餘的預算,再搭配選擇終身、多次賠付的儲蓄型重疾,一定要量力而行。

就像吃飯一樣,填飽肚子是首位,有多餘的錢再考慮提高檔次,吃海鮮、鮑魚大餐。

如果覺得文章有用,請多多轉發給需要的朋友。

關注探險君說保,教你買保險

客觀、專業、中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