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宣姜、文姜兄妹三人为何被沦为后世笑柄

历史上经常会发生一些惊掉下巴的事情,如果不是史书上明确记载,都不会相信这竟然是真实发生过了的历史。今天要说的奇葩事发生在春秋初期的齐国,说起齐国,就不得不提齐国的首位君主,他可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个人,就是“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辅佐周武王灭商得天下的太公姜子牙。从姜子牙到春秋初期,传了十三代齐侯,齐国在这期间一直兢兢业业,没有出过太大的动静,但君位传到齐僖公姜禄甫的时候闹出的动静可不是一般的大,并不是姜禄甫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能让后世记住他的,都是因为他那几个成为奇葩的儿女,这几位活宝把本来好端端的春秋历史搞得荒唐至极。

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宣姜、文姜兄妹三人为何被沦为后世笑柄

姜禄甫生的有两个女儿:宣姜和文姜。大女儿宣姜本来是先嫁给了卫国太子姬伋子,奇葩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宣姜的美貌被当时还在位的卫宣公姬晋看中了,这位卫宣公也够奇葩,居然强行抢过儿媳妇,宣姜也不拒绝,立马就转投到了公公的怀抱,被卫宣公立为夫人,还为宣公生了两个儿子,本来讲到这里够奇葩了吧,但事情竟然还没完,后来宣姜似乎有点后悔了,开始有点讨厌卫宣公了,于是她又去找姬伋子,但被拒绝了,宣姜因爱生恨,在宣公面前说尽姬伋子的坏话,卫宣公于是设了个局,把这个太子给杀了,本来事情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可卫宣公后来死了,卫国又是一番权利较量,宣姜有齐国做后盾,较量的结果就是又让宣姜这个女人嫁给了姬伋子的弟弟姬顽,还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事总算有个着落了,天啊,这关系太复杂了,得好好捋捋。

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宣姜、文姜兄妹三人为何被沦为后世笑柄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齐僖公的二女儿文姜,说文姜就要提及他的亲哥哥,他的亲哥哥就是齐襄公,齐僖公的这几个儿女一个比一个奇葩,如果说宣姜乱伦还只是在外姓父子,而文姜却是跟自己的亲哥哥姜诸儿也就是齐襄公扯不清道不明。

齐襄公是个非常荒唐的家伙,他跟文姜的事应该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当他把文姜许配给郑国公子的时候,居然被郑国退货了,想必郑国是很清楚他们兄妹俩那点秘密的。当时的郑国跟齐国不相上下,齐国不能对退婚之事大动干戈。作为父亲的齐僖公肯定应该是知道这些事的,但家丑不可外扬,只能想尽办法拆散这对野鸳鸯,于是又将文姜许配给鲁桓公姬允。

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宣姜、文姜兄妹三人为何被沦为后世笑柄

从历史记载来看,姬允对文姜还是非常疼爱的,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继位的鲁庄公姬同。本来文姜也逐渐已经断了这不正常的兄妹关系,直到后来她的父亲去世,姜诸儿继位,这不正常的关系又死灰复燃了。据左传记载,姜诸儿利用迎娶周庄王的妹妹做夫人的机会,邀请鲁桓公来主持婚礼,大舅哥结婚于情于理都应该带上文姜,但当时的鲁国大夫申繻强烈反对文姜赴齐,理由很简单,“必生祸乱”。姬允也不是傻子,但最终还是带文姜去了,因为什么原因《左传》里面没有交代清楚,从其他的一些典籍里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基本可以认定是文姜软磨硬泡,被“绑架”过去的。

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宣姜、文姜兄妹三人为何被沦为后世笑柄

《公羊传》、《古梁传》都有记载此事,“公、夫人姜氏遂如齐”。细品这个“遂”字,解释为“终于能”的意思,用得非常形象。这一见面就一发不可收拾,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他们兄妹二人了,在他们两人的眼里,姬允已经是眼中钉肉中刺,姜诸儿已经动了杀机,齐国比鲁国强大太多,杀掉姬允鲁国也不能怎么样,于是姜诸儿设了一场国宴的局把姬允给杀了。

齐僖公这三个奇葩的儿女把丑事做尽了,姜太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后世子孙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当然姜诸儿最后也没有落下好下场,在权利争夺中被自己的堂兄公孙无知给杀了,而他做的这些奇葩的事情也被后世沦为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